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10月份广东省去哪旅游最好

建议你来我们河源玩,除了我们这边的一些风景好看,你还可以去客天下度假村玩,最近几年刚造起来的,里面的设备都很新,我自己去玩过一次,里面的温泉和居住的酒店都很不错,其他玩乐项目也多,适合出来的旅游的人。

2. 惠州市旅行社总数

1 L-GD-GJ00030 惠州环宇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南坛南路23号 2183683 2183634 516001
2 L-GD-GJ00098 惠州市中国旅行社 惠州市鹅岭北路22号 2128086 2122397 516001
3 L-GD-GJ00138 惠州市惠阳区泰阳国际旅行社 惠阳区淡水镇白云二路旅游大夏 3363678 3388781 516200
4 L-GD-GJ00203 惠州市青年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横江三路鸿升大厦202 2106731 2106729 516001
5 L-GD-GN00009 惠州市东江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下埔南三街侨裕楼二楼 2101326 2109311 516001
6 L-GD-GN00010 惠州市虹海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下角东路5号 2225002 2213699 516001
7 L-GD-GN00011 惠州市汤泉中国旅行社 惠州市环城西二路原市府上院 2222257 2222257 516023
8 L-GD-GN00012 惠东县旅游服务公司 惠东县平山镇平深路爱华围5号 8890611 8872030 516300
9 L-GD-GN00014 博罗县中国旅行社 博罗县罗阳镇桥西四路乐园里 6627030 6622830 516100
10 L-GD-GN00016 广东省罗浮山旅游开发总公司 博罗县罗浮山朱明洞 6668178 6668638 516133
11 L-GD-GN00022 惠州市大亚湾旅游总公司 惠州市大亚湾管委会行政中心五楼 5562292 5562290 516081
12 L-GD-GN00074 惠州市西湖总旅游公司 惠州市鹅岭北路23号之一 2123840 2123840 516001
13 L-GD-GN00079 龙门县旅游公司 龙门县城香滨路3号 7781328 7781888 516800
14 L-GD-GN00210 龙门县南昆山旅游公司 龙门县南昆山镇 7690054 7690183 516876
15 L-GD-GN00211 博罗县旅游总公司 博罗县罗阳镇北门路133号 6733442 6622042 516100
16 L-GD-GN00321 惠州市康辉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环城西二路惠州日报大楼
17 L-GD-GN00323 龙门县新华旅行社有限公司 龙门县龙城镇新兴路1号 7880666 7791968 516800
18 L-GD-GN00325 惠州市金山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中山东路3号 2118770 2118771 516002
19 L-GD-GN00326 惠州市畅游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南坛南路20号之二 2218777 2234747 516001
20 L-GD-GN00327 惠州市惠阳联华旅行社有限公司 淡水镇人民路45号 3361288 3381228 516211
21 L-GD-GN00354 惠州市芳华旅行社 惠州市下角中路45号 2242566 2247882 516001
22 L-GD-GN00355 惠东县新世纪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东县城建设路331号 8820012 8820013 516300
23 L-GD-GN00356 惠州广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惠沙堤14号滨江花园A座堤上一层 2117788 2117799 516001
24 L-GD-GN00357 惠州市华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鹅岭北路15号 2261093 2260050 516001
25 L-GD-GN00358 博罗新青年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市博罗县城罗阳二路富华花园D2座2号 6261182 6261186 516100
26 L-GD-GN00359 惠州康达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麦科特大道69号达利大厦六楼 2550238 2502789 516001
27 L-GD-GN00360 惠州新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麦新路18号 2285773 2285362 516001
28 L-GD-GN00361 惠州市国泰旅行社 惠州市下埔路北二街8号 2116525 2116523 516001
29 L-GD-GN00470 惠州西湖中国旅行社 惠州市南坛北路27号滨江苑D栋二楼 2247288 2217777 516001
30 L-GD-GN00489 博罗县联运旅行社有限公司 博罗县罗阳镇建设路五栋 6217888 6227999 516100
31 L-GD-GN00514 惠州市永记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河南岸螺仔湖一路2号A栋 5813111 5813333 5813666 516008
32 L-GD-GN00558 龙门县南昆山盈泰旅行社有限公司 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7691333 7690769 516876
33 L-GD-GN00578 惠州市惠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 惠州市惠城区下埔路7号紫荆大厦6楼 2116900 2116700 516001

