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宁市各城区的产业特色

南宁市西乡塘以大学城为主。发展旅游业相结合,良庆区以经济工业园区为主,青秀区,城市形象与旅游相结合!

B. 南宁市区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五象广场、会展中心、东盟10国使馆区、广西民族博物馆都值得一看。南宁的景点不是很多,但整个城市就像个大的花园,到处都盛开着鲜花。

C. 昆明和南宁哪个城市更适合去旅游

仅仅看两个城市的旅游资源的话,应该是昆明,因为广西的很多著名景点不在南宁,但是云南的很多景点在昆明

D. 南宁商务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好还是六职

南宁市商务旅游职业学校新华网广西频道
来源:《2007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信息指南》 南宁市商务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未评估 民办
南宁市大学东路172号 530007 0771-3245886

商品经营:40人 工读 40人 文秘:40人工读 40人
旅游服务与管理:40人 工读 40人
饭店服务与管理:40人 工读 40人
服装制作与营销:40人 工读 40人
汽车运用与维修:40人 工读 40人
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40人 工读 40人
商务英语:40人 工读 40人

(本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起点,秋季入学,学费800元/期,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材料费200元/期;书费、住宿费500元/期。)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具有57年历史的公办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南宁市信息技术集团龙头学校。学校开设有信息技术、商贸旅游、财经、文秘、机电、艺术等七大类二十五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及应用、文秘、电子商务专业是自治区级示范专业,现代物流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金融会计、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是南宁市骨干专业。学校设有两个校区:桃源校区和仙葫校区。教学和实训设施精良,建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动漫制作室、物流实训室等60多个一流的实验、实训室和千兆校园网。学校文体设施齐全,有公寓式学生宿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以严谨教学、严格管理而著称,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社会乐用”的良好育人环境,学生毕业可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全部由学校推荐就业或自主就业(出事不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100%,学生职业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被誉为“IT应用人才的摇篮”。

E. 南宁市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摘 要】 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析法)分析了南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机会以及威胁,从而认识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明白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拓展南宁旅游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3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 旅游开发优势(S)

1.1 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

1.2 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年发掘出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宾阳的炮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

1.3 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

2 旅游开发劣势 (W)

2.1 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表现。

2.2 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

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发。

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

2.3 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3 旅游开发机遇(O)

3.1 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3.2 政策的重视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强市。

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3.3 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年南宁入境旅游前10名的客源国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 旅游开发威胁(T)

4.1 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

4.2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通过SWOT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邓永进,薛群慧,赵伯乐.民俗风情旅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南宁统计年鉴2006[G].南宁:南宁市统计局,2006年9月.

【作者简介】陈瑶(1979-),女,瑶族,广西融安人,民俗学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民俗与旅游。

F. 南宁城市坐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南宁城市坐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2001-11-2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38-2号泰安大厦第2栋商住楼10-D1号房。

南宁城市坐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1007322161573,企业法人阮氏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宁城市坐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旅游资源开发(凭资质证经营);房地产开发(凭资质证经营);建筑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以上项目凭资质证经营);旅行社服务(具体项目以审批部门批准为准);餐饮服务(具体项目以审批部门批准为准);住宿服务(具体项目以审批部门批准为准);工艺品研发、制作、销售;会议服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11414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23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南宁城市坐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南宁城市坐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G. 南宁市区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青秀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中心,坐落在蜿蜒流淌的邕江畔,规划保护面积13.54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6.43平方公里。青秀山群峰起伏、林木青翠、岩幽壁峭、泉清石奇,以南亚热带植物景观为特色,常年云雾环绕,具有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形成一个独特的天然休闲氧吧。

2.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建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项目,是一座自治区级、全民所有、公益性、专题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兼顾国内其他省份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资料收藏和宣传展示。

3.嘉和城温泉谷位于南宁市东北方向南梧大道嘉和城内,距离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约13公里,连接国际锦标级18洞嘉和城温泉高尔夫球场,由广西嘉和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是嘉和休闲旅游产业链的龙头项目。

H. 南宁的天天旅游公司是正规的吗

南宁天天游呼之欲出 打造旅游新名片
【字体:大 中 小】2013-11-26 09:36:48 来源: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

