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藏四大旅游区特点

1.八廓街
围绕大昭寺有一小街,便是著名的八角街(八廓街),在游人眼中这条街为商品街,而在藏族人眼里却另有含意,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拉萨传统的转经路有三条,沿大昭寺大殿一周为小转,沿八角街一圈为中转,沿林廓路一绕为大转(约十公里),此三条转经路,都以释迦牟尼像为中心。
八角街内的商品充满西藏民族特色,随处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艺品和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既有老式的首饰、宗教器具、藏香、藏靴、藏帽、藏袍、藏刀、鼻烟壶等各式日用品,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八角街除了在藏年期间比较冷清外,其余时间都非常热闹。
游览提示:八角街上货物繁杂,但目前有很多都是新的仿制品,所以要想买到称心满意的好东西就需要买主识货和有鉴别能力了。在八角街购买纪念品还要记得砍价,街上有许多“骨制品”,比如说鹰神,批发价30元,在八角街上开价65-300元不等;小摊上挂着的一串串“天珠”,批发价在0.5-1.5元,开价10-20元;那里黄油酥油灯15元。此外,在八角街上还可以品尝正宗的藏式饮食。
小贴士:根据古老习俗,藏商会对自己每天第一位买主和收摊前的最后一位买主做价格比较,并要用从第一位买主那收来的钱在货摊的商品上拍打几下,表示招财进宝。

2.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
在布达拉宫的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几乎都可以看到壁画。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务,红宫内安放前世达赖遗体的灵塔,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两旁的是白宫,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在这里。
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建筑殿堂详解。
门票:100元;金顶门票10元,珠宝展10元,灵塔殿各10元
开放时间:除节假日及重大活动外,布达拉宫每天分上下午对游客开放,上午9:00—12:00,中午休息,下午15:00—17:00重新开放。布达拉宫周围的景点有龙王滩(宗角禄康)(每天9:00—17:30开放)、墨竹赛钦女神、药王山等,在药王山上看日出日落挺不错,另外,从药王山上拍摄布达拉宫,是最好的角度。
交通:建议游客乘出租车从后山到达布达拉宫的顶部,然后从顶部沿布达拉宫走下来,车费约10元。

3.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门票:藏人免费,游客门票70元可多次进入;下午在2楼平台会有喇嘛辩经,一定要看。
开放时间:9:00—18:00。
参观需时:2小时。
交通:位于市中心可步行前往,乘中巴在藏医院下车,乘三轮车4元。

4.纳木错
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位于拉萨当雄县和那曲班戈县之间。“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
湖中五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他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都会虔诚的顶礼膜拜。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门票:纳木错景区的门票为45元,另外进入扎西岛还得加收5元的管理费。
交通:没有交通车去纳木错。许多旅行者结伴租车去,找辆中巴,包两天来回1500元,到YAK或八廊学旅馆的告示栏找伴;或者可以搭巴士去,可在Kirey旅馆前搭小型巴士,后者较便宜且方便,早上7点出发,但在前一晚应先去Kirey旅馆问问清楚,有时情况不定。
离纳木错最近的是青藏公路上的当雄镇,从当雄,你可租车或徒步前往纳木错,运气好时能搭上便车。
住宿:许多旅行者都会结伴到湖上过一夜,可以看看清晨和黄昏的纳木错。有土屋可供住宿,顶多能住九人;也可住在当雄兵站、藏人定居的土围子,10元/人,当地人很热情,地上铺棕垫,晚上很冷,取暖用的牛粪只能批发,10元/袋。
注意事项:
1、如果你在拉萨没休息上一个礼拜,别想计划上纳木错。对迅速提高的1100米海拔没有足够的重视,会有高原反应。有些旅行者会徒步前往纳木错,得带上足够补给及帐篷、睡袋。
2、纳木错昼夜的温差较大,晚上风力强劲,常会有大雨或冰雹。在夏天,晚上也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

