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颐和园长廊上的画简短导游

容提要
The Summer Palace Of Beijing,the largest and best preserved of all Chinese imperial gardens ,boasts many features-a lake that occupies three-fourths of its 290 hectares ,a traditional seventeem-arched bridge , ahill with palatial buildings as weell as quiet spots dotted by rustic pavilions and cottages , a 36-metre Marble Boat to remind visitors that the garden was built by the despotic Empress Dowager of the Qing Dynasty with funds earmarked for a Chinese navy……

目录
PART Ⅰ
I.ANCIENT LEGENDS,FAIRY TALES AND FABLES
Mother of Sericulture
嫘祖养蚕
The King Calls on a Young Farmer
尧王访舜
Yaowang Fang Shun
娥皇和女英
Ehuang He Nuying jiang Ziya the Peculiar Angler
姜太公钓鱼
Jiang Taigong Diaoyu
King Wen Visits a Wise Man
王文访贤
Winwang Fang Xian
Thousand League Eye and Wind Borne Ear
千里眼和顺风耳
Qianlian He Shunfeng'er
chenxiang Rescues His Mother
劈山救母
Pi Shan Jiu Mu
Han River Nymphs
江妃
Jiang fei
……
Ⅱ.THE EASTERN ZHOU DYNASTY(770 B.C-221 B.C)
Ⅲ.THE HAN DYNASTY(206 B.C-220 A.D)
Ⅳ.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220-265)
Ⅴ.THE JIN(265-420)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420-589)
Ⅵ.THE TANG KYNASTY(618-907)
Ⅶ.THE FIVE DYNASTIES(907-960)
Ⅷ.THE SONG DYNASTY(960-1279)
Ⅸ.THE YUAN DYNASTY(1279-1368)
Ⅹ.THE MING DYNASTY(1368-1644)
PARY Ⅱ
Ⅺ.THE STORY OF THE WHITE SNAKE
Ⅻ.PILGRIMAGE TO THE WEST
XⅣ.THE RED CHAMBER DREAM
XV.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XVⅡ.THE YANG FAMILY OF GENGRALS
……

颐和园长廊,发现长廊上187幅人物故事画中有5幅水浒人物故事画,其中包括“林冲风雪山神庙”、“三碗不过岗”、“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和“武松打虎”等。
公园管理处文物部。秦主任出示了正在编撰过程中的《北京志•文化遗产卷•颐和园志》,其中资料显示: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颐和园长廊被英法联军烧毁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光绪二十八年,在遭受八国联军破坏后,又进行了整修,当时的人物画记载就不详细。他认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大寿,应该会按照慈禧个人爱好重新绘制人物画。当时,戏曲里面均有水浒故事,爱看戏的慈禧很有可能对水浒人物有所青睐而将它们加入长廊。所以,可能这些画在清末就已经存在。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即这些画是1959年颐和园建国后第一次大整修时加进去的。当时,各间枋上的彩画不太清晰,人物画也少。同时,民间盛传“三国”、“水浒”等各种小人书,所以画工们多按照小人书上的故事画出来,水浒人物自然不可缺少。此后的几次整修,画面基本没改动过。但颐和园总工程师耿刘同对此有不同看法。耿工认为,很有可能在乾隆年间长廊上的水浒人物画就已经有了。当时提倡“忠、孝、节、义”,武松“三碗不过岗”等等民间流传的故事就是典型。他认为,长廊苏式彩画应该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来看待,不必把彩画人物看成是禁书《水浒》的人物,而应该把他们看成是民间故事里的人物。这样就不会与朝廷的统治相违背了,跟“造反”自然也搭不上边。他也同意秦主任的两种推测,他认为,三种可能性都有。
由于长廊上的画没有相关史料可供查寻,因此现有长廊上的水浒人物究竟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到底该不该有?水浒人物的出现是否有它深层的背景?有关专家和研究部门正积极考证。同时,笔者在长廊画上还发现了“贵妃出浴华清池”的画面,画中的杨贵妃香肩裸露。在封建王朝如此的“秽淫秽色”的画面竟能堂而皇之地进入皇家园林?看来长廊画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大家不妨有空仔细看看。

