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游客被捅伤事件
㈠ 历年来华山旅游事故
据当事男子(微博名“纵伤”)微博信息了解到,事发时间为10月2日23时左右,因专当日华山游客较多,存在不少属人滞留,该夫妇因要求退票,与景区保安发生冲突,被景区保安痛殴并捅十数刀。下午21时左右,扬子晚报记者拨通华山景区总指挥部电话。华山景区总指挥部对此回应道:“今天(2日)下午可能是景区上人比较多,有部分游客情绪比较激动,他们把自己的几辆私家车停在我们山门口,挡住进山口不让我们的中巴车辆运游客,在瓦庙沟附近还出现了游客与工作人员的打斗事件。”
㈡ 华山1988特大事故,,,11111111,,,。
2001年4月8日10时左右,在玉泉路和玉泉院以及通过铁路涵洞去往华山西山门的路上,汇集的游客多达6万余人,造成严重拥挤的状况。
其中,在涵洞到华山西山门这段路上,大约有2万人,由于此段的景点主要是五龙桥,没有其他的游玩处,加之华山门票减价后的票价仍高达30元,所以绝大多数游人没有进山,10点多钟开始按原路返回。大约10时40分,在玉泉院南门通往华山西山门的陇海铁路立交涵洞内,上、下人流相对而行,拥挤不堪,造成17人死亡5人受伤的人群踩踏挤压伤亡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
众多游人形成的上下人流,在狭窄的涵洞内(长29m,宽3m)形成对流,并且十分拥挤;涵洞内没有照明,自然光线严重不足;涵洞内台阶多,路面不平。游人在距北洞口内约8m的两块高出地面6cm的混凝土盖板(长1m,宽0.5m)处被拌倒,随之从南向北即从高处向低处走的游人相继扑倒,叠压在一起,造成群体踩踏挤压伤亡事故。据有关医院证实,遇难者皆因胸部挤压窒息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
华阴市委、市政府和华山管理局对安全工作缺乏足够认识,安全意识淡薄。华阴市对这次大规模的人群聚集活动的安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华阴市政府也不宜利用古庙会活动,让旅游公司打广告做宣传招揽游人。由于今年古庙会恰逢双休日,且天气又好,加上有电视、报刊等广告宣传,玉泉院照例免票、华山门票减半,古庙会的规模较往年扩大,活动内容增加,香客游人数量翻番。另外,2000年5月玉泉院的二道门改为3个进口后,两旁建筑不但占用一些空地,使游人的活动场地相对减少,而且造成去华山西山门的涵洞内游人更加拥挤。
华阴市委、市政府对这样大规模的活动,既未向上级政府报告,也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控制、疏导游人的具体办法,安全防范措施不力。实际上这里游人上下山已经具备单方向行进的条件,如果能够有效地组织引导游人从涵洞上山,从玉泉院旁侧早已修好,但至今未用的旅游路下山,并适当控制进入玉泉院、涵洞的人流量,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省、市、县三级政府责任不落实,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涵洞内无照明、道路不平等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特别需要提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华山曾因道路不畅发生过游人伤亡事故。为此,国家投资220万元,于1985年在距涵洞不远的玉泉院旁侧增修了一条可直达华山西山门的专用旅游路。由于这条旅游路不经过玉泉院,直接影响玉泉院的门票收入,门票承包人是华阴市民政局殡仪所主任,他除每年上交玉泉院100多万元外,还要从收入中拿出2万元给市民政局。因利益关系,曾多次出现玉泉院派人到专用旅游道路上封道、拦阻游人的现象,甚至与游人发生冲突,致使这条旅游路长期被弃置不用,没有发挥政府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
综上所述,华阴“4·8”特大伤亡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华阴市政府对古庙会这一民间传统的、大规模的群众活动,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措施不实,防范不力,疏于监督管理;对通往华山的涵洞存在的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整改,对专门用于旅游的这条道路长期被弃置不用,未能认真协调解决,华阴市政府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领导责任。渭南市政府对华阴市古庙会这一民间传统的、大规模的群众活动,长期失于监督管理,对这起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
㈢ 大四女生华山坠崖身亡,景区为什么表示自己无责