5.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藏语意为“圣母”,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峰顶终年积雪,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地区拥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誉为地球第三级。
珠峰山脚下建有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同时,绒布寺也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
门票:进入珠峰自然保护区,内外宾同价65元/人。
交通:珠峰远在在中尼公路南大约100公里的边境线上。从日喀则、拉孜找便车到新定日不是很困难,但是余下到大本营的100公里,能坐上便车的机会相当低,所以建议从拉萨包车前往是最稳妥的。
离开新定日之前在新定日路口的旅馆办理进山手续:进入范围的汽车需按车轮的数量缴交公路建设费,每个轮子100元;另外,每位旅游者要付65元作门票。沿中尼公路走11公里,见珠峰保护区标志牌左转,从此就告别了柏油马路,你要对未来路面的糟糕程度有心理准备。
食宿:珠峰大本营附近唯一能住宿的地方就是绒布寺,床位每人25元,在此住宿,便于观看珠峰早晚景色。绒布寺门口有一藏族小伙子开的小餐馆,门口堆满了啤酒瓶。老板不会讲汉语,但是可以用英语点菜和讨价还价。菜的味道一般,但是价格奇贵,考虑到全都是从遥远的日喀则一路颠簸着运过来的,也可以理解了。
小窍门:其实绒布寺和珠峰大本营还有大约8公里的路程,如果自己带有野营装备,也可以住在珠峰大本营里面,需要自己带炉具作饭。在登山季节,大本营有西藏登山协会的联络官驻扎在这里,那时候可以从联络官手上买到少量的食品和饮水,但是价格较贵,大概要比拉萨贵3倍。啤酒要10元/听。
进珠峰之前最后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就是珠峰宾馆,位于新定日,能洗澡、带卫生间的标间费用330元/间。但是主楼后面有价格很便宜的楼房,没有卫生间,但是很清洁,价格只要30元/人,也可以还价到20元。
旅游提示:离珠峰处,不远便是登山检查站。查完了进山手续,便放行直走。40公里后可以到达一个很小的小村叫扎西宗,这里有2、3家几乎没有什么蔬菜的小饭馆,可以凑合吃一点东西。再继续走约30公里翻越错拉山口的时候可以看到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的壮观景象,从这里下山再走20多公里就可以到达珠峰大本营。
在珠峰大本营,可以找珠峰邮政所的管理人,在他那花两元钱可以盖一个珠峰纪念的邮戳,再把明信片留在邮政所里投递,半个多月后内地的朋友就可以收到这张颇有价值的明信片了。

6.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被誉为西藏四大圣湖之一,位于拉萨与江孜之间,与雅鲁藏布江仅一山之隔,距拉萨以南100公里。乘汽车离开拉萨,路经曲水,沿着之字山路往上爬,便可抵达羊卓雍湖。
羊湖海拔4441米,面积648平方公里,湖内分布着十几个小岛,湖滨水草丰茂,是西藏著名的牧场之一。此外,羊卓雍湖还是西藏最大的水鸟栖息地,每到夏季,无数天鹅、沙鸥等水鸟常在湖面嬉戏。
羊卓雍湖水蓝得像一张天鹅绒,神秘且又散发着生气,加上四周的雪山,构成一幅典型的香格里拉景致。这圣湖原来是一个完全静止的湖,没有流进流出的水源,湖水水位也在逐年下降,有水利专家预计,湖水有可能在20年内完全干涸。
行程设计:从拉萨往南行100公里,约2小时行程,可包车或乘班车前往。如乘班车,可先坐到雅鲁藏布江大桥边,再乘出租车游览羊卓雍湖。一般包六人吉普车的费用大约为1500-2000元/天。
旅游提示:羊湖不需门票,租吉普车去贵一点,一般出租车遇路况不好的时候过不去,在拉萨有很多旅行社组织一日游前往羊湖。
住宿:在浪卡子可住当地县粮食招待所,散铺25元/床。

