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去韩国旅游人多
『壹』 求韩国旅游攻略
"韩国是个很小资注重细节的国家,建议自由行,更能感受到它魅力。韩国旅游攻略网上有很多,这里分享一些小贴士给你。
1、韩国人喜欢夜生活,所以白天不用起太早,很多景点、购物街都是十点以后开门的,去早了都没有人。晚上12点后街上灯火通明而且车多人多,我们有次去吃烤肉,是十一点后去吃的,那里热闹到不行。
2、购物的话推荐先在新罗网上免税店购物后再到机场提货。在新罗网上免税店注册的话就可以成为银卡会员,享受9~9.5折的优惠,下载优惠券,参与积分兑奖活动。既省了钱又节省了时间。
"
『贰』 为什么韩国人要注册端午节
一是文物保护的宣传推介作用
文物保护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恰恰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起到了《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作用。
二是文化旅游的提升拉动作用
从我们国家的一些世界遗产地“申遗”前后旅游人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申遗”成功后旅游迅速升温。
三是区域经济的促进推动作用
世界遗产地更加对外开放和放开,吸引外商,扩大文化旅游的同时也带来其他消费。
四是协调发展的社会凝聚作用
世界遗产对社会的进步起着辐射、影响、渗透作用。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这些宝贵的物质财富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生活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属于哪一个民族的人民,在生存上有一个共同的企求,那就是都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申报世界遗产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社会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对引导人们形成好的生活习惯有间接影响,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群众了解世界遗产、热爱世界遗产,自觉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整个社会就会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人、启迪人。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影响人。良好的社会环境熏陶人、改造人。
05年的时候,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 。因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无形遗产申报的要求是每个国家每两年才能申报一项,中国急需保护的无形遗产很多,所以才导致此次韩国抢先申报。
当时很气愤,后来想下,其实我们不必在意的,是自己的东西,谁也抢不走,不是你的,抢走了又能怎么样?作为几千年不衰的传统,谁也无法轻易抹消。
其实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相同点是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叁』 韩国把端午节申报还申报中国什么节日了
从战国时楚大夫屈原投汩罗江自尽以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和爱国者,每年阴历5月初5日,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就是端午节。这亇节,中国人民已过了几千年。
突然,冷不防曝出新闻:韩国居然要将他们也过的端午节,去申报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这一下,中国人马上大吃一惊,自己的端午节怎么可以让别国去申报“世遗”?据说国家文化部和岳阳市政府都已闻风而动,要采取紧急对策,赶快也去申报“世遗”,这当然是好的,可以稍稍宽慰一下国人的焦心。
端午节面临被别国“抢注”,凸显了这几年我们在丢失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无疑是为国人敲了一记警钟。
一段时期以来,在所谓“与国际接轨”和“全球一体化”的乱哄哄喊叫中,许多人迷失了自己,出现了一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的妄自菲薄风气。在某些地方、某些人心目中只有“洋节”,例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之类才是他们最青睐的,对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一点也不感兴趣。这当然不是说他们已到了数典忘祖的地步,而实在是为了赶时髦,学着“过把外国人瘾”而已,至于一些商家对洋节感兴趣,那只不过是为了趁这些节在钱财上“捞一把”,你只要看看情人节那天玫瑰花的热销,看看圣诞节那天宾馆酒店的爆满,就知道商机确实无限。
当然,对某些人喜欢过洋节,我觉得倒也不必过多责备,开放改革,文化上也应该如此;这是信仰自由,又是公民权利,所以,禁止肯定是不必的。但对于过洋节,在道德上、法律上恐怕还是要有一定的约束,不要妨害别人的正常生活。例如对情人节就有一亇正确定位的问题,西方国家情人节中的情人,好像是指未婚的恋爱男女,而这几年我们这里的“情人节”,则大有向“第三者节”倾斜的趋势,许多已婚男女在这一天摔下配偶去另找“方向”,则是把洋节搞得变味了。
