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旅游业2017
① 埃及的历史文化对其旅游业的影响
埃及,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当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海岸线长约2700 千米,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开罗。埃及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号称古埃及文明,有人说埃及文明是尼罗河文明,这是对尼罗河的最高评价。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332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占领埃及,托勒密王朝覆灭,亦即通常所说的历时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从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从纳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焦瑟统治时代是权力和胜利的开始,此时出现了以沙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建筑群为代表的恢宏壮观的石头建筑。该建筑群的设计师、作家兼学者的伊姆荷泰普成为史书上首批出现的伟人之一。这一时代是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得以发展的时期,君主坐于孟斐斯,分派各省总督统治全国。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在达夏尔,梅顿和基萨修筑的金字塔显示出王朝的治国有方、经济繁荣。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从乌斯卡夫(Ouser)到乌纳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萨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金字塔墙上刻着著名的金字塔铭文。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从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比(Pepi)二世。 虽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显赫一时,曾组织过远至非洲南端的军商远征,但一些省督不断膨胀的全历史中央集权的孟斐斯备受威胁,而引发了内乱。 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无文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图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统一全国,从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统治了整个埃及。这虽然使他们的故乡底比斯城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统治者适时尚须来回旅行,并在十二王朝时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处修建了行宫,和诸如伊蒂-塔维的小城。王朝在不放弃底比斯的同时向北转移权力中心,显示出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逐渐恢复。 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图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约2040年统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门埃玛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女王塞贝克内菲卢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稳定总是和动乱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权势力和其他历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势力,毁灭了从第十二王朝传续下来的底比斯政权,埃及分裂成许多的诸侯国。 第二过渡时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约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统治。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只不过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称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于三角洲东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两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周围地区。他们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后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开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斗争。 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王国(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从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位图特摩斯,四位阿门诺菲斯。王后阿谢普苏、阿肯纳吞(Akhenaton)和图坦卡蒙,都属于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缇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6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赛特纳克特(Sethnakht)之外,其余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过渡时期(公元前1086~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统治的有斯门代斯(Smendes),普苏赛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统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纳杰姆。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
历史时期
公元前三世纪的曼涅托,将从美尼斯开始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止的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个(或三十一个)王朝,现在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将上古埃及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前王朝时期(约前3100-2686年) 2、早王朝时期(约前2686-2181年) 3、古王朝时期(约前2181-2040年) 4、第一中间期(约前2040-1786年) 5、中王朝时期(约前1786-1567年) 6、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1567年) 7、新王朝时期(约前1567-1085年) 8、后王朝时期(约前1085-332年) 9、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从第1到第4时期,是奴隶制国家形成和统一王朝出现的时期,第5至第7时期是统一王国重建和帝国时期,第8至第9时期是埃及奴隶制国家衰落和陷于外族统治下的时期。 【注解】 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332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占领埃及,亦即通常所说的历时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② (急)埃及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跨两大洲,连接地中海和印度洋。
2、悠久的文明,旅游资源丰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灿烂的历史文化,金字塔。
3、交通方便,苏伊士运河,尼罗河。
③ 分析埃及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说明埃及政府为什么重视发展旅游业
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然资源丰富,总体上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就旅游业而言,旅游业是埃及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埃及旅游业收入约为95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旅游业是埃及经济绝对的支柱产业,它在GDP结构中排名第三;同时也是埃及第一大创造新就业机会的部门,目前旅游业为埃及带来了大约200万个就业机会,而每增加100万名游客,就可以为埃及带来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这对于这个拥有近7200万人口,且面临人口增长率偏高、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埃及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从内外需求上而言,埃及旅游业发展动力较足,发展潜力相对比较大。
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很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1996年,埃旅游业摆脱了前几年境内针对外国游客的恐怖事件影响,外国游客达到400万人次,收入30.09亿美元,成为埃第二大外汇来源。全国有五星级饭店32家。主要旅游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阿斯旺水坝等。 2.埃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近几年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 埃及的旅游业为什么十分发达
第一 国家历史悠久,跟中国一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至今留下了很多珍贵、神秘的文化古迹,如
金字塔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人赞叹。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坐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六世纪的历史文物25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000年
亚历山大
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部,临地中海,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305万,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也是埃及和东地中海最大港口。该城建于公元前332年,因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而得名,是古代和中世纪名城,曾是地中海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东西方贸易中心,有诸多名胜古迹。