来到西藏(特别是来到拉萨)旅游,观光,应该说,铺着花岗岩石的八角街是旅游者的第一选择。 八角街不但是宗教街,文化街,民俗街,而且,还是一条著名的观光街,购物街和商业街。在八角街购物,不会有语言上的任何障碍。
这里的旅游商品,有很多是充满了乡土气息与民族风格的手工艺产品,各式的木碗、银碗、竹碗、皮具、刀具等都是藏族的手工艺传统编织品;也有许多东西是尼泊尔,印度等国商人批量加工的仿制品,如各种骨雕动物,防真珠宝首饰,经过防旧处理的各色“古董”;也有真正的宝贝,如古旧的“卡垫”,名贵的瓷器,流失到民间的寺院文物;甚至有价值连城的九眼猫石,琥珀,上等绿松石,成色绝佳的红珊瑚……,这当然需要你识货。
推荐:八角街有名的旅游商店很多,譬如位于八角北街的百年老店夏帽嘎布,“夏帽嘎布”在藏语中意为“白色的礼帽”是一家尼泊尔侨民开的商店,你会看到商店显眼的位置上挂着比兰德拉国王和艾什瓦尔王后的彩色肖像。
推荐:从大昭寺广场往西走20米左右是著名的“民族商场”。很多人说来西藏旅游不可不去“民族商场”。
小贴士:如果旅游者是文化人,或是有文艺方面的雅兴,我们当然不忘推荐西藏人民出版社图书服务部,位置在林廓路上,附近有格萨尔王骑马射箭的雕像,比较好找。
而拉萨众多的艺术画廊遍布于各主要旅游景点,尤以布达拉宫正门和拉萨假日酒店对面为最。令你目不暇接。

❷ 世界屋脊——藏族高原游牧文化旅游区有哪些特色旅游资源青藏铁路开通后对该区旅游有何积极影响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铁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铁路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6月29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 青藏铁路七月一日投入试运行,届时可望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经过青藏铁路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青藏铁路全线所有站线、辅助线轨道已铺设完毕。至此,青藏铁路全线所有轨道铺设全部完成。

旅游景观
玉珠峰
列车沿格尔木河谷缓缓上行,一列拔地而起的雪山耸立前方,它就是被我们的祖先视为众神居所的昆仑山,6178米的主峰玉珠峰巍然矗立眼前。
不冻泉
这里已经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在这片人的生命禁区里,却生活着大量的高原野生动物,如野牦牛、藏羚羊、旱獭、鼠兔等,俨然是一座天然的野生动物王国。
楚玛尔河
车站被设计成高度抽象的藏羚羊造型,以此提醒人们这里就是藏羚羊迁徙的主要路线。运气好的话,可能欣赏到成百上千藏羚羊穿越通道的壮观景象。
沱沱河
设计简洁而醒目,以顺次设置的三组倾斜体寓意了雄伟的高山,以水平展开的弧形玻璃暖廊寓意了曲折的河流,巧妙地反映了沱沱河乃是长江之源的主题。
唐古拉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车站,修建在海拔5068米的地方,车站主体远看像一个纪念碑,造型酷似雄鹰,高耸的碑体强化了站房形象的标志性和纪念性。
措那湖
这里是怒江的上游源头,是热振活佛著名的神湖,也是刚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色林错黑颈鹤保护区的一部分。
那曲
藏北第一重镇,车站主入口的雨篷造型正是羌塘地区毡房和雪山的最形象的象征。每年8月,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赛马节。
羊八井
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电站———羊八井热电站。列车驶出羊八井隧道,车窗外已是农田阡陌的西藏农区风光了。
拉萨
车站既渗透着藏族传统建筑的元素,又体现现代化建筑的风格,步出车站,就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哲蚌寺隔河相望,向西远望,布达拉宫在落日的余晖中更显庄严。

❸ 藏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一、服饰特色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二、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三、丧葬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

四、民族禁忌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五、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可以伸手接过饮用,否则会被认为失礼。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如意。