B. 北京颐和园长廊的故事

传说,颐和园修建好以后,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要在这里“颐养天年”。开始的时候,慈禧很是喜欢颐和园的江南景色,然而时间一长,就什么都不觉得新鲜了。

一日,心情烦闷的慈禧又要出去散步,王公大臣们忙顺从并伴其左右,当一行人走到万寿山下的南坡时,老天爷竟不分时候地下起了雨,太监李莲英慌忙上前撑起雨伞并顺势观察了一下慈禧的脸色。

没想到,此时慈禧的脸竟由阴转晴了,李莲英正在纳闷,慈禧说话了:“雨伞真好,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致。"众人不解。

回到寝宫后,慈禧立即召见了工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不久,在万寿山的南坡与昆明湖之间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

(2)颐和园长廊的导游扩展阅读

长廊艺术特色:

1、长廊大多采用红色、土黄色或白色等暖色基调,画法灵活,题材广泛。烟云退晕层数多达七至九层,找头部位通常绘制各种生动的祥禽瑞兽。

2、它的色调艳丽多彩,装饰雍容华贵,内容也日渐丰富,博古器物、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无所不包。

3、长廊构图常在两个素箍头之间通画一种纹饰,画流云或黑叶子花。绘制流云的部件为青色底,配绿箍头;绘制黑叶子花的部件为绿色底,配青箍头。垫板部位底色为红色,画青色拆朵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颐和园长廊

C. 颐和园长廊的介绍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丽。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
中文名
颐和园长廊
外文名
The Summer Palace promenade
地点
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
时间
清代乾隆十五年
被收入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快速
导航
特色相关传说地图信息
基本简介
颐和园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其中许多风景画仿自江南山水,是画师们根据乾隆意图绘制的。
共12张
颐和园长廊 实拍
它临昆明湖,傍万寿山,蜿蜒曲折。长廊是世界最长的画廊。
长廊之上,雕梁画栋,一幅幅斑斓的彩画,更使它绚丽无比,风采迷人。这些画,有园中牡丹,有池上荷花,有林中飞鸟,有水下游鱼,也有亭台楼榭、湖光山色。但最为引人驻足玩味的,却是那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
特色
1、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
2、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
3、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长廊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它的特点是:主要画面被括在大半圆的括线内(称为“包袱”);无固定结构,全凭画工发挥,同一题材可创作出不尽相同的画面。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数人物故事画,人物故事类画作一共2000多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D. 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刘导,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游览颐和园公园。
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的乾隆十五年,最早的时候颐和园叫清漪园,据说是为了纪念太后六十岁大寿而所建。由于186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导致颐和园被破坏,慈禧太后在1888年修建并改建颐和园,因此清漪园就改为了颐和园。
接下来就要给大家讲解以下颐和园的主要三大景点,第一景点仁寿殿,首先宫殿门口映入眼帘的这个龙头、鹿角、牛蹄、狮尾、鱼鳞的吉祥物,就是古代的瑞兽麒麟,代表吉祥避煞的。仁寿殿主要是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也曾是中国变法维新运动的策划地,光绪皇帝曾带领一批人在此展开了维新运动,变法失败后,仁寿殿就被清政府慈禧给占据了。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明白仁寿殿是什么样的一个宫殿了吗?下面我们去第二大景点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参观一下吧。
相传,乾隆皇帝为了孝敬母亲,于是修造了乐寿堂宫殿,提起“乐、寿”二字,可追溯到孔子时代,他有一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声乐者,必会长寿。于是,乾隆皇帝为了孝敬老母亲,便以此二字来命名这座宫殿。后来,乐寿堂被八国联军烧毁,慈禧就改成了她的寝室,里面构造非常精致,其中有一把扇子,更是彰显了慈禧太后的威仪。
提起玉澜宫,里面就有一个故事,相传戊戎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就被软禁在里面,虽然是监狱,不过里面的设施非常奢华,其中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品,而且以金器制造,用如今的眼光来审视,那座监狱相当于我们现在住的高级别墅了。
比起玉润宫,宜芸馆就显得素雅多了,它原是藏书之处。芸是一种草药,可以防止书腐烂,宜芸馆因此而得名。
在光绪颐和园时,宜芸馆曾是光绪皇后的寝宫。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第三大景点,气势磅礴的昆明湖和万寿山!万寿山和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组成部分,万寿山上有许多宫殿景点,多达几十个,其中以佛香阁最为宏大著名,它在一八六零年也遭到八国联军烧毁,之后重建,里面的观影菩萨像高数米,重万斤,很有艺术收藏价值。
昆明湖非常美丽,尤其是玉带桥,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座桥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如果你们见过赵州桥,那么做一下比较,就肯定知道这个桥洞比赵州桥的还要大,还要高。大家是不是有些佩服以前的工匠精湛的技术了呢?
经过我的介绍,你们大约对颐和园的景点有了一些了解吧,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度过开心的一天。

