Ⅰ 旅游环境容量计算中的人均游览面积取值怎么算有固定值还是不同类型有不同值

计算方法
景区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所拥有的景观资源对游人的容纳量。这种容纳量对一个风景区来说是固有的,容纳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风景区具有多大的景观内涵,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容量的估算方法可分为面积容量法、游线容量法、生态容量法及卡口容量法等。
1、面积容量法
面积容量法与风景资源类型、风景资源界面的大小、风景资源内涵以及地形地貌相关。范围越大、风景资源内涵越丰富、地形地貌越有利于开发,则风景容量越大,反之就越小。风景容量是一个风景区所能达到的最大的环境容量,是不可变的,可以用技术参数来估算。该方法适用于地势较平坦的前区即综合配套区及河滩地带。
计算公式:C = A/a
(C—游览区合理环境容量 A—景区可游面积,除去湿地和周边保护地 a—每人适当游览面积)
可游面积(公顷)=总面积(公顷)×可游比例30%
环境容量(人)=可游面积(公顷)/人均适当游览面积(米²/人)
2、游线容量法
游线容量法与风景区的道路性质、长度、宽度有关。该方法适合于地势较陡、成线性布局的景点
计算公式:N = H/A
(N—合理容量 H—游线长度 A—人均游线面积)
线路推算法中区域游人容量取人均单位规模指数5—10米²/人。
3、生态容量法
生态容量法是规划人员在合理地考虑保护风景资源的情况下,用生态压力指标,制定出的容量。生态容量法的估算受景区本身的地域环境、风景资源内涵,生态指标、规划管理部门对保护景区的要求等因素的影响。生态压力表示景区在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高游人量。规划中取生态压力指标为1.0— 2.0人/公顷。
计算公式:O = S × d
(O—生态容量 S—景区可直接游览面积 d—生态压力指标)
景区可直接游览面积=景区的总面积 × 50%—70%
(4)卡口容量法
卡口容量法的估算,是在风景区规划完成,游览方式和游路组织确定后进行的。卡口容量法受风景区的地形地貌,游览方式、游览组织、交通运输工具等的影响,单位以“人次/单位时间”表示。

Ⅱ 景区客流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一般多数景区是通过售票量的多少来实现对景区客流量的估算的。

而开发性的景区如今采用3D双目客流统计来实现对游客客流的统计,能够忽略外界光线变化因素的影响,计数效果较佳!

Ⅲ 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容量测算方法有哪几种

一、环境容量估算原则
环境容量的估算原则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容量的确定与量测涉及到旅游环境的各子环境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具有高度广泛性、综合性和复杂性。森林公园的环境容量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综合考虑。②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旅游的开发载体,旅游资源来自于森林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环境组成部分以及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旅游发展会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使更多的环境要素成为资源,而生态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长期超载会造成生态旅游环境的恶化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枯竭等,相反又会制约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中的辨证思想。因此环境容量的估算应不超过风景资源环境质量保护的忍耐度,以保证境内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③根据景观资源特点,选择合适的估算指标和估算方法,计算指标应留有余地,以适应旅游高峰期对游客增长需求。
二、森林公园环境容量估算方法
目前研究环境容量的方法主要是2大类,一个是经验测量法,这类方法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经验值。这种方法多用于空间环境容量、生态旅游资源容量、旅游者心里容量的测量上。这类方法目前用得较多的是调查统计法,主要作为旅游区规划前一些定量分析。另一个是理论推测法。理论推测法往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推算,以求得到更为适合的环境容量。这也是目前作为研究分析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1、生态环境容量的测量
生态环境容量的测量立足于维持当地原有的自然生态质量,目前的测量主要是从2个方面来计算的,一个是基于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一个是基于自然环境空气净化,调节生态平衡的能力。
对于第1种测量方法,天然生态环境对生态旅游者所产生的污染物能完全吸收和净化,如生态旅游者聚集所产生的对水的污染,可在较短时间内为当地天然生态系统所净化,这样得出生态环境容量的测量公式:

式中:F为天然生态旅游环境日容量,Si为天然生态环境每日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T 为各种
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1 d,对于非景区内污染物可略大于1 d,但累积污染物最迟应在1 a内完全净化完,n 为旅游污染物种类数,Q 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类污染物量,P 为每位生态旅游者1 d内产生的第i类污染物量。
对于第2种测量方法,绿色植物具有放出氧气、吸收CO2和S02等有害气体、吸收粉尘等净化空气的作用,以及减弱噪音、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据测定,1 hm2阔叶林1 d消耗CO2 1 t,放出O2 0.73 t,每个成年人1 d约消耗O2 0.75 kg,放出 CO2 2.45 kg,因此每人平均须有1O m2森林或4O m2的草坪的绿化面积,再考虑到各种工业所放出的CO2等有害气体,每人平均须拥3O~4O m2的森林绿地,才能维持空气中O2和CO2的正常比例,使空气保持清新。生态环境容量可根据Rs=Sf/Sk计算。式中,R为生态容量,S为风景区实际游览面积,Sk为人均绿地面积,取值4O m2·人-1,f为风景区森林覆盖率。
2、空间环境容量的测量
森林公园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是旅游线路、旅游景点和旅游景区容量之和,再加上非活动区接待旅游者的容量,其公式为:

式中:T为森林公园空间环境容量,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Ri为第i景区内线路容量,m、p分别为景区数、景点内道路系数;C为非活动区接纳旅游者容量。Di的计算可以用面积计算法,公式为:D=S×T/P,其中D为每个景区可游览的面积,P为每个人平均游览的最小面积,T为周转率(T=景区全天开放时间/游完全程所需要的时间)。Ri的计算可以用道路计算法,公式为:R=A×T/B,其中A为线路的全长,B为每个人合理占有游道的长度,T为周转率。

Ⅳ 旅游景区游客量统计数据到哪里查询

一般来说在旅游景区的官方网站会有发布的,当然了如今多数的旅游景区是根内据售票的消费容量多少了估算游客客流量的变化。不过这种计算方式误差还是相对较大的,可以选择基于视频客流统计系统来实现对进出的人流量进行有效的识别统计。