六、婚嫁

藏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恋爱较为自由,但须征得双方家长同意。若双方家长不同意时,有“偷亲”习俗,但必须经过提亲、订婚、聘礼、嫁娶程序。

七、禁 忌

禁忌不尊重喇嘛、佛教经典和喇嘛寺的言行。藏族忌食马、骡、驴、狗肉和鱼类。讳叫亡人之名。忌讳在畜圈大小便和清点主人的牲畜。严禁在灶火内点燃破布等秽物。忌敲打碗筷。妇女生小孩或家中有病人则忌门。不用有裂缝的碗待客。禁忌将脚伸向佛龛。

(3)藏族文化旅游特色扩展阅读:

藏族(藏文:བོད་པ་ )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❹ 西藏有哪些适合体验特色民族风情的旅游景点

大昭寺和布达拉宫。拉萨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之上,是海拔最高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1世纪在这个高原上就出现了部落的影子,直到后来这里建立起来强大的吐蕃王朝。

唐朝时期我们熟知的文成公主和亲的故事使得吐蕃和汉族文化开始有了交集,经过几个朝代的演变和分割,拉萨终于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文化也成为我国的特色民族文化。如果你想体验在藏族的特色风情,不妨来拉萨体验一下。

它是集中了城堡、宫殿和寺庙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更是吐蕃为了迎娶大唐公主所建立的。文成公主的到来使汉藏文化得到传播和融合,汉藏民族从此再无战争,这座雄伟的建筑也是汉藏人民保持和平的象征。

❺ 藏族有什么特色的民风民俗

1、服饰

藏族男女多蓄辫,喜戴首饰。男子头发编成独辫盘在顶上,也有的剪短如盖。女子成年后开始蓄辫,有的梳成双辫,有的梳成许多小辫披在背上,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上饰物。男女都喜戴呢帽或细皮帽。

一些农区妇女穿无袖长袍,长袍多用羊毛织成的氆氇制成。牧民男女多不穿短褂,只穿无布面的羊皮长袍,在领口、袖口和衣襟上,缝上细长皮或色布镶边。男女均穿氆氇长靴或牛皮长靴。

2、饮食:

农区的主食糌粑是用炒熟的青裸或豌豆磨制成面粉,用茶水拌食。藏族人民喜欢酥油茶和奶茶。酥油茶是将酥油与热茶倒入特制的木筒捣拌而成。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

3、建筑:

农区多垒石建屋,牧区则用帐篷。房屋平顶多窗,造型简洁,敦实质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多建筑于向阳高处,座北向南。一般以石块或夯土筑墙,形如碉房,楼房上层住人,室内多设有佛龛,下层多作库房或畜圈,有院落。层内铺木板或坐垫。

寺院建筑别具风格,层楼重叠,整齐壮观,主殿经堂宽敞,寺门前砌修大小佛塔供煨松柏枝用,周围多置转经筒,由人顺时针方向转动,借以祈福禳灾。拉萨的布达拉宫建于红山上,高达13层,工程艰巨,气势宏伟,金顶巍峨,红白垩壁,起落自然,浑然一体,是藏族建筑艺术的光辉典范。

4、宗教:

藏族民间信奉的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喇嘛藏语意为“上师”。佛教从七世纪传入藏族地区后,吸收了原始本教的信仰和仪式,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大小不同教派。

除宁玛派(红教)之外,其余如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格鲁派(黄教),在历史上都曾先后在藏族地区建立过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格鲁派严禁僧人娶妻,其余各派的僧人则可以结婚,各教派都有自己的戒律。

藏传佛教中占主导地位的格鲁派。格鲁派的属寺遍及藏族地区,著名的寺院有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昌都的昌都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的塔尔寺等。

5、歌舞:

藏族能歌善舞,歌曲旋律顿挫抑扬,歌词贴切合韵,唱时还可伴以各种舞蹈,舞姿优美,有独舞、对舞和群舞,或以上身腰臂作舞,或以下身腿足作舞,而以踢踏舞为最具特色,有些舞蹈以各种乐器伴奏。