金伦洞景点:喜马拉雅山大峡谷(资料图片)
上一期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到,南宁景区景点不少,精品品牌不多,更兼分散,各自为战。长期以来缺乏有力的统筹包装和推介,成为制约我市天天游发展的一个因素。但从实际来看,南宁天天游的市场空间巨大,不仅外地人期望有这样一个途径观赏南宁、了解南宁,本地市民也期许南宁天天游丰富休闲度假的内容。
近日,记者继续采访南宁旅游局及企业,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文件精神推动我市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南宁旅游目的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南宁旅游目的地形象,南宁市旅游局积极整合旅游资源,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紧张筹备和精心组织包装,串联我市多个精品景区(点)的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将于近期推出,并长期经营。天天游的推出将成为南宁城市旅游的一张名片,推动南宁市旅游业跨越发展。
市场呼唤天天游
青秀山的秀丽风光、民歌湖风景区的绮丽夜景、广西药用植物园的清新药香、大型风情歌舞秀《锦宴》展现的壮家风情,还有大明山的多姿多彩……南宁的景区你了解几个,去过几个?闲暇时间,这个城市有哪里好玩?亲朋好友来了又把他们往哪里请?
做化肥经销的温先生就遇到过这样的烦恼。今年中秋节前为鼓励和答谢下面的客户,曾经在南宁举行过一次宴请,并且安排客户到南宁旅游。“当时有点头大,不知道去哪里玩,怎么去。线路、包车、门票、吃饭都要自己去弄,挺累的。”温先生本身不是南宁人,这让他做起来有点麻烦。“其实如果有一两条能够串起来的线路,有旅行社提供相关服务,我愿意出钱去消费。”
由于此前缺乏城市天天游线路的串联,游客到青秀山、南湖、大明山等知名景区旅游大多通过自助游的形式进行,麻烦劳累不说,游玩的内容也有限。对于其他同样精彩的景区景点,许多游客不是不了解便是无从选择。对于南宁旅游而言,更难形成有力的招牌。
游客、市民渴望天天游,旅游市场需要天天游。现在,温先生的想法将要实现了。南宁天天游线路将于近期推出。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游玩南宁将更加方便、更畅通、更过瘾。
紧锣密鼓打造天天游旅游新名片
11月14日、15日,在召集天天游线路涉及的景区(点)开展工作协调会后,南宁市旅游局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马山金伦洞、上林大龙湖、大明山风景区多处踩点。对他们而言,这次对景区的拜访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观光,而是一次细致的考察安排。景区有哪些风景,有哪些特色,交通道路如何,能接待多少人,能同时安排多少人吃饭住宿。这些,都被详细地一一记录下来,为即将推出的南宁天天游做准备。
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灵活便捷的一日游、二日游成为旅游新趋势。不仅国内众多旅游大市纷纷推出“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就连南宁的邻居,柳州、梧州等也相继推出天天游。天天游以其深入细腻的旅游方式成为城市塑造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的有力手段。
而南宁天天游线路也已经酝酿良久。如何整合南宁的旅游资源,打造南宁的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产品,是旅游局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以来,引导和选择南宁众多旅游企业共同参与天天游线路的建设,精选和包装天天游线路,向市民和游客推出最佳天天游线路是今年南宁市旅游局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早在年初,南宁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就通过多番踩点和考察,酝酿环大明山短途游线路。“两会一节”后,市旅游局根据南宁城市旅游资源特点,提炼出“壮乡歌海、中国绿城、东盟风情、养生之都”四大城市旅游特色。并围绕这四大特色在全市范围内各景区多次踩点考察,走访询问,力求为广大游客和市民精选出能够体现南宁城市旅游特色的景区,包装、组合成天天游线路。“我们力求通过天天游线路最大限度地向游客们展现南宁的城市魅力。”南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史胜明说。现在,通过多次考察,南宁市旅游局组合串联了两条天天游线路,囊括南宁市精品旅游景区(点)。
与此同时,南宁市旅游局多次协调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共同打造天天游线路。广西光大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志辉告诉记者,由于天天游这样的短途游价格空间不大,利润低,各景区也要从中分利,过去企业要独自开发天天游项目非常困难。但不同的是,这一次,在南宁市旅游局的牵头下,各家旅游企业坐到了一起,彼此让利,抱团发展,天天游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据悉,目前天天游线路已经基本确定,旅行社、酒店销售网络的建设也正在进行中。相关导游词编写、车辆装饰、导游、司机、服装、物料及宣传折页、易拉宝等宣传品的设计也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两条线路有望在今年12月8日和2014年1月1日分别试运营。
未来或推出更多天天游线路
对于天天游线路的即将出炉,运营天天游两条线路的广西光大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志辉认为,“天天游是宣传南宁旅游的一张真真正正的名片。南宁旅游要宣传的是一条条线路而不仅仅是一个景点,进而宣传整个南宁的旅游资源和形象。”李志辉告诉记者,天天游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旅游的新趋势。相对于长途奔劳的长途游,城市天天游能够将旅游市场做得更细腻更有深度
当然,南宁的好景区、好风景还有很多。近年来,南宁突出“壮乡歌海、中国绿城、东盟风情、养生之都”主题形象,通过实施重大旅游项目,推进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一批极具魅力的景区景点。两条线路不足以囊括南宁美景。李志辉告诉记者,目前将推出的两条天天游线路只是试水。将来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并开辟更多天天游线路,将南宁的更多景区、景点串联进来,让天天游产品更丰富,让游客和市民有更多的选择。
编辑: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