3. 惠州市港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惠州市港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1月22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国内旅游业务,入境版旅权游业务,代订车票、船票、飞机票、火车票,预订酒店,会议会展服务,商务信息咨询,旅游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
法定代表人:妙建博
成立时间:2015-01-22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130200015832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惠州市花边路8号之一底层西面

4. 描写广东省惠州市的旅游景点的文章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与深圳。介于东经113°9′—115°5′,北纬22°3′—23°7′之间。现辖惠城区、惠阳市和惠东、博罗、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面积111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23.6公里,总人口272.9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5.78多万。

惠州是粤东的一座历史名城,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该市博罗县的杨村和龙门县的南昆山穿越。境内北部多山地,中部、西部和沿江地带多冲积平原,东部和南部为丘陵、台地。境内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年日照总数2000多小时,年平均气温22度,7月均温28.3度,1月均温13度。四季长青,全年无霜期达350天左右。

惠州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之誉。市区及各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甚多,集湖、海、山、泉、瀑布之大全。惠州西湖风景秀丽,古人有云:“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宋绍圣元年(公元1049年),中国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惠州,对惠州西湖高度赞扬,并资助建设西湖,曾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感人的诗章。此后历代不断新建、修建名胜,西湖越来越绚丽多姿,形成“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秀丽图景。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的博罗县罗浮山,是道教、佛教圣地,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旅游者;还有给人以回归大自然之感的龙门县南昆山,山青水秀的惠东县九龙峰,更有大亚湾、巽寮湾、长沙湾等天然优良的海滨渡假村。

惠州自对外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现全市有二类旅行社13家,旅游涉外宾馆酒店20多家,拥有2300多间标准客房和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

惠州交通便利,广汕公路、惠深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贯通惠州;惠州港是对外客货运的深水良港;距市区22公里的平潭机场,班机通往北京、杭州、无锡等旅游城市。目前惠州市的交通已是陆、海、空全方位运行。南海石化的定点立项,有力地促进惠州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业展示广阔的发展前景。惠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宜人,四季适合旅游。著名的东江盐火局鸡、梅菜扣肉、东江酿豆腐等美味佳肴和惠州梅菜、罗浮山酥醪菜、百草油、龙门蜂蜜等土特产品,为游客口尝地方风味,异地购物增添乐趣。

5. 惠州市最大最有实力的旅行社

惠州市青年国际旅行社(国际社组团许可证:L—GD—GJ00203),是内中国青旅集团成员之一,是目前惠州规容模最大,最有知名度,最具实力,经营国内、国际等综合性旅游业务的大型国际旅行社,公司实力雄厚,下设:惠州市青年国际旅行社---广州白云机场惠州候机楼、陈江营业部,惠州市青旅出国咨询服务公司、惠阳营业部、麦地营业部、江北营业部、旅游部、外联部、地接部、商务部、特色旅游部、航空售票处、旅游车队、惠东港口海龟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办事处等十二个营业部,员工269人,注册资金180万元人民币,质量保证金160万元人民币。拥有上几千万元物业及1200多万流动资金。和拥有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和训练有素、且在本市同行中最多的高、中、初级持全国导游证的导游队伍。

6. 广东省惠州市旅游景点有哪些

主要景点

罗浮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位

惠州市风光(20张)
于博罗县境内,离县城35千米,与龙门、增城接壤,方圆26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432座,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飞瀑名泉980处,洞天奇观18处,石室幽岩72个,林木品种齐全,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罗浮山又是中国道教名山,是道教中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8]
惠州西湖 位于惠州市区,它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面积3.2平方千米,是以山水资源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型湖泊。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桥"、"十四景"组成。"五湖"即平湖、丰湖、南湖、鳄湖、菱湖,"六桥"即西新桥、拱北桥、烟霞桥、迎仙桥、明圣桥、圆通桥,"十四景"即留丹点翠、芳华秋艳、花洲话雨、红棉春醉、孤山苏迹、玉塔微澜、苏堤玩月、象岭飞云、西新避暑、荔浦风清、南苑绿絮、飞鹅览胜、丰山浩气、水帘飞瀑。惠州西湖有"苎萝西子"的美誉,有诗曰:"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是苎萝村里质,杭教歌舞媚君王"。[8]
叶挺将军纪念园 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是首批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广东省3个重点红色景区之一,由叶挺故居、腾云学堂、练武堂、育英楼、会水楼等历史建筑和叶挺纪念馆、铜像广场、牌坊、千年古樟、龟山、心湖等组成。纪念园按"一轴、二水、三广场、六景区、二十四景点"进行规划。一轴:"将军故里牌坊至纪念馆形成的景观轴";二水:东门河和湖泊;三广场:"纪念广场"、"英雄广场"和"铭牌广场";六景区:"英雄广场景区"、"纪念馆景区"、"故居景区"、"客家文化景区"、"沿湖景区"和"凤凰山景区";二十四景点:根据不同景区的景观特点分别设计的"人杰地灵"、"功昭日月"等。

