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古城的罗马人
① 骊靬古城在哪里骊靬人是哪里人和罗马人有什么关系,感觉好神秘!
骊靬古城在中国西北的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是古罗马军队在西汉时期的安置地,现在是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AAAA级旅游景点,骊靬人是罗马人的后裔,和汉族人通婚,成了混血人种,现在的甘肃永昌有很多金发碧眼的人就是骊靬人的后代。
② 骊靬古城的历史溯源
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集七个军团之兵力入侵安息(伊朗一带),在卡尔来遭围歼。克拉苏长子普布利乌斯率第一军团突围,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经多年辗转,于公元前36年前后,相继从大月氏匈奴归降西汉王朝,被安置于今永昌县者来寨。汉称罗马为骊靬,故设骊靬县,赐罗马降人耕牧为生,化干戈为玉帛。
《汉书》载:致支城之战是在公元前36年,而到了公元前35年,也就是陈汤将这些罗马战俘带回西汉后不久,在西汉凉州府的行政区划中,就新设置了一个骊靬县。而骊靬县这个怪僻的县名,其实就是汉时中国对古罗马的称谓。《永昌县县志》载:“在今凉州府永昌县南,本以骊靬降人置县”,另有史籍载:骊靬县设置在番禾县南面的照面山下。经考证,文献中所指的照面山,正是如今与者来寨紧紧相临的祁连山,而古之番禾县,则正是今天的永昌县。
时光荏苒,两千多年随风逝去。当年为古罗马人专设的骊靬县如今早已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成了残垣断壁,而那些远道而来、客死他乡的骊靬人也同样在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中渐渐鲜为人知。留下的只有他们的后人,在用祖先基因造就的独特体征向世人讲述着一个历史长河中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
③ 关于游骊靬古城的作文
骊靬,又名“犁靬”,西汉古城,此名于最早文献纪录为西元前60年,位于今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乡,海拔2,400米左右,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骊靬因英国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德效骞对汉朝和罗马的关系历史提出的假说——古罗马第一军团失踪之谜而被人熟知,认为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6000余人突队防线,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猜测其最后可能为定居中国甘肃省永昌县骊靬村。2007年科学家也通过对当地人的遗传鉴定后,发现其Y染色体多为东亚本地固有类型,且大部分单倍型和罗马人没有关系,最可能的解释是,他们是和维吾尔族人相似,并指出报道当地人的脱氧核糖核酸有罗马血统的新闻为假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是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2015年,骊靬古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现存古骊靬城遗址、驻军营盘、风燧、古战场、炒铁台、骊靬亭以及拟建的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骊靬风情娱乐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骊靬旅游公路连接312国道,近年来随着众多海内外游客,现已成为河西走廊具有魅力经典旅游线。现永昌县已招商引资批拟修建骊靬古罗马风情娱乐城开发项目。中国·金昌首届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2012年8月20日开幕。
④ 永昌县骊靬古城居民不是罗马军团后裔吧
河西走廊也是一条民族走廊,仅有史料记载的就有月氏、匈奴、羌、鲜卑、粟特、回鹘、党项……等等,即使当年真的有少量罗马人迁居此地,经过两千年的时间,他们也应该融合到人数比他们多得多的其他民族当中。今天要是能测出他们有古罗马人的DNA,那倒是一件奇怪的事。从南北朝到唐代,大批中亚粟特胡人随同商队移居河西地区,并一度成为当地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隋末天下大乱时,以粟特胡人安氏家族为首的“民间豪杰”共同推举凉州人李轨起兵,称“大凉王”,当唐朝派人招降李轨被拒绝时,又是安氏家族率领“诸胡”活捉李轨,归降唐朝。唐朝兵不血刃得到整个河西走廊,粟特胡人功不可没,因而在唐代大部分时间里,粟特人都享有进行国际贸易的特权(汉人出境经商受到严格限制),于是更有大量入唐经商的粟特人滞留不归,成为唐朝西北地区人口数量众多的“土著居民”。粟特位于今天中亚两河-----阿姆河与锡尔河中下游流域,有康国、安国、曹国等九个较大的城邦,唐代又称其为“昭武九姓”(据说他们的祖先大月氏人生活在祁连山下的昭武城)。在公元九世纪开始突厥化之前,当地居民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民族(欧罗巴人种),而阿富汗最主要的两个民族-----普什图族和塔吉克族也都属于伊朗语民族,可以算作说着不同方言的伊朗人。因此,如果说“骊靬古城”居民有着阿富汗(或伊朗)血统,那倒是很符合逻辑。
⑤ liqian古城在哪里那个有着神秘的古罗马军团后裔的地方
骊靬[lí jiān] 位于甘肃省永昌县城南10公里的者来寨,今骊靬村,现存古骊靬城遗址、驻军营盘、风燧、古战场、炒铁台、骊靬亭以及拟建的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骊靬风情娱乐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⑥ 金昌骊靬古城作文300
骊靬古城,又名“犁靬古城”,位于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今焦家庄内乡者来寨),海拔2,400米左右,始容建于西汉时期(公元前36年),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建筑以伊特鲁里亚建筑技术、古希腊建筑技术和汉朝建筑融合风格为主,后因历史变迁、风沙侵蚀和人为破坏未能完整保存。骊靬古城因在西汉时期安置流散的古罗马共和国士兵而为世人所知。2015年,骊靬古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⑦ 甘肃骊_古城和古罗马军团之间有什么关系
骊靬(li qian),又名“犁靬”,西汉古城,此名于最早文献纪录为西元前60年,位于今中国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焦家庄乡,海拔2,400米左右,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军事要塞。骊靬因英国牛津大学汉学教授德效骞对汉朝和罗马的关系历史提出的假说——古罗马第一军团失踪之谜而被人熟知,认为西元前53年,克拉苏所率7个罗马军团在卡莱战役中惨败给安息军队时,克拉苏长子没有战死,反而率领第一军团6000余人突队防线,没有再回到罗马,不知所终,猜测其最后可能为定居中国甘肃省永昌县骊靬村。2007年科学家也通过对当地人的遗传鉴定后,发现其Y染色体多为东亚本地固有类型,且大部分单倍型和罗马人没有关系,最可能的解释是,他们是和维吾尔族人相似,并指出报道当地人的脱氧核糖核酸有罗马血统的新闻为假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是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道,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
骊靬作为地名早在60年以前就已出现,早於克拉蘇被击败的年代,不可能是为安置俘虏而取的希腊词开头音节在中亚语言中常被省略,亚历山大里亚在中亚语读音「坎大哈」,不会是骊靬的音转,非名字来源。骊靬也可称犁靬,指古国塞琉西亚。塞琉西亚的希腊文作Σελεύκεια,读音若「塞犁靬」则很有可能与汉文一样读作“黎轩”或“犁靬”。
陈汤攻杀郅支单於是西元前36年,离卡莱战役已近二十年,《汉书》〈陈汤传〉:「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馀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由此可见,陈汤已经将虏获分给了协助汉军作战的十五个西域国家,根本没记载带回汉朝,何况是骊靬。
2007年科学家也通过对当地人的遗传鉴定後,发现其Y染色体多为东亚本地固有类型,且大部分单倍型和罗马人没有关系,并指出报导当地人DNA有罗马血统的新闻为假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就曾经撰文介绍国际知名汉学家白佐良的观点,认为「罗马军团流落中国」之说是各路新闻媒体争相抛售的报导,而千篇一律的新闻报导也正说明其缺乏足够的科学和文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