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业发展
A. 说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能否促进陕西的经济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是全国各地也是陕西发挥旅游优势的难得机遇。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却不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并未成为陕西的支柱经济。抓住机遇,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已成为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旅游资源不外两类:一为自然景观;二为人文景观。百里终南山之美景佳境,皆在陕西。西起太白,东至华山,其间太白积雪、朱雀森林、天子峪、太平峪、南五台、翠华山、汤峪、骊山等,可谓“终南阴岭秀”。它如“万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壮观天成。而人文景观更是得天独厚,且不说黄帝陵、炎帝陵、周秦汉唐诸多皇陵,世间绝无,仅十三朝古都西安这座世界最大的古城堡的文物古迹已难以尽数。而宗教活动的寺院庵观星罗棋布,更是绝世的旅游资源。佛教八大祖庭之六大祖庭在西安,道教祖庭祖庵重阳宫、楼观台、佳县的白云观等,皆国内难觅。隋唐以来儒释道三教文化鼎立,推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儒家虽未形成规范的宗教模式,但留下了诸多的人文遗产。汉代的关西夫子杨震、眉县的张载、周至的李二曲、西安的冯从吾皆是通古大儒,他们的活动遗址或纪念地均凝聚着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是难得的旅游资源。
陕西的人文景观难以尽述。这块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实是以古名震天下,古是陕西的特色,古是陕西的灵魂。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以古文化饮誉中外,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故而旅客游人来陕西是寻古而来,到西安是寻文而至,绝非来陕西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古是陕西旅游业的特色,西安是启动陕西旅游业的枢纽。其中极易收效的则是大力开发宗教活动场所这些难得的旅游资源。
宗教活动场所是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它综合性的展现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地方风情,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是最富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易于开发利用、易于见效的旅游业。
近年来,全国各地启动宗教活动场所发展旅游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已形成了“文商交融、庙市合一”的特色旅游经济,实是旅游业的“短、平、快”项目。如北京的潭柘寺、开封的大相国寺等,均形成了旅游热点。特别像洛阳的白马寺、唐玄奘纪念馆等,仅年收入皆在数亿之巨,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此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只需给政策和行政支持,就会事半功倍,少花钱多办事,甚至不花钱也能办成事。如福州的西禅寺建成了金瓦红墙、气势恢宏的古建群,修建费已逾三亿人民币,政府却未拨分文,皆为海内外捐赠布施。这为“吃饭财政”的陕西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他处现造景观发展旅游,而陕西乃“文武盛地”,誉满中外,名满古今,宗教活动场所比比皆是。不言佛道,仅伊斯兰教之全国最大的中国庭院式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就在西安,乃全国独一无二。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正是利用其相应于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利用,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改善和充实投资环境的问题,特别在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入世后的今天,尤为重要。我们发现有许多外商考察投资环境时,并非仅限于经济效益,还有政治环境和宗教气氛方面的问题。有些外商还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测试政治气候的重要内容,多方位地对投资环境作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说,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利用,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宗教问题或经济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争取旅客游人,有人,才能有旅游业的一切。宗教活动场所是极富吸引力的旅游佳境。黄山秀丽,名闻中外,然却少有“四山”、“五岳”的盛名。原因是少有人文景观,文化底蕴不足。解放前后,西大街一直是西安最热闹的街市。尽管50年代东大街兴起,商贸兴隆,但西大街繁华如故。直到“文革”中,毁了城隍庙、拆了临街五跨宽的大牌楼、西安的金字巨匾《文武盛地》由鼓楼上失落后,西大街的繁华终于衰落了。因为它失去了极富特色的古文化,失去了古气。“有庙就有香火,有香火就有人”,这是还要长期存在的社会生活现象。西安的卧龙寺是陕西最早的佛教寺院。诸多的社会历史原因,多年来,寺产被占,殿堂破败,柱斜梁危,屋顶杂草丛生,屋内垃圾成堆。近年来,解决了寺产纠葛,出谋划策引进资金,重建了十大殿,这座陕西首刹盛世重辉,形成了西安的旅游新景点,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陕西的旅游业要发展,首先要大力开发西安的旅游资源,这座文物宝库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历史的久远,地理位置的优越,决定了省会西安是陕西旅游的中心,只有把旅客游人留在西安,向省内各旅游区辐射,才能形成有规模的旅游格局。
然而,西安虽注定了是陕西的旅游中心,但西安至今还没有一个中心旅游区,仍然留不住旅客游人,故来西安的客人不少,但住得时间不长。即就是绝世胜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也因内涵单一,难以满足诸多旅客的游兴,除了少数专家学者之外,大多客人皆是一览而过。旅客游人多留一天,就有一天的旅游经济。陕西的中心旅游区是西安。西安首先要有一个像南京夫子庙那样的中心旅游区。建设西安的中心旅游区,是西安旅游业、陕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建设一个独具古城特色的中心旅游区,为旅客游人建造一个集游、购、娱、吃、住、行皆有浓烈地方风情和古文化特色的全方位服务的旅游环境。留住旅客游人,旅游经济就能成为支柱经济。
陕西旅游业的中心是西安。西安中心旅游区的最佳选址是南门地区。此处文物景点集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却闹中取静,丰富而久远的历史遗迹令人心驰神往。正如一位海外游客讲的:“悠悠长安帝王都,华夏文明铸春秋,汉唐雄风今犹在,千古风韵碑林留。”看不厌的文物胜迹,听不完的典故遗事,确实是对这一地区贴切求实的评述。然而这些难得的旅游业宝藏,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建成了书院门古文化街和德福巷湘子庙古建街。耗资不少,收效甚微。书院门古文化风韵不足,少有西安特色,文化内涵浅薄,行人伫立街首,街内一览无余,根本留不住游人。德福巷更是曲径通幽,少有行人。虽多方启动,近来少有收获。经过多次探讨论证,只有恢复湘子庙和宝庆华塔寺,以宗教活动场所为启动点,才是优选的明智决策。这方面全国有许多成功的先例,西安为何不能效法而行呢?