Ⅳ 旅游景区最大容量与最佳容量怎么算

根据旅游容量测算原则,重点测算最大空间容量、最大设施容量和最大生态资源容量,这三种容量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最大空间容量主要测算景区的游览空间(即游客游览过程中所到达的区域)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主要适用于以陆地为主的景区;最大设施容量指景区的游览设施(如水上游船)、娱乐设施、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购物设施、厕所等所能接待的最大游客量;最大生态资源容量指景区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自然景观等)不遭受破环的前提下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量,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比较脆弱的景区一般要考虑测算这种容量。
按照时间分类,旅游容量可分为瞬时容量、日容量、周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这里主要测算日容量(即高峰期每天最大的承载量),包括日最大空间容量、日最大设施容量和日最大生态资源容量。
(1)日最大空间容量
日最大空间容量测算具体方法可采用面积法和卡口法。 ①面积法:可用于旅游活动呈线状和面状的旅游景区,包括室外和室内部分,南京市的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具体测量方法
第一步,测量瞬时最大空间容量(或某一游览周期内的最大空间容量),其计算公式为:Si=Xi÷Yi(式中,Si为瞬时最大空间容量,Xi为游览空间面积,Yi为平均每位游客所占用的面积)。
第二步,测量日周转率,其计算公式为:Zi=T÷t(式中,T为每天开放时间,t为游客平均游览时间)。
第三步,测量日最大空间容量,其计算公式为:Ci= Si×Zi(式中,Ci为日空间容量,Si为瞬时最大空间容量,Zi为日周转率)。
◆有关参考标准
面积法中的游览空间面积和游客平均游览时间可根据不同的景区进行具体测定,每天开放时间也可根据各景区实际情况确定,关键要确定平均每位游客游览所占用的空间面积,分为室外和室内两种情况,室外游览平均每位游客所占用的空间面积可定为2平方米,室内游览平均每位游客所占用的空间面积可定为1平方米。
日最大设施容量。这里主要给出水域景区的游览设施即游船设施日最大承载量的测算方法,其他设施容量可根据景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测算确定。
◆具体测量方法
第一步,先测算每种游船的日最大承载量,其计算公式为:Ci=Bi×T÷ti(式中,Ci为第i种游船的日最大承载量,Bi为第i种游船的座位数,T为每天开放时间,ti为游船平均每次游览时间)。
第二步,测算所有游船的日最大承载量,其计算公式为:C=∑Ci(式中,C为所有游船设施日最大承载量,Ci为第i种游船的日最大承载量)。
◆有关标准
游船的座位数可根据具体游船确定,每天开放时间也可根据各景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因游船按每小时进行收费,因此,大部分游客乘船游览的时间为1小时,故游船平均每次游览时间可定为1小时。
②卡口法:主要用于游客旅游活动呈线状的景区或出入口单一、游客游览线路中存在瓶颈部位的景区,南京市的有些景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具体测量方法
第一步,找出景区游客游览线路的关键瓶颈部位(游览点或游路),即旅游旺季游客必去、且最容易拥堵的部位。
第二步,若关键瓶颈部位是游览点,则测算该游览点每个游览周期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若关键瓶颈部位是游路,则测算该游路截面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游客量,其测算公式为:X=L÷K(X为游路截面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游客量,L为该截面宽度,K为游客平均占据的宽度)。
第三步,若关键瓶颈部位是游览点,则测算每批游客游览所用的平均时间;若关键瓶颈部位是游路,则测算游游路截面所用的平均时间。
第四步,测算关键瓶颈部位每天通过的游客批次,其计算公式为:P=T÷t(式中,P为1天通过的游客批次,T为每天开发时间,t为每批游客游览该游览点或通过该游路截面所用的平均时间)。
第五步,测算关键瓶颈部位的日最大容量,即是整个景区的日最大空间容量,测算公式为:C=X×P(式中,C为日最大容量,X为所测量游览点每个游览周期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或所测量游路截面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游客量,P为1天通过的游客批次)。
◆有关标准
卡口法中的每天开放时间可具体每个景区实际情况确定。若关键瓶颈部位是某游览点,则该游览点每个游览周期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量和每批游客游览所用的平均时间可以测定;若关键瓶颈部位是游路,游路的截面宽度可以测定,游客通过该截面所用的时间和所占据的空间宽度的标准可分两种情况(这里主要考虑行走情况),一种是游客纯粹行走,则将游客通过游路某截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可定为2秒,所占据的平均空间宽度为0.6米,另一种情况是风景观光游路(即游客边走边观光的游路),则将游客通过游路某截面所用的平均时间 可定为4秒,所占据的平均空间宽度为0.8米。
(2)日最大生态资源容量
由于各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情况不同,其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各景区根据本景区的实际情况,按照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有效保护的要求进行具体测定。

Ⅵ 游人容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类型

1,环境日容量面积,密度或完全游道测算法:目前国内的旅游容量计算大部分是都是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2,分区域计算景区容量的测算方法:本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区域的实测资料和游人分布数据很难获得,缺乏通用性。

3,按照密度,流速和周转时间测算日容量: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线性景区,采用人均占有的合理道路长度和流动速度计算全天容纳的合理游客数量。

4,以限制性因子为指标计算容量:本测算法更能表达景区实际的容量状况和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流通状况。实际上密度测算法就是将空间作为限制容量的主要瓶颈进行测算的。

5,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A——公园总面积(㎡);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人)


(6)景区游客容量计算扩展阅读:

“游人容量”简介:

1,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2,公园的游人量随季节、假日与平日、一日之中的高峰与低谷而变化;一般节日最多,游览旺季、星期日次之,旺季平日相对较少,淡季平日最少,一日之中又有峰谷之分。确定公园游人容量以游览旺季的星期日高峰时为标准,这是公园发挥作用的主要时间。

Ⅶ 急求大虾们 请问旅游容量如何测算

测算很高深,需要一套精密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和生态环境不退化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等需求,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研究环境容量是为了寻求和阐述游客数量与环境规模之间适度的量化关系,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旅游景区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组织观光游览和确定景区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
(一)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1、测算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区环境容量的测算除了必须保证景区的旅游资源免受“超负荷”的人为破坏,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特色和良好的游览环境,还特别要保护好景区内的水资源和各种植物资源。不仅当前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要使良好的旅游资源长期被子孙后代持续有效地利用。
(2)舒适原则。必须考虑满足游客的游览兴趣、舒适程度与需求期望,以取得游览、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效果。
(3)安全卫生原则。必须考虑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为游客提供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环境。
2、测算方法
环境容量的测算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鉴于旅游区是山、水、林、相结合的多元化度假、休闲区域,结合景区景点设置及游览方式安排,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以采用线路法和面积法测算为主;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环境容量则采用卡口容量法测算:
具体计算公式分别是:
(1)面积容量法:C=A×D/a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
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
A---可游览面积,单位:平方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览景点所需时间)。
(2)完全游道法:C=M×D/m
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米/人;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3)不完全游道法:C=M×D/(m+m×E/F)
式中:M---游道全长,单位:米;
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4)卡口法:C=B×Q B=tl/t3 tl=H-t2
式中:B---日游客批数;
Q---每批游客人数;
tl---每天游览时间,单位:分钟;
t2---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分钟;
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分钟;
H---每天开放时间,这里取480分钟;
3、测算结果
经综合分析计算,县内各景区环境容量为23340人次(见表7-1)。根据景区的气候特征和区位条件等,确定全年可游天数为280天,根据测算结果,风景区年环境容量为653.5万人次。
(二)游客容量测算
1、游客容量
游客日容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游客一天最佳游览时间内景区所能容纳旅游者的能力。它一般等于或小于景区的日环境容量,是景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
2、测算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G=t/T× C
式中:G---日游客容量,单位为人;
t---游完某景区或游道所需的时间,这里取4小时;
T---游客每天浏览最舒适合理的时间,取7小时;
C---某景区或游道的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3、测算结果
旅游区全年可游览天数按280天计,年游客容量为373.4万人。为确保旅游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容量质量不下降,年游人数控制在不超过300万人为宜。

Ⅷ 什么是景区环境容量

指某一旅游地域单元(如旅游区、游览区、旅游点等)在不破坏生态平衡,达到风景区环境质量要求,并能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时风景区所容纳的游客量。

Ⅸ 旅游区接待人数和服务人数怎么计算

如果是一个地区的旅游人次是分为两种:一种是过夜的;一种是不过夜的。

过夜的按在几个人当地过夜几天算,如: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待了10人,这10个人都在这个地区度过了10个晚上,那么旅游人次数就是10×10=100(人次)。

不过夜就是只停留一天,这个不太好测算,测算的标准是根据车票售出数、景区门票数等,这个算法有很大局限性,但是现在国家基本上都是用这么个方法算的。

(9)景区游客容量计算扩展阅读

记者10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春节期间,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营造春节气氛。北京、山西、内蒙古等12省区市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博物馆里过大年”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广泛欢迎。

Ⅹ 旅游合理容量的日容量公式

1.旅游资源容量

仅就资源本身的容纳能力而言,极限值的取得较为简单,以资源的空间规模除以每人最低空间标准,即可得到资源的极限时点容量,再根据人均每次利用时间和资源每日的开放时间,就可得出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

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

Si为第i旅游景点容量;

Ri位第i旅游景区内道路容量;

m、n、p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