乐器多仿取自内地的雅乐,节奏细致悠扬。宗教乐器以长柄鼓、长筒号为主,演奏出大自然的声音和飞禽走兽的鸣叫声,远闻数里之外。宗教舞蹈,戴各种面具,或拟神、或扮人、或舞兽。

❻ 西藏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

李征南王方国

(重庆矿产调查院,重庆400015;成都矿产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81)

摘要 通过对西藏旅游资源的调查和综合研究发现,西藏旅游资源的独特厚重和神奇令人震撼。其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地质旅游资源的典型性、历史人文资源的珍稀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旅游资源的美学性、广域性和生态优越性简直是无与伦比。文章概述了西藏西藏旅游资源突出的基本特性,以激发人们探索西藏的向往和旅游的愿望。

关键词 西藏;旅游资源;特性

我国西藏自治区孕育着丰厚的旅游资源,与西藏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奇异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景观,更显出这块西部土地强烈的神奇色彩。笔者在综合整理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资料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大部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的旅游资源部分的综合整理以后,对西藏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有了更深的理解。

1 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西藏全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之多,反差之大是全国任何省区都不可比拟的。包括有神秘奥妙的地质景观,美妙绝伦的山水风光,绚丽多彩的天象,珍稀宝贵的生物,浩瀚的草原,深邃的森林,气势恢弘的宗教建筑,古朴厚重的民族文化,奇特的民俗风情,真是种类繁多,样样俱全。

仅就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色彩多样性而言,红黄蓝绿白,五色俱全。红—僧衣、庙墙,还有雅丹、丹霞,灿若明霞,色如渥丹;黄—沙漠、风沙,无垠沙海、沙鸣千里;蓝—天空、湖泊,辽阔的天空,万里苍穹,高原湖泊,万顷碧波、水天一色;绿—草原,辽阔的草原,牛羊遍野;白—雪山冰川,晶莹剔透、冰雕玉洁。

2 自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西藏自然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资源地域组合的差异以及厚重的宗教文化铸造了自然旅游资源的独特。比如布达拉宫的风姿,大昭寺的虔诚,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冈仁波齐的神奇,绒布冰川的仙境,纳木错的圣洁,墨脱大峡谷的深邃,藏布巴东瀑布的神韵,羊八井地热的母爱,羌塘自然保护区的浩瀚,高原生物的多样性,藏羚羊的珍稀。在西藏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都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

西藏与整个中国大陆的地形有其相似性,西高东低。东南部有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西北部为典型的干旱气候环境。其间的变化快,梯度大,垂直分带明显。西藏的不同地质构造带与不同气候带的综合交叉作用,展现出各种类型的山水、地质景观镶嵌的复杂格局。这是在中国的其他地方,甚至世界的其他国家里都见不到的。

3 地质旅游资源的典型性

西藏地处世界第三极,我国地质地貌最高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1]。境内山地叠起,高原错落,谷地绵延,地貌发育典型,地貌格局复杂而有序。藏东地区,在地层、新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育成大规模的典型峡谷地貌,具有奇、险、秀、美的特点。聂拉木中尼公路地质大剖面,集前寒武纪基底、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和中生界连续地层剖面,以及其他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四条板块结合带中的景观为西藏所独有,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4 历史人文资源的珍稀性

西藏拥有多类型、高品质、大规模的人文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2]所列人文旅游资源景观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西藏包含16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76.2%,显现了作为藏民族发祥地所承传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家,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家。

5 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

西藏是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族是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的民族,藏族婚嫁、节庆、丧葬、饮食、服饰、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民俗旅游资源十分突出,是最能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尤以引人入胜的是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节日,以强烈的传统色彩把独特的高原民风渲染得淋漓尽致。

