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⑶ 杭州运河旅游
今年杭州“国庆”推出水上黄金旅游线(9月27日开始运行),运河游船通航时间为7:00——22:00
1.西溪湿地—五常港—余杭塘河—运河
整条航线共设7个站点,其中设置4个大型综合站点:西溪站设旅游接待、船舶调度、船员宿舍、浙大站、古墩站、古翠站。
2.上运河—胜利河—上塘河
航线的航行范围为:上塘河朝晖至天都城,及由上塘河经胜利河至京杭运河往返。全程航行时间约90分钟。
3.运河—钱塘江—六和塔.
从武林门码头出发,穿越三堡船闸经钱江四桥至钱江一桥,全程约1个半小时。
4.水上巴士游(拱宸桥埠——艮山门埠),包船主题游等。
据悉,从10月1日起, “水上巴士”公司将开出多条观光线路,主要有:
运河夜游晚上19点30分从武林门水上巴士码头上船,沿途可欣赏西湖文化广场\艮山十景\石栏长阵\石弄潮声\御码头\忠亭\拱宸桥等景点,并在演出点隔岸观看表演,21点30分左右返回武林门码头,价格35元/人,1.4米以下儿童20元/人。
江观潮10月6\7\8\9日,每天下午12点30分从武林门水上巴士码头出发, 16点30分左右结束行程,价格60元/人,儿童30元/人。10月6日还有观夜潮活动,价格A线上舱138元/人,下舱118元/人;B线118元/人,学生80元/人,1.4米以下儿童60元/人。
关于码头:钱塘江水系4个码头、运河濮家码头、连同余杭塘河古登路站、古翠路站、西溪湿地站等3个站点,将与运河现有的武林门、拱宸桥、信义坊、大关、施家桥、艮山门等6个码头,形成一个沟通运河、钱塘江、余杭塘河三大水系的水上公交、旅游网,乘客可在这些站点间任意选择乘坐。
⑷ 隋炀帝开通运河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游玩吗
当然不是。他开通大运河主要是因为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需要,而他游玩的目的只是顺带的。虽然后人都说隋炀帝是一个荒诞的皇帝,开通运河也只是为了方便游玩,但是回顾历史,对隋炀帝的评价却是极为中肯的。他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励精图治,就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国力,让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我觉得那些吐槽隋炀帝开通运河只为了游玩的人,受电视剧的影响实在太深了,把隋炀帝想成了一个只顾玩乐,而不顾天下百姓的人。虽然隋炀帝的所作所为有失分寸,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确实想要尽自己的所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更想要流芳百世。
⑸ 大运河为何从北京至杭州
是因为了运粮和交通方便.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名词释义: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历史背景:京杭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后经隋(七世纪)、元(十三世纪)两次大规模扩展。1949年以前只有其中一小段勉强维持季节通航,现江苏北段的400多公里河道千吨级驳船可畅驶长江、淮河。1981年4月,我国新开辟的古运河无锡至扬州、无锡至杭州的旅游线路,引起了国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
公元604年,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和开凿大运河。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完成了全长176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⑹ 为什么京杭大运河叫运河
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用以通航、灌溉、供水或导流,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世界各国均重视运河的开拓。中国的运河建设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 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中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京杭运河之所以叫运河
1 人口开凿
2 用以通航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⑺ 京杭大运河为什么有名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6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京杭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杭大运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征发江南、淮北100多万民工,在北方修通济渠,从洛阳西苑通到淮河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大业四年(608),征发河北民工100多万人开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在长江以南开了一条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江水穿过太湖流域,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浙江杭州)。前后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大运河的全线工程告成。到13世纪的元代,又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19世纪海运兴起,又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而在黄河改道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南北断航,逐渐淤成平地。解放后,政府对大运河部分河段进行了拓宽加深,航运条件有所改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继续在历史上写下自己的传奇。
⑻ 为什么中国选择了运河没有选择海路
所以挖运河根本就不是处于贸易目的。
很多重要城市并不沿海,只是靠着内陆河流而已。从长江入海再进黄河或者淮河相当于绕了一个大圈子,时间上差很多。
京杭运河的开凿目的主要是为了运粮运兵再加上皇帝游山玩水,海运一点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