第二 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北边靠地中海 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海边风景宜人,避暑胜地;美丽的尼罗河,开罗的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其中仿法老时期船只修造的又名法老船,夜晚泛舟河上,可游览两岸旖旎风光,又可观赏船上著名的东方舞表演。
还有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世界最著名运河 苏伊士运河
特别是金字塔 可以说是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世人都想亲眼一睹。
⑤ 旅游:如果埃及金字塔之谜被破解了,那埃及旅游业是否会大受影响
这个应该不会的,大多数人去埃及旅游并不是因为好奇埃及金字塔之谜,而是在回于埃及金字塔的历答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因为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成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响力和持久的象征之一,这些金字塔大部份建造于埃及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埃及金字塔最集中地反映了埃及人民高度的智慧、令人难以致信的创造能力和劳动能力,反映出古埃及在建筑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非凡成就。
金字塔是庞大的石料建筑,都是用一块块巨大的石块建成,并且内部结构复杂。这些石块之间的接缝处紧密无隙,据说连刀片都插不进去。在没有金属工具,没有起重设备,古代埃及人设计建造了如此庞大、精确、复杂的工程,充分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打个比方,这就像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样,我们都知道万里长城是怎样建造的,但是长城一样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去那里游玩。
而且埃及不仅仅只有金字塔这一建筑,而且还有狮身人面像、尼罗河、卢克素神殿等景点,这些景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去埃及游玩,个人认为影响埃及旅游业的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埃及国内的动荡因素和政权的不稳定了,就像之前发生的暴乱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埃及的旅游业造成冲击。
⑥ 埃及旅游业的近况
1\埃及旅游部最新公布的一项计划说,埃及旅游业将积极吸引私人投资,重庆康维市场调查公司,内进一步开发旅游资容源,力争到2011年使旅游业收入达120亿美元。
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援引埃及旅游部26日公布的这份计划,重庆市场调查公司,埃及旅游部门计划2011年争取吸引游客1400万人次,较2007年增长27%;旅游业收入较2007年增长26%。
为达这一目标,埃及旅游部将加强旅游项目开发,包括开展生态旅游和医学旅游等。重庆调查公司,同时,埃及还将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埃及旅游项目,并逐步减少政府部门在旅游项目中的参与力度。
目前,旅游业是埃及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埃及旅游业收入约为95亿美元,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
2\ 旅游业是埃及经济绝对的支柱产业,它在GDP结构中排名第三;同时也是埃及第一大创造新就业机会的部门,目前旅游业为埃及带来了大约200万个就业机会,而每增加100万名游客,就可以为埃及带来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这对于这个拥有近7200万人口,且面临人口增长率偏高、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埃及来说意义重大。埃及旅游业希望在未来十年保持10%的增长率,中国将是埃及下一个着力开拓的目标市场。
⑦ 埃及发展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埃及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如圣·凯瑟林 保护区、西奈南部的纳巴格内保护区容等。埃及还在红海建成了世界第二大海洋生态保护区,这些保护区自然环境极其优美,对那些喜欢生态游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去处, 同时也为埃及增添了一个旅游收入的新来源。
埃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为了使埃及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应该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注重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⑧ 埃及的旅游业为什么如此发达
概括的讲:1.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很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1996年,埃旅游业摆脱了前几年境内针对外国游客的恐怖事件影响,外国游客达到400万人次,收入30.09亿美元,成为埃第二大外汇来源。全国有五星级饭店32家。主要旅游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阿斯旺水坝等。 2.埃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近几年海、陆、空运输能力增长较快。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⑨ 埃及的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怎么样要详细的
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然资源丰富,总体上说,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版资源。就旅游业而权言,旅游业是埃及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埃及旅游业收入约为95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旅游业是埃及经济绝对的支柱产业,它在GDP结构中排名第三;同时也是埃及第一大创造新就业机会的部门,目前旅游业为埃及带来了大约200万个就业机会,而每增加100万名游客,就可以为埃及带来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这对于这个拥有近7200万人口,且面临人口增长率偏高、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埃及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从内外需求上而言,埃及旅游业发展动力较足,发展潜力相对比较大。希望你能有用!~
⑩ 埃及的经济有没有状况
概况
属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4%。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
2011年初以来的埃及动荡局势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埃及政府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增收节支,吸引外资,改善民生,多方寻求国际支持与援助,以渡过经济困难,但收效有限。2013年7月临时政府上台后,经济面临较大困难,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大量财政支持下,经济情况较前有所好转。2014年6月新政府成立后,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17/18财年):44374亿埃镑。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7/18财年):45699埃镑。
经济增长率(2017年):5.3%。
通货膨胀率(2018年):20.3%。
失业率(2018):9.9%。
外汇储备:445亿美元
货币名称:埃及镑。
官方汇率:1美元≈17.8埃及镑 [1]
工业
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工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工业产品出口约占商品出口总额的60%,工业从业人员274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4%。埃及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埃及开始积极推行私有化改革,出售企业上百家。 [1]
农业
埃及是传统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农业从业人员约550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31%。埃及政府重视扩大耕地面积,鼓励青年务农。全国可耕地面积为310万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近年来,随着埃及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棉花、水稻、马铃薯、蚕豆、苜蓿、玉米、甘蔗、水果、蔬菜等。主要出口棉花、大米、马铃薯、柑橘等。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为中长绒棉(35mm以下)和超长绒棉(36mm以上),因其绒长、光洁、韧性好,被称为“国宝”。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农业生产实现了稳定增长,是经济开放首当其冲和见效最快的部门。但随着人口增长,埃及仍需进口粮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为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出,2015年塞西总统提出“百万费丹”土地改良计划。 [1]
旅游业
埃及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很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主要旅游景点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阿斯旺高坝、沙姆沙伊赫等。2011年以来的动荡局势对旅游业影响较大,赴埃旅游人数、饭店房间价格、旅游投资均明显下降。2012年接待游客1050万人次,收入约100亿美元。2013年6月底埃及局势再次动荡后,多国政府颁布赴埃旅行警告。2014年,埃及旅游收入为75亿美元,同比增长27%,赴埃及游客数量为1000万人次。2015年,埃及旅游收入约61亿美元,赴埃及游客数量为930万人。2016年,埃及旅游收入约34亿美元,赴埃及游客数量为450万人。2017年,埃及旅游收入约53亿美元,赴埃及游客数量为830万人。2018年,旅游收入98亿美元。 [1]
外贸
埃及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沙特、阿联酋等。由于出口商品少,外贸连年逆差。为扩大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埃及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发展民族工业,争取生产更多的进口替代商品;限制进口,特别是消费性制成品的进口;争取扩大出口,特别是原油、原棉以外的非传统性商品的出口。
埃及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谷物、电器设备、矿物燃料、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及其制品、木及木制品、车辆、动物饲料等。主要出口产品是矿物燃料(原油及其制品)、棉花、陶瓷、纺织服装、铝及其制品、钢铁、谷物和蔬菜。埃及出口商品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