端午节面临被别国抢注的危机,还暴露出文化部门对民族传统的管理和承继的缺失。我不能理解的是,在韩国人未提出这亇问题之前,中国的文化管理部门为什么从未有人思考过这类问题?其实,不单是端午节,就是重阳节、中秋节等,也存在这类问题。中国还有个“乞巧节”,是在阴历7月初7日,演绎牛郎织女故事,既浪漫也挺有诗意的。这亇节,实际上是中国的情人节,也早有人在报上提过建议,可是,政府管理部门又有谁关心过呢?既然中国有情人节但没有人提倡着过,那么,青年人就只好去过外国人的情人节了。中国还有阴历9月初9日的重阳节,既是古人登高的健身节,又是敬老节,可是,也没有政府出来明令提倡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假如我们丢掉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都去过洋节,那还叫中国人吗?不要认为文化传统可有可无,从而在什么“全球一体化”中迷失了自己,台湾岛上那亇陈水扁却很懂得这一点呢,现在他搞渐进式“台独”,就从文化传统上的“去中国化”开始,而且还在加快步伐。当然,陈水扁是徒劳的,台胞与中华血脉相通,任何人也休想割断。
所以,我以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不能丢掉,不仅是端午节,对其他的中华传统节日,也应该去申报“世遗”。同时,还应该研究要不要设国定假、放几天假的问题?文化部门要正确理解全面关心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继承问题,当然,首先是要正确地、全面地、科学地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现在社会上新设定的节很多,例如艺术节、桃花节、旅游节、风筝节、电影节、电视节、杨梅节等等,能否把这些新设的节与传统的节结合起来?例如,旅游节与中秋合并起来,艺术节与重阳节结合起来,桃花节与清明节结合起来等等,既可以不忘传统节日,又过了新节,可更加热闹,更符合中国,人过节习惯,又何乐而不为呢?
『肆』 韩国旅游签证太慢了
韩国旅游签证的办理时间是15个工作日内,前段时间是端午节,所以办证处都不在办公时间,所以时间会感觉长一点。
『伍』 中国的端午节是不是真的被韩国霸占了啊
我能说韩国的端午节和咱中国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么。。民俗专家也说了“两国申内遗之争”容纯属盲目炒作!(虽然我是向中国,但还是要这么说啊= =)民俗专家另外还说了,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对咱们国的端午节申遗没有影响。所以大可不必纠结这些事情啦~只要咱妥妥的就好啦~~
『陆』 明天就是韩国的端午节了,韩国的端午风俗是什么
他们的端午节跟我国的端午节根本不是同一个节日,时间,目的,方式都完全互专不相干属- -0
一直都很讨厌国内某些媒体唯恐天下不乱···
他们叫江陵端午祭,是一个叫江陵的城市的。
但和中国的端午风俗完全不一样。
韩国这种行为不能叫抢,只能怪中国文化部门乃至中国相关政策的无能。
我们的许多优秀传统在韩国反而保存得更好,而且在端午节上,韩国变成了主人,这值得中国人反省。
我们只能吸取教训,尽量争取以后主动一些。
毕竟文化现在是不管宗主国的,谁做的更好,就应该谁做主,就像汉字在日本一样,已经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石一样,不再属于中国。
『柒』 端午节六口之家韩国旅游,买什么保险好呢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您好!端午节六口之家韩国旅内游无疑是美好而开容心的事情,然而韩国之旅各种意外风险无法预测,为了提高您以及家人韩国之旅的人身安全保障,及时上一份合适的出国旅游保险是必要的。
『捌』 韩国端午节不让中国过
“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高教授表示,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围绕着端午节申遗之争,从去年开始至今,在中国学术界和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一个韩国人眼中的端午节》
“怎么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朴成焕觉得很奇怪,作为端午节发源地的中国,端午节的气氛比他们国内“差远了”。
朴成焕来自韩国江陵市,在盐城学习生活已经一年多,和在韩国家里的生活一样,端午节前一天他就买了一把艾叶插在门前,他的过节计划原本是打算吃上几个粽子,再美美地看一场赛龙舟
。孰料打听之下,附近根本就没有举行赛龙舟之类的活动,甚至超市里的粽子品种也和以往没多大差别。走在大街上,更没有感觉到一点过节的氛围。如果不是日历显示这天是五月初五,他真怀疑大家是不是遗忘了这个“重要的”节日。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可不是这样。”朴成焕告诉记者,和中秋、新年一样,端午节是韩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早在1967年,韩国江陵市的端午节大典就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年年举行隆重的盛大庆典艺术活动,吸引了国内国际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在端午节的活动中,总少不了赛龙舟,用五彩丝缠粽子、缠手足腕,用楝叶包米粽,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人身上及屋内各处悬挂香包等项目,寓以防灾祛病、祈求健康长寿之意。而韩国的文化部门目前正准备把江陵端午节列入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来到中国后,朴成焕本以为这里的端午庆典会更加隆重,可他惊讶发现现在中国很多城市把“情人节”看得比端午节隆重多了。