7. 惠州4a旅游景点有哪些

国家4A级景区9处(惠州西湖、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南昆山温泉大观园、龙门铁泉、尚天然国际温泉小镇、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惠州海滨温泉旅游度假区、永记生态园、巽寮滨海旅游区);3A景区2处(香溪堡旅游区、冠和博物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2处(南昆山、广东御景峰);国家生态风景区1处(白盆湖国家生态风景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点1处(永记生态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处(罗浮山、南昆山、惠东古田自然保护区、惠东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省历史文化名城2处(惠州市、惠东县平海古城)。

8. 有关惠州旅游资源的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但是,未来的旅游业发展重点在哪里?综观当今旅游,“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已成旅游新潮。世界正步入“环保时代”、“绿色时代”,绿色正成为21世纪的流行色。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把眼光落在能满足自己多方面需要的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旅游上。
惠州市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三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发展,2001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27.03亿元,外汇收入5610.41万美元,接待过夜游总人数达247.03万。据预测,至2005年来惠州的过夜游总人数将达到486.5万,2010年将达908.3万,其旅游资源容量也由2000年的390.0到2005年的870.8、2010年则上升至1880.2。可以预见,21世纪惠州旅游业即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深度开发阶段。如何选择一条旅游业的“康庄大道”,既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又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终实现(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摆在惠州市旅游业发展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关于绿色旅游
当今“绿色”正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受到全球人类的崇敬、爱戴和保护,也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绿色崇拜”氛围下,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GDP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绿色革命风暴”,绿色旅游也在其中。
(一)绿色旅游的定义
绿色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具有亲环境或环保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服务。狭义的绿色旅游即农村旅游,即发生在农村、山区和渔村的活动。本文所论及的绿色旅游取其广义。
(二)绿色旅游的内涵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而“绿色旅游”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来指导旅游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它可以理解为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生态旅游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在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考虑对环境的破坏要最小,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最低,向顾客提供绿色的旅游产品,并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作为旅游者是在旅游时既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物、植物,进行绿色消费,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体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体验,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三)绿色认证体系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当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为此,21世纪的旅游业必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同时,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者也会自觉地寻求“绿色度假”和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全球最大的旅行旅游行业首脑组织,在90年代初即开始倡导在旅游行业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绿色环球21”认证。当今,“ISO14000”、“绿色环球21”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旅行旅游行业环境质量可持续管理的认证标牌,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也是旅游业增强竞争力,跻身国际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三、惠州发展绿色旅游的优势
(一)绿色景观优势
针对当今人类违背自然科学规律,破坏生态环境,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弘扬绿色景观,发展绿色旅游,更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濒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与深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9′~115°5′,北纬22°3′~23°7′之间。
在自然环境方面,惠州“地形起伏、雨水丰沛、林木葱笼、环境宜人”,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惠州丰富独特的旅游风景资源。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青山、绿水、碧海、银沙、温泉,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自古就有“岭南名郡”之称,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绿色景观与惠州广阔的地域、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物种群构成绚丽的自然景观及平衡和谐的生态环境,为惠州发展绿色旅游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资源条件。
(二)国家园林城市的优势