E. 颐和园长廊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成,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长廊。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我们要去的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画廊,有油漆彩画14000多幅,是中国廊建筑中最大、最长、最负盛名的长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长廊彩画题材十分广泛,有花鸟、树石、山水、人物等。18世纪中叶,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在位)曾派宫廷画师到杭州西湖写生,得西湖景546幅,这些湖景被悉数移绘到长廊273间画廊的梁枋上。本世纪60年代,中国政府不仅保留了西湖风景画,还增绘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画14000多幅,使长廊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廊。
好,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这座长廊,这座长廊是乾隆为他母亲观赏昆明湖的雨景雪景而建造的。为了让母亲游圆不受雨雪日晒之苦,又能饱揽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万寿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边设计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游廊。乾隆皇帝的母亲喜欢听故事,经常一边在长廊中游览,一边让宫女给她讲各式各样的故事听。有些她特别喜欢的故事,就让宫女们反复地讲。时间一长,宫女们肚子里的故事讲完了,以前讲过的故事也记不清了,这可难坏了宫女们。后来,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故事的内容画在长廊两侧的梁枋上。故事越讲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画也越来越丰富。从此,宫女们再也不愁没有故事给太后讲了。太后呢?因为年迈眼拙,看不清梁枋上的彩画,对此竟毫无察觉,这就是颐和园长廊人物故事彩画最初的来历。

现在请大家带好自己的相机和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大家现在可以参观一下这座长廊,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在长廊的起点集合。

F.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

北京颐和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座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这个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园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幻无穷。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之处,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当年慈禧太后过生日接受贺拜的地方。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间、全长728米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千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参考资料:网络文库

G. 以导游的口气简单介绍颐和园的长廊。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颐和园参观!我是导游小张。今天,我们要到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游览。 颐和园是封建帝王的花园。原名叫好山园,1888年时才改名为颐和园。颐和园总面积约290万平方米,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多间。植被面积80多万平方米,湖水面积180多万平方米。
看,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廊”的颐和园长廊,1750年开始修建,在昆明湖和万寿山之间。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了273间。每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图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大家看看这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假如我们爬上万寿山,在上面看,长廊就像一条长龙。
看,上面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佛香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一会儿,我们爬到万寿山上,就可以俯视颐和园大半景色。
大家快来看,那就是名扬中外的昆明湖。现在已经是下午了,湖面照映着太阳光,十分美丽。大家先休息一下,排几张照片。一会儿,我们要去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
这就是昆明湖了。昆明湖像一面镜子,游船慢慢地湖面上滑过,还可以看见船上的装饰画。这座有十七个孔洞的桥就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每只狮子的形态都不一样。
颐和园还有许多美景,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大家不要走太远,四点整,我们的车准时出发,请掌握好时间。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要破坏文物,注意安全。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

H. 颐和园长廊英语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导,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讲解颐和园的风景名胜。

请大家随着我走。现在,我手指的这个是著名的长廊。这个长廊可不一般。它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的横槛上都有许多五彩图画,画得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难怪被称为“世界第一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常从这里经过,大家可以听到船上游人们的欢歌笑语。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无比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阁。

大家快随我看看这美丽的石桥吧!这座石桥有17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态不一的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I. 颐和园长廊导游词50子

各位游客们,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颐和园。这颐和园也是《世界文化版遗产》之一。权我们有三个目的地,它们分别是:“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
这是我们第一个目的地——长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273间。让我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万寿山。

这是我们的第二个目的地——万寿山。万寿山上面那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物,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的宫殿,就是排云殿。让我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昆明湖。

这是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目的地——昆明湖。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这桥有十七个桥洞,十七孔桥也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