西藏人民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发展至今,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所有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传统,都系统完整地保存并体现于遍及西藏各地的大小寺院、宫殿、庄园、建筑、壁画、雕塑、寺藏等文物古迹。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其中的典范,历史文化地位同样重要的还有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大昭寺、桑耶寺,等等,构成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6 旅游资源的美学特性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评选了全国最美地方的“选美中国”活动。聘请了200多位专家,以颠覆传统、推进审美、关注西部的全新的理念,选出了全国34个省市区的102个最美的地方,推出了中国最美地方的最新排行榜。其中西藏美景就有11处榜上有名,占全国的11%;在16个单项中就有4个冠军,占25%。十大名山就有3座属于西藏地区。可见西藏美的分量之重。

在这次选美中国的过程中,南迦巴瓦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身,以“云中的天堂”被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首;珠穆朗玛峰以“心灵的守望”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冈仁波齐峰峰形独特,突兀之美令人震撼,以“众神的居所”被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已于1994年1月正式将雅鲁藏布大峡谷列为世界之最。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壮、深、润、幽、高、长、险、低、奇、秀”等特征,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首;怒江大峡谷以其世界知名的“最神秘”和“最原始古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藏布巴东瀑布群以其“最壮观、最原始、最神秘”神韵,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中的第一名;绒布冰川以“千姿百态的冰塔林,宛如琼楼玉宇”的仙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的第一名;米堆冰川以“冰川与田园共存”和“桃花源里的冰雪”的和谐景观,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纳木错以“与神耳语的地方”的美誉,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岗乡林芝云杉林以其“原始古朴和茂密壮观”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那曲高寒草原以其“雄壮之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7 旅游资源的广域性

西藏地域辽阔,地势由东南向西北海拔逐渐升高,受西南季风和冬季西风的影响,气候也呈现同样方向的变化。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高原温带季风半湿半干旱气候等气候类型。从东南到西北随着水热条件在空间分配的规律性变化,又依次出现喜马拉雅南翼热带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区、藏东山地针叶林区、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区、藏东北高山灌丛草甸区、藏北高原草原区、藏西北荒漠与荒漠草原区等。

藏东及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地势垂直变化大,呈现立体气候。在珠穆朗玛峰脚下,不仅可看到雪峰、冰川等奇景,还可考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山谷——卡玛山谷(1921年被英国人首次发现,现为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西藏相邻的尼泊尔王国为参照,西藏不仅可开发为魅力独特的观光旅游地,而且还具有开展徒步、登山活动的巨大潜力。在藏东南一些地带,有许多高山峡谷、原始森林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适合常年开展徒步活动的气候条件,有开展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江河漂流等专项旅游活动的潜力,从发展的眼光看,适合开发各种综合型的山地旅游。

8 旅游资源的生态优越性

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使西藏保持了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生物种类之多,资源蕴藏量之大,景观之奇特,均居我国前列。全区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一级有41种,二级有84种,还有很多珍贵树种。这些资源有不少品种被保护在全区28(含拟建)个自然保护区之内。珠峰是国家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自然历史遗迹和人类历史遗迹为主。墨脱是国家级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和珍稀动物的自然保护区,这些都是开辟森林旅游、生态旅游、高原草原风光以及其他专项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

西藏具有开展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的双向实力。28个自然保护区集中了全区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部分,在发展自然生态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藏拥有的世界级、国家级、自治区级、县市级各个级别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的代表性文化为:藏族文化、考古文化、建筑文化、岩画文化、宗教文化、墓葬文化等,使西藏历史人文资源具有持久的面向21世纪的魅力,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由于人口稀少,工农业污染十分有限,使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得以保存,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区内原始的生态群落保存完好,因此,在定量评价表中,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得分一般都很高,大多属“极佳”或“优秀”。据测试,区内大气、水、土壤、冰雪中的污染物含量极低,自然环境十分纯洁。这些优异的环境质量一方面增加了自治区的旅游吸引力,是该地区的主要特点之一;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的同时,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这种原始、纯洁的生态环境,使旅游业在这片处女地上能够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藏的旅游设施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优化,神奇的西藏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旅游者前去旅游和顶礼,更多的学者前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鸿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2]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