惠州遵循自己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植物生态要素、以及城市建成区的现实状态,于1998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绿化系统规划模式———“二环、四带一中心、一网、六块、八大园”。惠州历来擅长山水之胜、林壑之美。惠州总体规划突出绿色景观,尊重山水生态要素,结合山水分布脉络,保护自然山水景观,大力实行山岭园林的美化、葩化、香化。城区内的自然山体除个别用于市政建设外,都严加控制予以绿化:如近湖山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建筑、水体、林带的衬托下,形成不同的景观构图。白云缭绕的峰山、翠若桂榕的挂榜山、如凤冲天的螺山、形若戏狮的狮山、似龙出水的太保山……使惠州尽显“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姿。
(三)绿色奖牌优势
近几年来,惠州市在创绿色奖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3年,惠州市对行政区划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惠阳撤市设区,市区范围由“两江”沿岸延伸到大亚湾,面积扩大5倍,达到2672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跨越,迈入了国家二类城市行列。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金牌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基础上,2003年又获“全省文明城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两项殊荣,一座现代石化、数码产业与山水、文化交融的现代化城市已具雏形。
四、发展绿色旅游的构想
选择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挖掘旅游资源的绿色内涵,推出绿色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是惠州旅游业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认为惠州发展绿色旅游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争取绿色认证,创建绿色饭店
绿色饭店标准分为A级到AAAAA级共五个等级,分别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银杏叶作为标志,其中A级表示饭店符合国家环保、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最高级5A表示饭店的生态效益在世界饭店业处于领先地位。惠州饭店业在争取ISO14000标准体系认证的同时,应切实提高服务中的“绿色”成分,在为顾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严格按照创建绿色饭店规则办事,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有更多的不同级别的饭店通过绿色饭店认证。
(二)开发绿色旅游商品和绿色餐饮
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产繁多,岭南佳果品种齐全,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独有的土特产品,成为海内外游客必购的珍品.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开发绿色旅游商品和绿色饮食准备了充足的原料。除了保持与继承传统的土特产、手工艺品、地方饮食外,应利用这些丰富的原材料大力研发新的诸如果脯、中成药膳、绿色干菜、酱菜等无污染绿色产品。同时确立绿色理念,树立品牌意识,改进加工工艺和提高产品包装水平,创立一批绿色精品,如石坝三黄鸡、惠州梅菜、罗浮山酥醪莱、罗浮山百草油、东江糯米酒、南昆山观音菜、龙门竹笋、博罗凉果等。
(三)以发展森林旅游为契机,加强绿色景区开发
“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到大自然去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的一种消费时尚。惠州土地广阔,全市面积11158平方公里,林木茂密,森林覆盖率为59.8%,还保留有“岛”状分布的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两个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81万公顷。主要野生动物品种有虎、豹、野猪、黄、狐、山羊、穿山甲、箭猪、小獭、金钱龟、青面猴、水鹿等100余种;鸟类有山鹰、毛鸡、山雀、啄木鸟等80余种。野生植物品种繁多,大多分布于天然的森林中,比较完好地保存有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
当前,我们应因地制宜,按照森林旅游的特色,组织开发森林旅游产品,如高山风光旅游、观鸟旅游、森林植物考察等,充分开掘森林旅游资源的优势。同时加强森林公园开发与建设,在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遵循“ISO14000”标准系列和“绿色环球21”标准系列的规则,精心设计、营造良好的绿色环境,采用“加法”(人工种植和培育树木、药材等“有色”特产)有意塑造“红、绿、蓝、黄”等多彩的森林景观,变单一林种为综合资源,最终创造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绿色环境与氛围。
(四)实行绿色营销,打造绿色精品
英国威尔士大学肯毕提教授认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辩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无疑,发展绿色旅游,必须进行绿色营销。惠州旅游业向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创建绿色饭店、绿色景区、设计绿色旅游线路等等,不仅是企业自身竞争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惠州旅游业走出国门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需要,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惠州旅行社等部门应与市政府和其他相关企业加强亲密协作,依照惠州“十五”发展纲要、城市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多变的绿色营销战略、绿色促销策略及具体的促销计划,以求打造更多的绿色旅游精品。
(五)实施绿色管理,提升旅游者绿色意识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普遍不强,要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必须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旅游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水平,促使每一个人都以良好的环境道德实践达到对整个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的改善和保护。旅游企业要极力引导游客提高保护自然的观念,与游客进行环保知识交流,并在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宣传保护大自然的标牌,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大的旅游者应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通过旅游实践,了解自然对于人自身的要求,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在回归自然、净化心灵的旅游活动中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到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为保护环境尽己所能。
【参考文献】
[1]吴必虎.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6,(2).
[2]朱广庆,徐海根.绿色地球—全球可持续旅游唯一认证机构[J].环境保护,2000,(6).
[3]魏小安,刘赵平,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东出版社,1999.
[4]诸葛仁.二十一世纪绿色旅游标志———“绿色环球21”[J],中国环保产业,2001,(10).
[5]陈俊.绿色旅游与环境保护[J].网络知识,2003,(12).

