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和旅游业的关系
1. 古镇文化与旅游
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加以保护,并继承发展。
在21世纪社会我们越来越重视古镇文化与民俗民风的建设,人们开始由现代文明走向古俗文化。在节假日离开钢铁城市去寻找一份宁静。一个古镇的文化怎么在现代旅游业蓬勃生在发扬广大,并创造很多的价值这是各个古镇都在思考的问题,有些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而有些盲目的跟风却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
黄龙溪“蜀汉第一古镇”。也是这千万古镇中一座。也为打造不同的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业而不断开拓进去。2006年与【雨浓国际】品牌策划公司合作在古镇建设与文化推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浪网通过一组数字报道了【雨浓国际】为黄龙溪带来的效果,8月17日到10月7日风情节举办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仅风情节期间,景区旅游直接收入已经超过3000万元。风情节的延续效应还使得同年春节游客人次达到了80万,与06年之前每年仅30万游客量形成鲜明对比,黄龙溪迎来了久违“旅游年”,景区内的经营户一个黄金周的收入比以往全年还要多。
2. 旅游的开发对古镇有什么意义
从总体规划来看,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展示给世人,将来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规划给古镇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通过对古镇的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2)古城和旅游业的关系扩展阅读
从当地居民角度,旅游地应是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在人居环境建设时,要考虑当地居民问题,使其安居乐业是必须的也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随着旅游地的开发推进,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用地,对于当地居民,如何安排其居所,又如何使其就业,是旅游开发初期就要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有的政府及开发者只是搬迁、补偿,没考虑其持续生活与发展,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将居民也能纳入旅游系统中综合考虑,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从旅游者角度,旅游地应是其第二生活空间。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之重要组成,旅游地应该满足旅游者追求差异与特色、体验邂逅与逃离的要求。这样的生活空间,才具有使旅游者具有重复消费的休闲度假诉求。
3. 说说旅游业对云南丽江古城经济有什么影响
旅游业虽然给丽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推动了丽江的发展,也把丽江推向了全世界,可是不可避免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破坏,商业开发的过度已经使丽江失去了原本的安静。
记得采纳啊
4.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举例说明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性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行为是其对资源感应效用的函数,由此使得旅游景点与客源地之间的引力具有鲜明的资源指向性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CB/T18972-2003)”以及“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CBiTl7775-2003)”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例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的不断提升的演变历程。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来说,20世纪80年代,旅游者主要是对自然景观和古迹景观的观赏性游览,集中在对国内几大风景名胜地(如桂林山水、长城、兵马俑等)的旅游上,旅游资源构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性要素。20世纪90年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旅游经验的增加,我国旅游消费者除了传统的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民族风情等旅游产品外,开始关注于更多类型的景观,比如水域风光、地文景观、极地景观、沙漠景观、草原景观等,对生态旅游也表现出极大的需求,同时许多新兴的专项旅游产品,如主题公园、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等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消费不再是统一低层次的消费,呈现初级的市场细分状态,其中高层旅游消费者从纯粹的观光型旅游转化成度假型休闲,中层旅游者则需要更广泛的旅游产品,而低层旅游消费者绝大部分是观光旅游。总体上来说,我国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对旅游资源的依赖性在逐步减弱,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组合日益凸显其精细化和特色化,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休学旅游以及扶贫旅游等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越做越精,满足了不同旅游主体的个性化旅游需求,旅游业发展对传统旅游资源的依赖也逐渐减弱。并且,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层次在提升,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到了景点就拍照”的旅游模式,而是在寻求旅游过程中一种或多种体验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完整经历。
5. 导游 旅游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导游主要是为游客服务为景区营利的服务,旅游是以人为主体的以特点景观为目标的活动,旅游业是为旅游人群为消费对象的服务行业,他们之间是共生共存互为因果的关系。
导游不会为其它服务方式取代,因为但凡新鲜事物的认识都必须有介绍认识的中间人,只有其它相关行业会被导游取代,而导游不会其它服务取代。
参考: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旅游业从业务种类划分看,主要有3种类型 :①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②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③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都是涉外性质的业务。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它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6. 文化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密不可分。自有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从未分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旅游的优势体现在市场,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的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7. 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历史
平遥是明清小城 位置: 山西太原以南90公里处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全国保存最好的明初县治砖石结构的 古城墙 、建于五代时期的古木结构建筑—— 镇国寺大殿、以及金代建造的 文庙大成殿等。除了这些文物古迹之外,平遥城的另一显着特点是四合院式的民居,城内现存传统四合院3797处,大部分仍在使用中,从这些高门大院的住宅中可以看出历史上平遥的富足。
清朝时,平遥有“小北京”之称,因为这里有实力雄厚的商家坐镇,其中以日升昌为首的八大票号,所经营的汇兑业务通达国内45个城市,甚至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都可以看到日升昌的字号,足见其财力之盛。 文物宝库 世界骊珠 源远流长的历史,给平遥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现有各类文物单位300余处,列入各级政府公布保护的重点文物单位有99处。其中国家级3处:镇国寺(五代一清)、双林寺(明)、平遥城墙(明);省级6处:县级文物90处。平遥古城是依据汉族传统"礼制"规划建设起来的,古城的形制,恪守以"礼"为本,完全反映以明清时期为主的汉族历史文化特色。
平遥县土特名产,品种繁多,诸如平遥牛肉、平遥推光漆器、平遥长山药、平遥碗秃则、郝温村酥梨、果子沟槟干、南依涧乡苹果、孟山醋柳(沙棘)汁、汾河区高梁……,都各具风味,名不虚传。风味独特的平遥牛肉,清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时“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 ,食之后誉为皇宫贡品。平遥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众多的民居建筑,既有历史文化价值,民俗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至今还居住着城市居民。它们在今天都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建筑文化遗产。
8. 旅游业都与什么有关系
城市的旅游发展 旅游景区 旅行社 酒店等等,当地旅游文化等等,可以写的内容很多,看你对哪方面比较熟悉了。
9. 谈谈你对旅游发展和古镇保护的认识
从计划进行古镇旅游开发时就无可避免的面临着古镇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有些地方做得好,而更多的是过度商业化导致古镇文化内涵的流失。远景设计研究院古镇旅游规划专家道: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活动,古镇则是历史文化的遗存,两者的有效结合可充分释放古镇旅游资源的效用。发展旅游是弘扬古镇文化价值并为保护古镇提供经济支撑的重要途径,两者不应该对立,而应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将对古镇的有效保护放在第一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古镇旅游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古镇保护也才真正落到实地。
10. 关于旅游与旅游业的关系,到底是先有旅游还是先有旅游业
旅游业当然是基于旅游的一个产业,很就很久以前,有了旅游,比如徐霞客、比如航海家发现新大陆,这应该就是比较早期的旅游了吧,至于现代意义上的旅游业,应该是基于旅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