如果能恢复湘子庙和宝庆华塔寺,则佛寺道观隔街相照,以新的景点街首迎宾,以传统的宗教文化充实湘子庙街、德福巷与书院门的古文化,就能接通书院门古文化街和湘子庙及曲径通幽的德福巷。一线贯通湘子庙,宝庆华塔寺、关中书院、碑林博物馆、卧龙寺、下马陵、南城清真寺与南城墙、文昌阁、魁星楼、南城门楼等诸多景点,形成上下错落、四周呼应的立体式旅游区。当地更有数千年延续至今的几十家古铜器社、古乐器社活动的动态人文景观。以儒、释、道、伊斯兰诸多丰富、充实、浓郁的宗教文化和宗教形态在全国标新立异,形成西安古城的中心旅游区,这就是“街因寺而兴,寺因街而盛”的旅游业模式。
这个中心旅游区的建设投资极少,见效甚快。关键问题是恢复湘子庙和宝庆华塔寺。湘子庙是古城内惟一尚存的道教祖庭;宝庆寺是建于隋盛于唐的皇家寺院,其文物历史价值不逊于法门寺,现存的华塔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键是必须行政支持,落实政策,归还佛道教协会,其修复不需国家投资,恢复宗教活动场所必然随遇而兴。
事虽简,然行则难。这些珍贵的文物景点至今仍被有关单位占据着。应该多为陕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考虑,多生一些全局思想,切不可以部门的区区小利而影响全局经济的发展。数千年形成的人文景观是稀世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物证,是不能失而复得的瑰宝。现代建筑毁了可以重建,但不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可以建造文物景点。饱经历史陶冶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寺院道观是不能重建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笔难以计数的无形资产。
可见,宗教活动场所的利用,虽事情简单,但问题复杂,在许多具体问题的处理上还必须由党委和政府统一协调安排,“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以发展旅游业为大局,通盘考虑处理一些部门与单位间的关系,以免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行政权力,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充实改善旅游设施。在由党委和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任何社会性的行政措施都必须为经济服务,旅游经济就会有新的飞速发展。
B. 陕西的旅游业怎样
如果不乱购物,除去路费3000元即可游玩一周。建议西安东线,巍巍华山漭漭秦岭,兵马俑,蓝田玉, 华清池等著名人文自然景观都在东线。
C. 西安旅游业现状
这个你不给高分
我就简单说一下吧
就我在西安这么长时间的经验来看
西安是一个人文景观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随处都是名胜古迹
可利用资源广大
但相对来说缺乏自然景观
有些旅游景点开发力度不够
且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好
总之,西安是一个很具旅游业潜力的城市
会展??
会展可以宣传呀
D. 陕西省旅游业
强制性消费
E. 陕西将如何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据报道,近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等工作促旅游消费升级。
未来将打造陕西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并开展乡村旅游后备厢专项行动,推出陕西“热购旅游商品”名单,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电商平台,启动建设沿黄工程,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新坐标。
此外陕西还将支持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培育低空和水上旅游消费市场,打造以秦岭、黄河、渭河、汉江、沙漠为主题的精品航线;鼓励社会资本开发以秦岭北麓为主的温泉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重点打造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温泉旅游圈。
F. 陕西省经济总量靠后的城市中,旅游文化均发展得如何
旅游文化其实发展的越来越好了,虽然之前不是很好,但是现在被周围的城市带动了。
G. 分析西安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说来话长啊,我做旅游5年,这5年也是西安旅游发展进入快车道的5年,主要是因为有曲江团队的介入,先后整合打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池、寒窑、大明宫、法门寺、楼观台等国家级景区,曲江可谓西安市包括陕西省目前大力扶持的旅游集团,接下来曲江会继续整合景区、酒店、旅行社等资源打造陕西唯一一个旅游文化集团,近两年的重点会在临潼国家度假区,楼主可以关注一下,望赠分
H. 陕西旅游业的特色是什么
“人说山西复好风光,地肥水制美五谷香”。山西文化遗存灿若繁星,文物古迹遍布各地,风土人情独具特色,以“地上文物宝库”“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著称于世,并蜚声海内外。山西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在全国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山西旅游业属于新兴市场,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和快速上升阶段(见表5-2)。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名冠天下。高、中、低档宾馆交错林立,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太原武宿机场、南北同蒲线、石太线及众多高速公路为旅游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佛教文化、晋商文化、根祖文化、黄河文化为特色的景区景点让旅游者流连忘返。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土特产品、文化艺术品一应俱全。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可供旅游者尽情享受
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山西正努力将太原、大同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把黄河中游华夏古文明集中连片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线路,将宗教古建游、晋商文化游、寻根觅祖游、太行山水游、黄河文明游、红色经典游建设成为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