9. 惠州的旅游资源,设计旅游路线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但是,未来的旅游业发展重点在哪里?综观当今旅游,“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已成旅游新潮。世界正步入“环保时代”、“绿色时代”,绿色正成为21世纪的流行色。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把眼光落在能满足自己多方面需要的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旅游上。 惠州市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近三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发展,2001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27.03亿元,外汇收入5610.41万美元,接待过夜游总人数达247.03万。据预测,至2005年来惠州的过夜游总人数将达到486.5万,2010年将达908.3万,其旅游资源容量也由2000年的390.0到2005年的870.8、2010年则上升至1880.2。可以预见,21世纪惠州旅游业即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深度开发阶段。如何选择一条旅游业的“康庄大道”,既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又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终实现(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摆在惠州市旅游业发展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关于绿色旅游 当今“绿色”正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受到全球人类的崇敬、爱戴和保护,也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绿色崇拜”氛围下,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GDP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绿色革命风暴”,绿色旅游也在其中。 (一)绿色旅游的定义 绿色旅游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具有亲环境或环保的各类旅游产品及服务。狭义的绿色旅游即农村旅游,即发生在农村、山区和渔村的活动。本文所论及的绿色旅游取其广义。 (二)绿色旅游的内涵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而“绿色旅游”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来指导旅游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它可以理解为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生态旅游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因此,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在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考虑对环境的破坏要最小,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尽可能最低,向顾客提供绿色的旅游产品,并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作为旅游者是在旅游时既保证自身的安全,也不伤害动物、植物,进行绿色消费,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体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体验,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三)绿色认证体系 绿色旅游奉行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当地人民收入增加,自然与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旅游者与旅游地人民之间的沟通得以实现。为此,21世纪的旅游业必将实行更严格的环境管理标准。同时,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旅游者也会自觉地寻求“绿色度假”和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服务。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全球最大的旅行旅游行业首脑组织,在90年代初即开始倡导在旅游行业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绿色环球21”认证。当今,“ISO14000”、“绿色环球21”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旅行旅游行业环境质量可持续管理的认证标牌,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也是旅游业增强竞争力,跻身国际市场的一块敲门砖。 三、惠州发展绿色旅游的优势 (一)绿色景观优势 针对当今人类违背自然科学规律,破坏生态环境,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弘扬绿色景观,发展绿色旅游,更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濒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与深圳。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9′~115°5′,北纬22°3′~23°7′之间。 在自然环境方面,惠州“地形起伏、雨水丰沛、林木葱笼、环境宜人”,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惠州丰富独特的旅游风景资源。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青山、绿水、碧海、银沙、温泉,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自古就有“岭南名郡”之称,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绿色景观与惠州广阔的地域、多样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生物种群构成绚丽的自然景观及平衡和谐的生态环境,为惠州发展绿色旅游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资源条件。 (二)国家园林城市的优势 惠州遵循自己城市的自然山水格局、植物生态要素、以及城市建成区的现实状态,于1998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绿化系统规划模式———“二环、四带一中心、一网、六块、八大园”。惠州历来擅长山水之胜、林壑之美。惠州总体规划突出绿色景观,尊重山水生态要素,结合山水分布脉络,保护自然山水景观,大力实行山岭园林的美化、葩化、香化。城区内的自然山体除个别用于市政建设外,都严加控制予以绿化:如近湖山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建筑、水体、林带的衬托下,形成不同的景观构图。白云缭绕的峰山、翠若桂榕的挂榜山、如凤冲天的螺山、形若戏狮的狮山、似龙出水的太保山……使惠州尽显“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姿。 (三)绿色奖牌优势 近几年来,惠州市在创绿色奖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3年,惠州市对行政区划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惠阳撤市设区,市区范围由“两江”沿岸延伸到大亚湾,面积扩大5倍,达到2672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沿江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跨越,迈入了国家二类城市行列。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金牌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基础上,2003年又获“全省文明城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两项殊荣,一座现代石化、数码产业与山水、文化交融的现代化城市已具雏形。 四、发展绿色旅游的构想 选择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挖掘旅游资源的绿色内涵,推出绿色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是惠州旅游业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认为惠州发展绿色旅游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争取绿色认证,创建绿色饭店 绿色饭店标准分为A级到AAAAA级共五个等级,分别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银杏叶作为标志,其中A级表示饭店符合国家环保、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而最高级5A表示饭店的生态效益在世界饭店业处于领先地位。惠州饭店业在争取ISO14000标准体系认证的同时,应切实提高服务中的“绿色”成分,在为顾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的基础上,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严格按照创建绿色饭店规则办事,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有更多的不同级别的饭店通过绿色饭店认证。 (二)开发绿色旅游商品和绿色餐饮 惠州地处珠江三角洲,依山傍水。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惠州物产繁多,岭南佳果品种齐全,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惠州所独有的土特产品,成为海内外游客必购的珍品.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开发绿色旅游商品和绿色饮食准备了充足的原料。除了保持与继承传统的土特产、手工艺品、地方饮食外,应利用这些丰富的原材料大力研发新的诸如果脯、中成药膳、绿色干菜、酱菜等无污染绿色产品。同时确立绿色理念,树立品牌意识,改进加工工艺和提高产品包装水平,创立一批绿色精品,如石坝三黄鸡、惠州梅菜、罗浮山酥醪莱、罗浮山百草油、东江糯米酒、南昆山观音菜、龙门竹笋、博罗凉果等。 (三)以发展森林旅游为契机,加强绿色景区开发 “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到大自然去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的一种消费时尚。惠州土地广阔,全市面积11158平方公里,林木茂密,森林覆盖率为59.8%,还保留有“岛”状分布的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两个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81万公顷。主要野生动物品种有虎、豹、野猪、黄、狐、山羊、穿山甲、箭猪、小獭、金钱龟、青面猴、水鹿等100余种;鸟类有山鹰、毛鸡、山雀、啄木鸟等80余种。野生植物品种繁多,大多分布于天然的森林中,比较完好地保存有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 当前,我们应因地制宜,按照森林旅游的特色,组织开发森林旅游产品,如高山风光旅游、观鸟旅游、森林植物考察等,充分开掘森林旅游资源的优势。同时加强森林公园开发与建设,在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中,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遵循“ISO14000”标准系列和“绿色环球21”标准系列的规则,精心设计、营造良好的绿色环境,采用“加法”(人工种植和培育树木、药材等“有色”特产)有意塑造“红、绿、蓝、黄”等多彩的森林景观,变单一林种为综合资源,最终创造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绿色环境与氛围。 (四)实行绿色营销,打造绿色精品 英国威尔士大学肯毕提教授认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辩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无疑,发展绿色旅游,必须进行绿色营销。惠州旅游业向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创建绿色饭店、绿色景区、设计绿色旅游线路等等,不仅是企业自身竞争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惠州旅游业走出国门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需要,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这方面,惠州旅行社等部门应与市政府和其他相关企业加强亲密协作,依照惠州“十五”发展纲要、城市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多变的绿色营销战略、绿色促销策略及具体的促销计划,以求打造更多的绿色旅游精品。 (五)实施绿色管理,提升旅游者绿色意识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普遍不强,要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必须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旅游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水平,促使每一个人都以良好的环境道德实践达到对整个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的改善和保护。旅游企业要极力引导游客提高保护自然的观念,与游客进行环保知识交流,并在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宣传保护大自然的标牌,让游客在愉悦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大的旅游者应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通过旅游实践,了解自然对于人自身的要求,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在回归自然、净化心灵的旅游活动中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做到自觉地、有意识地保护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为保护环境尽己所能。 【参考文献】 [1]吴必虎.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6,(2). [2]朱广庆,徐海根.绿色地球—全球可持续旅游唯一认证机构[J].环境保护,2000,(6). [3]魏小安,刘赵平,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东出版社,1999. [4]诸葛仁.二十一世纪绿色旅游标志———“绿色环球21”[J],中国环保产业,2001,(10). [5]陈俊.绿色旅游与环境保护[J].网络知识,2003,(12).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