首先因为这名大四女生是因为自拍掉下了悬崖,本身其观光旅游的自我安全意识不足,而且景区本身在这些危险地段也有警示标语,而大四女生无视这些标语,最终导致了坠崖身亡,景区当然可以表示自己不用承担责任。在生活中女生就非常爱自拍,有时候会因为自拍而忘乎所以,无视身边的危险。
当事件发生后,学校向公安部门报警并发布了寻人启事,当她的亲人和老师随同警方人员赶往华山,看到她的尸体之后,众人都非常悲痛。而通过查看事故发生地的监控,也确认了她是因为自拍导致了其坠崖身亡,所以对于景区而言并不会承担过多的责任。
㈣ 华山捅人案真相:捅人者是否被顶包
关注游客被砍事件,不仅为了检讨严重“超载”的景区管理之乱,更是为了让每个公民获取正义的路途能够顺畅透明。对于公众而言,关注此案不仅为了检讨严重“超载”的景区管理之乱,更是为了让每个公民获取正义的路途能够顺畅透明。 关注游客被砍事件,不仅为了检讨严重“超载”的景区管理之乱,更是为了让每个公民获取正义的路途能够顺畅透明。 发生在华山脚下的游客被捅事件一直牵动人心。华阴市公安局公布的“成功破案”消息,不仅未能给受害人带来些许安慰,反而遭致受害人和舆论的深度质疑。连日来,在警方与受害人各执一词中,此案的真相似乎陷入了迷途。 从常理分析,此案发生在景区大庭广众之下,有那么多的目击者,对于这种公然行凶的案件,还原真相其实并不难。但违背常理的是,警方在调查中既未让受害人指认嫌疑人,也未透露出向目击者求证的细节,在程序偏失的情况下单方面做出结论,如何让人从中看出“两名嫌疑人准确无误”呢? 如果说未让受害人辨认嫌犯系警方失误,那么接下来的各说各话,则让人对案件真相更是云里雾里了。5日下午警方在官方网站宣布“成功告破”结果,称因发生争吵后持刀伤人;紧接着受害人声明,“与我所经历的事实严重不符”。”犯罪嫌疑人是否被人顶包,行凶者究竟有多少人,景区到底有无摄像头,对于这些关键问题,受害人和警方的说法都不一致。 本案中,受害者和警方二者缺乏沟通也缺乏基本的信任,警方调查罔顾受害人权利,受害人对调查结果有异议时选择向网络寻求帮助,呈现给公众的乃是一种立场相对的状态。 让人疑虑和担忧的,正是这种各说各话的表达格局,它不仅让公众离真相越来越远,也让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变得犹如让人捉摸不定的公共事件一样。例如,从华山景区匆忙表态是两拨游客斗殴,到警方公布“真相”认定是倒票农民伤害所致,再到目击者网络上的作证,这样的信息鸿沟中是否暗含了执法者难以言说的苦衷? 对于公众而言,关注此案不仅为了检讨严重“超载”的景区管理之乱,更是为了让每个公民获取正义的路途能够顺畅透明。一桩普通的刑事案件,出现这样的真相迷途,我们宁愿是受害人与警方之间不成功的配合所致;但假如背后果真隐藏着更深的利益江湖,那么执法者也不应“护短”,否则终有一天,我们会为曾经的行为埋单。来自:中国网
㈤ 华山被捅游客什么原因打起来的
观光的人太多
卖票的地方,只管卖票了
也不看看人流量多少,
到了晚上,
很多人在山上 。
下 不去
有两个人要求退票,
后面,你知道的,
㈥ 如何采访华山游客被捅事件
当地宣传部门
㈦ 【抱歉没分了】华山捅人 钱能通神!
华山太可怕了
㈧ 10·2华山捅人案的索命微博
2012年10月7日一段视频中,董立文对着镜头称遭遇了外界威胁,有人于10月6日上午9时通过版微博发信息给他:“你们马权上要消失,先送你们两朵小花”。
一名当面采访过董立文的媒体记者证实了视频中的夫妇确实是董立文夫妇。而董立文也确曾向媒体透露遭遇了来自微博的威胁,并报案。有记者称,10月6日亲眼目睹了董立文在病床上向赶来的民警报案,民警进行了记录并已展开调查。
董立文曾告知这位记者向其发出“索命”威胁的微博“博主”名称。不过,这名“博主”并非陕西人,他的微博页面上也没有针对华山游客滞留、被捅一事的内容。
报案后“公安局长帮我们调来了两名警察保护”。10月6日后,确实有两名警察蹲守在董立文的病房门外。
7日17时08分,董立文再发了一条微博称:为更好地治疗我和妻子的病情,我在转院的路上,最近有很多人给我打电话,来看我,其中大多数是好心人,但是也有很多居心叵测的人,所以请大家理解我暂时保护自己地址的意义。
㈨ 华山被捅游客指认1名嫌犯 景区否认不管不顾 对此,亲们有什么看法
中国政府在出现问题是总是想推脱一些责任,并美化自己的形象。
同时,中国人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即想迅速的解决来取得功名,得到升官。却不管结果是否属实。
㈩ 华山坠崖事件屡屡发生,为何许多游客明知危险,还依然前行
现在很多人都有冒险精神,也许是活得太安逸了,又或者是一直有颗骚动的心,所以他们总想尝试一些危险的事情。虽然我不能理解,但是很尊重他们,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也许这就是他们生命的意义,他们的冒险精神有时候值得我们肯定,因为这会在无形中影响他们做出事情的决定,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像有的人总是犹犹豫豫的拿不定主意。
当然不可否认这个地方真的很美,不然它也不可能被那么多文人墨客写在自己的诗词里。那里的陡坡让人走起来更有成就感,有的地方虽然危险,但是也更广阔,看到的景色也最美,所以这也应该是很多人不顾危险坚决踏入那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