❼ 藏族的传统文化和特色经济的发展

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根本目的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坚持民居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找寻民居的潜在文化内涵、经济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之间的契合点,最主要的是要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这样对藏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居保护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藏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更新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确定民居保护对象及范围

        尽快开展对藏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调查、研究、清理工作,完成对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系统研考与鉴定,确定被保护的对象及范围。对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及周边环境,要及早编制保护及利用规划。

        3.2 在城乡规划中积极突出民居保护观念

        在城市与乡镇规划中应突出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的规划思想,将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观念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着重突出“传统民居是城市发展的财富、资本和动力”的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城市设计之中。通过政府的引导,避免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其它工程产生矛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整合资源、提升质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切实做好藏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更新,更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

        3.3合理开展旅游开发并有效保护传统民居

        充分认识传统民居的功能和作用,开发利用,是保护民居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护可以更好地促进发展,开发可以进行更好的保护。旅游开发不存在物耗,与其他类型的资源开发不同,因此藏族传统民居不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减少或损耗,相反在开发的同时会因为有了经济支持而得到更好地保护,真正实现对藏族民居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例如可以将藏族传统民居列入历史文化保护区,因地制宜,打造成旅游胜地,为人们展示当地城市的历史和建筑历史,也可以将民居改造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度假村、度假旅馆,让游客在民居感受其文化特色。

        3.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制定和完善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加强对藏族传统民居的管理,注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动员人民大众积极参与保护,将藏族传统民居保护纳入城乡规划中,严禁收购,拆除和改造。

❽ 什么是藏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现状

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有待深入挖掘,存在同质化民俗文化所产生的发展压力,旅游营销工作有待完善。

❾ 藏族特色的艺术

藏族的饮食文化
藏餐是人们对西藏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一点说,应该是以拉萨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的总称。

藏族饮食文化的的发展历史
公元6世纪,藏餐的烹调技术第一次发生较大变化。吐蕃因与中原内地和中亚各国通商,大量烹调原料和技法传入西藏,使西藏的烹调技术得到了发展,尤其是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藏汉两族饮食文化交融的先河。这时人们开始注重博食和养食。博食,即烹调用的原料品种繁多,遍及粮食、畜乳、蔬菜、瓜果等门类;养食,“医食同源”,“药膳同功”。这充分说明当时的西藏医药事业在食补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四部医典》给人们展示了西藏烹调原料的丰富资源,并从医学理论上阐述与饮食有关的上千种本土植物、动物、矿物细化药理功效。通俗地说,就是告诉人们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吃,以及怎样吃;二是中西雅食文化的进入,使西藏药膳制作渐渐兴起,为西藏饮食烹调理论奠定了基础。

西藏第二次藏式烹调发展阶段是18世纪,这一时期是清朝光绪皇帝统治时期,清代筵席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种类之多,规模之大,菜肴之丰盛,烹调之精美难以表述,当时出现了筵席之最——“满汉全席”。后来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藏汉人员的往来,内地饮食文化不声不响地传入了西藏。当时藏族人称“满汉全席”为“嘉赛柳觉杰”,意思是汉食十八道。当时在拉萨、江孜、日喀则等藏区重镇街面上的各种蔬菜、瓜果,厨具、器具开始多了起来,一些比较简单的烹饪技术也流传到民间,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烹饪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西藏的融食、娱、游、乐于一体的饮食文化开始进入上层贵族家庭。但是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地理、交通以及信息等诸多原因,不管是中原的美食佳肴或是从西方传到南亚、北亚、西亚的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范围极其有限,只为少数西藏贵族及商人家庭所了解,而西藏广大农牧区的人们仍靠原始而简单的烹调方式打发漫长的岁月,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

