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旅游收入前十位的景区和规模前十位的景区

2010年排行:
名次 景区 接待游客总人数(万人次) 同比增长 旅游总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省份内
1 武夷山 635 9.4% 106.6 11.98% 福建
2 张家界武陵容源 1524 25.99% 56.2 17.56% 湖南
3 青城山-都江堰 1150 20% 50.5 21% 四川
4 千岛湖 974.28 17.8% 45.4 19.2% 浙江
5 九华山 400 29% 39 25.8% 安徽
6 井冈山 453.61 10.1% 33.24 12.1% 江西
7 黄果树大瀑布 511 10% 30 10% 贵州
8 衡山 420.23 20% 27.75 20% 湖南
9 普陀山 478.42 26.40% 26.81 24.75% 浙江
10 五台山 321.4 34.45% 21.836 0.28% 山西

至于规模大小,没有这种说法,或者国家没有这种统计。
今年估计排名有变化,因为四川去年九寨沟——黄龙没开放,今年开放了,绝对应该超过青城山——都江堰

B. 游客为什么选择来都江堰旅游

余秋雨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而都江堰占据了渺远的时间

从历史来看,他值版得,因为它比长城还权悠久,比长城发挥作用的时间长久。因为它至今仍发挥作用。
从人文考察,他更值得,因为它是世界第一的天然水利工程,没有堤坝,自然开凿。甚至可以说,没有都江堰,也就没有“天府之国”。而都江堰青城山,风景秀丽,也是道家的发源地之一。
从自然风景,他也值得,江水滔滔,绿似绸猛如虎:青山悠悠,翠似玉雾若仙。

C. 对都江堰的旅游行业有什么看法

今年疫情期间五月份去了躺都江堰,景区不错。门票比泰山贵一倍。哦,泰山55。景区管理方面给人感觉就是宰外地人的,明确的写着本地***,毕竟济南到泰安,成都到都江堰都差不多

D. 都江堰市05——11年国外游客人数及国际旅游收入 (青城山-都江堰接待国外游客人数)

你身边从来不缺饥渴的

E. 都江堰青城山为什么暂停接待游客

6月25日20时00分,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成都市气象局共同发布第1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为保障游客安全,成都市旅游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市)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加强隐患巡排查,启动预案,限制游客等外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今日上午,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已经发出提别提示,都江堰景区将暂时封闭,游客不得擅自进入景区。青城山景区前山也停止对外接待,严禁入内。

F. 都江堰的游客主要来源于哪里.不同的客源来都江堰的旅游目的是什么.来都江堰的游客主要流向哪些景点

我是湖南的,上次和男朋友去青城山,玩了后去了都江堰,真心认为是慕名而去,但是去了以后真心失望。去年去的时候是冬天,没有什么水流。但是也算是对李冰父子在战国时的智慧有了个膜拜。我个人认为大多数都是因为李冰父子水利工程在世界享有的名誉而去的,也不排除很多旅行团赚钱虚张声势。基本上都是外省对四川不了解的多。但是我觉得青城山值得一去~

G. 都江堰景区建议游客使用“其他导航平台”,对此你怎么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呢,旅游也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因为对于现在生活的快节奏呢,很多人们都会来自于各行各业的压力,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了,旅游也成为了一种放松自己身心的方式,而在此呢,却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导航出错导致游客无法到达景区”,对于这样的事情,在出现的情况之下呢,也是让我们的为之都不禁的疑惑了,到底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才造成这样的现象呢?在了解过后呢我们才发现对于这个事情的发生,也是存在于高德地图的导航错误所造成的,将游客导入了封闭区域,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呢,很多的时候在外出的时候地图都是难免少不了的,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才能够更快更有效的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但在此选择一个好的导航软件也就成为了我们最重要的一点。

H. 都江堰旅游

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西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4千米.创建于公元前276-251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版创建的一项巨大的水利工权程,200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组织修建,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组成也是都江堰景区主要看点.费用120元是景区通票.

I. 都江堰跟修三峡的差距

2008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投资1664亿元,着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激活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通讯、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推进鄂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湖北东西部相对均衡发展。这也是湖北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个市州(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50%和70%,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水电基地,也是湖北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 鄂西地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鄂西地区拥有2个世界文化遗产、9个国家自然保护区、35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及旅游景区等占全省比例均在一半以上。具有生态、历史文化、工程建设奇观、地域民俗、区位等五大资源优势:森林面积占全省54%,神农架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体系中的4大文化;拥有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数民族风情和武当山地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入川陕湘渝的重要通道,与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川西等风景名胜旅游区道路相连。而另一方面,鄂西地区又聚老、少、山、穷、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其贫困县占全省67%,贫困人口占全省70%。 鄂西8个市州(区)能否克服各种困难,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对湖北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当前湖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鄂西地区旅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发挥有限。从省内来看,鄂西虽占有全省60%以上的旅游资源,但接待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比重偏低,2007两项指标分别占全省43%和36%。 从全国来看,鄂西旅游业与发达地区及周边地区也有很大差距。以景区来比较,2007年,武当山接待游客仅102万人次,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风景区的地位极不相称,大大低于同类景区:峨眉山256.8万人次、乐山大佛276.7万人次、少林寺突破400万人次;神农架接待游客约90万人次,而同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四川九寨沟为252人次、湖南张家界各景点为1780人次;三峡大坝接待游客125万人次,而同为水利工程枢纽的都江堰为219.6万人次。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需要破解五大瓶颈因素:
一是交通瓶颈制约严重。鄂西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老、少、穷、库”等山区,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体系不健全,导致旅游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过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现象突出。 景区公路等级低。鄂西地区到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不少景区景点之间是“断头路”“回头路”,路况较差。武当山-神农架-宜昌之间距离不足400公里,由于道路等级较低,通达时间达8小时以上,导致景区分立、市场分割,三地旅游资源难以集成规模效应。据对神农架、武当山两地游客行程调查统计,80%游客因交通不够快捷,游完一个景区就原路返回。 连接省外的快捷通道不畅。如宜昌、恩施与重庆、张家界和湘西等地区之间缺少快速通道对接,邻省国际级风景区的客源因交通障碍难以流入鄂西。鄂西地区虽有机场,但缺乏起降大型客机的条件,不仅无直飞国际航班,飞国内各省会城市、旅游城市的航班也少,区域外游客进出难仍比较严重,一些高端游客望而却步。
二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鄂西地区大部分是山区,一直以来各地对旅游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许多景区的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水平较低。众多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落后,可进入性很差。
三是资源开发水平不高。鄂西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规模不大,吸引游客较少,而且游客的消费度低。去年鄂西80%的游客是“一日游”,游客平均消费500元,消费额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0%。 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存在行业分割、地方分割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各自为政、分散经营,旅游市场无序竞争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恶性竞争;各地仍习惯于孤立地发展旅游,旅游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