作为“舶来品”,端午节现在在韩国已经成为一个全民性的民俗大节。各个城市都会组织不同的欢庆方式,尤以汉城、釜州、江陵为甚。其盛大庆典活动也广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并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旅游项目。和中国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样,韩国的端午节也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民俗大节日。但现在他们将其传承发扬,已经形成了一些属于自己特色的庆祝内容和文化含义。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委员会的专家告诉记者,中国端午节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长期以来,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没有被列入国家的法定节日加以保护。多年来报纸书刊上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总是只讲它是一个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过分片面地强调了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结果,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涵,使得人们对这一全民族的民俗佳节失去了“文化记忆”,从整体上冲淡了这一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寿、企盼吉祥的美好节日。对于像端午节这样的多民族全民节日,应当恢复它两千多年来的防灾祛病、祈求健康长寿的本来含义,抢救并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
-----------转自《新华日报》
韩国曾成功地将“江陵端午祭”申遗,记者据此以为端午节在韩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在韩国生活多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会隆重庆祝端午,只有在江陵地区这个节日才比较兴盛。记者曾专门到家住江陵的一位韩国朋友家体验端午,发现韩国的端午跟中国的差别还真不小。
在韩国朋友家,聊天中记者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候包粽子呢,朋友诧异地说,韩国端午并不吃粽子,更没有龙舟比赛。原来,虽然韩国的端午受中国文化影响,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为“重五”、“端阳”,对中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许多韩国人都很熟悉,但端午在韩国紧密结合了当地民众的信仰和农时活动,有了自己的特色。
正在说话时,朋友的母亲买来了糕点招呼记者吃,朋友说:“我们家端午节那天一般去糕点店买些糕点,因为母亲觉得做起来很麻烦,所以基本上都是买着吃。然后全家人会去参加端午祭活动。虽然春节、寒食、中秋和端午是韩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但是端午和寒食并不是国家法定假日,韩国全国性的端午习俗已经逐渐远离了人们的实际生活,只有在江陵地区还依然有端午祭活动提醒着人们还有这个节日。”
以上为复制而来,综合以上情况,国人是否应该站起来,为中华争口气呢?
与其在这里抱怨棒子们的行为,还不如为中国加油!
『玖』 本来打算端午节去韩国游玩,可是韩国有疫情,那就不去了.可是旅游团不退钱,我们
这个很正常的。旅行社有先期支付费用。比如机票酒店都需要先期支付。现在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不能去旅行的地步。你当然要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应该支付的违约费用。时间越近可以退的费用越少。
『拾』 韩国端午节的习俗
韩国复的“端午”,时间上与我制国农历的五月初五相同,他们也称之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传统称为“上日”。“端午”从字义上解释为“初午”,属五月第一个“马日”。五月本是一个阳数(也称为奇数),初五即是两个阳数相遇,他们与我们一样有着重视奇数日相遇的习俗,因此定为一大节庆日。此节究竟初萌于何时,是否从中国传入,目前没有文字资料可证,但已知早在新罗时代即有了“端午祭”。这一天,上自皇室,下至平民百姓,举国欢庆。
传统端午祭包含多重活动:京乡各地举行茶礼共享节日的风俗;妇女用菖蒲水洗发或饮用,或用菖蒲露化妆、洗面沫浴“端午妆”,用菖蒲根做发簪;晨喝益母草汁、煮白草;吃艾子糕或车轮饼;齐备餐点聚集在菖蒲繁茂的水边迎水;在大树下荡秋千,进行壮士角力比赛;士大夫家将朱砂天中赤符、端午符等贴在门上用以辟邪;君臣间互赠端午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