西藏第三次藏式烹调发展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西藏的旅游热,使西藏饮食、烹调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的最基本的问题上,开始朝着由简至繁,由粗至精,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新原料不断补充,厨师地位得到提高,烹调技术不断交流,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烹调专著。次仁群培所著的《藏餐菜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藏族常用饮食辞典》、西藏拉萨饭店厨师次仁群培所著的《拉萨地区藏餐菜谱》慢慢揭开了西藏烹调的新篇章,使西藏这一“绿色饮食王国”名扬全国,闻名天下,并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饮食文化、饮食科学、饮食艺术、饮食礼教和藏民族的饮食特色。

四大藏餐风味
藏餐菜品不多,不分菜系、菜派,但不同地方的菜点风格各异。细细研究藏餐,大致可分为四大风味:以阿里、那曲为代表的羌菜;以拉萨、日喀则、山南为代表的卫藏菜,也叫拉萨菜;以林芝、墨脱、梓木为代表的荣菜;以过去王家贵族及官府中的菜肴为代表的宫廷菜,共有200多种。

羌菜,指高寒牧区的饮食,为高原牧区风味,其菜系风味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单一,重于咸、淡、鲜、酸、香。具有调理适应高山寒凉气候之功效。以奶酪、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要原料。

卫藏菜,指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使用的饮食。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取料广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还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较丰富,重于煮、炒、烧、闷、炸。如: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等,以秋瑞(奶豆腐)、生牛肉酱而著称。

荣菜,指低海拔的藏东南地区饮食。取材于高山森林,以菌类野生药材为主,制作原始、风味清鲜、咸中带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尤以烤制香猪见长。

宫廷菜:指在原有的各种藏餐的基础上,精工细做,博采各家之长而形成的综合菜肴,材料都取之本土,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技法全面、色泽美观、滋味清鲜,是藏餐中的精品,各地方的人都能接受。

特色食品
酸奶
西藏的酸奶是由牦牛奶为原料的,酸奶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2002年在旧金山举办的冬季食品展销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厨”对展销的各种奶酪进行了品评,最后,西藏的牦牛奶酪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奶酪之一。西藏牦牛奶蛋白质的含量比一般牛奶高,特别适合制作奶酪。一般10公斤牛奶可制作1公斤奶酪,而同样数量的牦牛奶能制出1.5公斤奶酪,口味也相当不错,而且是纯绿色天然食品。

特色食品
那曲的退(酥酪糕)、普兰的尼雾汁(醪糟煮油汁)、山南的鸡蛋、亚东的鱼、拉萨的糌粑、林芝的藏鸡烧香菇、昌都的蜂乳酱菜等。

藏式面点
巴差玛尔库(酥油浇面疙瘩)、秋尔退(奶酪糕)、卓退(人参果糕)、玛尔森(酥油面糕)、扎卡森(藏式薄饼)、米聂菠萝(奶酪包子)、夏八差(肉炒面疙瘩)、加热(酒饼)、夏馍(肉包子)、夏八列(肉饼)、比西(汤心面)、馍东(藏式窝头)、听吐(拉面)、蕃吐(藏面)、列吐(扁面)、巴吐(面疙瘩汤)、败塔(带面)、塔尔细(四角面)、卓吐(打卤面)、耐吐(青稞打卤面)、仲吐(青稞粥)、莎吐(荨麻糊)、岗木吐(青豆糊)、糌吐(糌粑糊)、秋瑞(奶酪糊)、观胆(青稞酒奶酪红糖汤)等。

❿ 青藏地区主要的旅游特色资源是什么

在山脉纵横、盆地宽谷相间的大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有内号称“万宝山”的祁连山、誉容为“聚宝盆”的柴达木这样一些矿藏集中的地区。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高温地热资源量的80%。
拔较高,1000米左右;
地势相对平坦,没有障碍物;
地面多为草原,地势起伏小;
昼夜温差大,使得空气流动更加强烈。
以上原因使得青藏地区风力资源特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