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旅游的开发对古镇有什么意义

从总体规划来看,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展示给世人,将来主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而规划给古镇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通过对古镇的景观进行规划与设计,希望能让人们在看到古镇真正的美丽和深知古镇景观存在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规划中去,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谋求现代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大意义。




(1)古镇旅游业发展扩展阅读

从当地居民角度,旅游地应是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在人居环境建设时,要考虑当地居民问题,使其安居乐业是必须的也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随着旅游地的开发推进,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用地,对于当地居民,如何安排其居所,又如何使其就业,是旅游开发初期就要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有的政府及开发者只是搬迁、补偿,没考虑其持续生活与发展,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将居民也能纳入旅游系统中综合考虑,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从旅游者角度,旅游地应是其第二生活空间。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之重要组成,旅游地应该满足旅游者追求差异与特色、体验邂逅与逃离的要求。这样的生活空间,才具有使旅游者具有重复消费的休闲度假诉求。

②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江南古镇的旅游业正日益快速地发展着,但在这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古镇面临的旅游压力亦逐渐显露出来,旅游开发为古镇保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旅游承载量过饱和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 其中,垃圾污染和水污染是两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过度商业化倾向

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不少地方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经济的增长点,遗产旅游更成为热中之热。在旅游业的发展直接造成了商业网点的大幅增加,特别是在主要游线上各类商店的开设及现代装修材料的采用,导致了建筑用途的改变和传统风貌的消退。同时,近年来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开发与保护虽然是一对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

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

旅游业为古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原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发展旅游当作古镇保护的主要目的和动力,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却没有积极改善,因而现存的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全,具有水灾隐患,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许多年轻人也因此不愿住在老镇区而纷纷迁往新区或大中城市。同时,居民自发的建筑整修开始使用新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影响了原来传统风貌的延续。有鉴于此,古镇纷纷着手此事。而对于居民建筑的整修,建议成立专门的修缮队,采用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以保证恢复其原有风貌。

③ 中山古镇的旅游产业

国内诸多艺术家及领导相继来到古镇考察,并给予中山古镇极高的评价,明确提出:乡村旅游要解放思想,突破性推进项目开发建设。2009年,中山镇加大古镇保护与开发力度。随着旅游开发建设的推进,古镇已成为绘画、摄影、影视基地,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中山古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截至今10月底,来中山镇的游客已达3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96万元,均比2011年同期增长25%以上。中山古镇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已成为重庆江津旅游的新亮点。
古镇老街及周边庄园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渝西老年产业园”。重点是恢复“万寿宫”、“郑家祠堂”、江家码头、清溪县城等人文遗址,建设中山滨河路、游客接待中心、中山后街等古镇拓展区;开通进入古镇4公里笋河水上游项目;围绕清溪滨河路和古镇两山腰培育“古庄园”群。
爱情天梯”及四面山北部景区建设——打造“中国·婚恋苑”。油化中山场镇至斑竹园,盆溪口至双峰寺20公里公路;以“爱情天梯”为核心,整合“十里峡谷画廊”、黑神庙瀑布群和双峰寺等景点;推出“情侣节”、“金婚节”、“银婚节”等民俗文化活动。 石天井及大园洞东部景区建设——打造“古镇森林氧吧”。充分利用大园洞国家森林公园和石天井世外桃源的资源优势,对中山三合场至穿洞水库的10公里进山公路建设;保留高山原生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引资打造古镇森林休闲区。

④ 古镇旅游现状

古镇旅游现状

乌镇

乌镇是江南水乡古镇中旅游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快的古镇。自年以来,古镇的旅游业就呈迅猛发展的态势。从有关部门所给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到目前为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平均每天接待游客900~1000人,周末平均每天2000~3000人。现在每年的观光游客数已经超过了1999年的3倍。2000年的游客总数约为55万,其中外国游客就有5万。在国庆节期间,每天的游客量达到了2万人次,旅游业的年收入约有1.8亿元。

南浔

南浔古镇在“保护古镇、开发旅游、发展经济”总体思路指导下,制定了“旅游兴镇”的城镇发展战略,自1999年开发旅游事业以来,先后修复开放了嘉业藏书楼、小莲庄、张锡铭故居、百间楼等历史景观。2000 年,南浔每天接待游客约700 人,周末平均每天800—1000人,全年的游客总数约为20 万(约为乌镇的1/ 3) ,在“五一”和“十一”这两个旅游黄金周期间,分别有5万和6万人来古镇游览。

西塘

西塘在这三个水乡古镇中旅游业起步最晚,但是它的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很快,尤其是进入2001年以来,正以每年10 %的速度增长。2000年,西塘平均每天接待游客600~700人次,周末平均每天800~900 人,全年的游客总量约为15万,旅游业的年收入约为2000万元。在“五一”期间,最多的一天游人达到了4000人次。西塘的政府部门现在还没有任何对游客数量增长的控制措施,因为与乌镇和南浔相比较,西塘的游客量还很少,因此现在他们还是把发展旅游业放在首位。

⑤ 古镇发展旅游业的注意事项

不过很多游客就需要比较商业化的古镇。比如说,到了古镇,想买特产、纪念品什么的都能买到。

⑥ 不同的古镇旅游业通常有不同特色的旅游内容

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加以保护,并继承发展。
在21世纪社会我们越来越重视古镇文化与民俗民风的建设,人们开始由现代文明走向古俗文化。在节假日离开钢铁城市去寻找一份宁静。一个古镇的文化怎么在现代旅游业蓬勃生在发扬广大,并创造很多的价值这是各个古镇都在思考的问题,有些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而有些盲目的跟风却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

⑦ 杨柳青古镇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建议

古镇的旅游业要想进一步的发展,那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想法,各种的软件设施,硬件设施服务必须要到位

⑧ 浅析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以乌镇为例怎么写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来,古镇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现代化的景观、景物随处可见,中国各地各具特色的传统景观却十分罕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那些保存较完整、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古镇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前去观赏。近几年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几处民居宅院、云南丽江古城以及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江苏周庄等地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游人如织,其数量直追山水风光景区的客源。由此可见,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旅游,其市场前景不可低估。

⑨ 古镇旅游资源开发探索

古镇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古镇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居民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俗民风等构成了古镇旅游的资源条件,而邻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区景点的古镇则具备了古镇旅游开发的
松口的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自发前来旅游。发展松口古镇旅游前景广阔。文章通过介绍松口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研究发展松口镇旅游业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探索适合古镇旅游业发展的道路。
湘西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前景研究资源整合、联合开发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如何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新的增长极,已成当务之急。基于湘西州、怀化和张家界三市州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地理位置的邻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