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的城门都拆了,现在还有哪些城市留有古城

南京有世界最长的古城墙,诸如西安、苏州、开封、大同、北京、荆州、襄阳、徐州等
七大古城墙:
一、 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城墙是明朝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二、襄阳城墙
位于湖北襄樊市襄城区。始建于汉朝,宋朝改为砖城,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东汉时期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将州的治所从湖南的汉寿迁至襄阳,从此襄阳便成为辖两湖两广、河南、贵州一带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即首府,后来也一直是州、郡、路、道、府、县治所—即首府、省会。城高8米,周长6公里,四面六门,四角都有角楼。登小北门城楼可北眺汉水南望岘山,凭吊古战场,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称,留下了郭敬守襄阳、马跃檀溪等众多妇孺皆知的千古传奇故事。

三、荆州城墙
即湖北省荆州古城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城墙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高8.83米,底部宽10米,周长11.3公里,底部为大条石、糯米石灰浆灌缝堆砌而成,城墙、城门、堞垛等,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

四、南京城墙
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城墙内侧周长33公里,现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宽8-12米,砖石结构。有13座城门,现存4座。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城墙上建有垛口13616个。南京城墙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五、兴城城墙

即宁远卫城城墙,位于辽宁兴城。城墙保存完好,属明代建筑,南北和东西各长800多米,高10米,上宽4.5米,现存西、南两座城门楼。城墙内至今还有许多明清时的铺面和街道,整个城市像一座明代建筑博物馆。

六、平遥城墙
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周长6公里,高8-10米,底宽8-12米,顶宽3-6米,墙身素土夯筑,外壁城砖,白灰包砌。环城辟城门6道,门外筑瓮城。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著称于世。现北、东、南三面城墙及东西隅的魁星楼,经修整而更加完好。

七、北京城墙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
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
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
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
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

Ⅱ 为何梁思成要保护北京古城墙,郭沫若坚决拆掉呢

北京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元、明、清三朝曾在北京建都,所以北京留下了很多的古建筑和古遗迹。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避免战争会给北京的古建筑造成损害,当时的解放军并没有直接攻打北京,而是选择了和谈,最终和平解放了北京,这让北京城中的很多古建筑和古遗迹,得以保全了下来。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人民在广州、上海、西安、北京、南京等11个候选城市名单中,最终决定依然用北京来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同时,北京城的兴建工作也提上了日常,但是兴建方案,专家却持不同意见。


但考虑到我国面临的具体环境,以及人口因素等诸多客观条件,最终国家还是采用了以郭沫若为首的专家的看法,将大部分古城墙被拆除了,只留下了少数一部分,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遗憾。

Ⅲ 请告诉我 谁下令拆了老北京的城墙

告诉你又有什么用还能恢复吗?梁思成当年曾上书要求保护城墙,并做方案说明如何保护城墙,城墙上如何做成人们休闲用的花园等,最后不还是拆了吗。

Ⅳ 当年决定拆除北京古城墙时,梁思成夫妇出来反对,却没能保住它,为什么

郭沫若

领导人说过:“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作为21世纪新青年,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得长远,高瞻远瞩,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璀璨。

Ⅳ 为什么北京要拆掉那些古建筑呢

1、古建相对现代都市不经济
2、当年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层建筑也基本都是底层出身,甚至有一些岁月中将古建视为旧时那啥
所以

Ⅵ 北京城是怎么一步步被拆的

全面拆除北京城墙的起因是1956年北京市房管局想进行东单东四区的旧房改造工程,但没回有砖头,答于是向北京市政府申请特批使用城墙上拆下来的砖头。当时社会民主人士也呼吁,南城的城墙毁坏严重,不如拆了用旧砖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北京市顺应民意批准拆除龙潭湖豁口的200公尺的城墙用以进行旧房改造。在拆除时,区政府和市民也趁乱上去扒砖头,当时整个北京城极缺建筑材料的。再后来,北京市政府将拆城用砖的权利下放给各区政府,后来虽一度因保护文物的考虑被中央叫停,但在56至58年的两年时间里,外城的城墙已被全部拆除。
城楼的拆除始于西便门。1952年西便门被拆除,从此开启了浩荡北京的城门拆除史。1953年,拆除广渠门瓮城、阜成门瓮城、左安门瓮城和箭台;1954年,东直门箭台,右安门瓮城,德胜门成台;1955年,广安门瓮城和箭楼,宣武门;1956年,广渠门城台、广安门、阜成门、左安门、安定门箭楼;1957年,朝阳门、朝阳门箭楼和箭台;1957年,东直门;1958年,东便门,右安门,永定门,崇文门;1969年,西直门。从1956至1958年的两年间,大部分城门楼都已经被拆除完毕了。

Ⅶ 北京古城墙拆除问题

哪里又要拆,我去看看

Ⅷ 在北京已经看不到老城墙的影子,为什么要被拆除

在古代城墙的作用可以抵挡敌方最为强大的骑兵与步兵,但在现代对于热武器的撞击却没有太多的用处,反而会成为累赘。

3、多方一致统一的结果

但这种拆除的决定却毁坏了中国古代许多的历史文物。所以当时梁启超先生建议应该以宏伟庞大的目标进行规划。开拓出新世纪中国的新景色。但这种理念却未被采用。

但对古城墙的拆除行为是否正确,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参与的问题。这是当时上层领导一致同意票决过后的决定。也许当时对于拆除行为的决定并不成熟,但在当时社会,城墙确实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为了能更快追上外国社会使我们自身变得强大,这样的决定是必不可少的。

Ⅸ 是谁下令拆毁的北京古城墙

孔庆普,1928年生于河北省高邑县,清华大学毕业。1950年分配到北京市建设局道路科任技术员,曾负责北京的城墙、城楼、牌楼、门楼等古代建筑的管理和维护修缮工作。1952年主持参与了分期分批拆除城墙、城楼、箭楼、牌楼、门楼的工作。
你可以从http://help.3g.163.com/16/0625/05/BQCPIO3L00964LDC.html查看到比较详细的内容

Ⅹ 郭沫若要拆掉北京古城墙,梁思成撂狠话反对,多年后担忧成真,为什么

其次还是当时人民对于古城墙的偏见太深。国家自然会站在人民这一边的,而大部分人都是饱受封建主义的迫害,所以对于古城墙的保留自然不会赞同。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古城墙没有按照梁思成的想法能够保存,这也让很多抱着和梁思成一样想法的人不禁感伤。

如今的国家已经变得繁荣昌盛,百姓们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慢慢的有余力去关心去保护历史的文化遗产。然而昔日极具历史韵味的文化古都却一去不复返,即使再重建也是仿制品。历史的遗迹一旦被拆除就永远消失了,曾经的北京城也只能活在上一代人的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