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的世界地位
① 云南旅游业在中国世界上的地位
只找到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2004年国家旅游局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旅行社经营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旅游业务毛利润、实缴税金、外汇结汇、入境外联人天、入境接待人天、国内组织人天、国内接待人天等八项指标进行了综合排名,前十名地区为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云南、四川、福建、重庆。
② 中国旅游已得到世界的认可了吗
日前有抄媒体评论称,中国袭旅游正在走向世界旅游大舞台的中心。在享受这份荣耀和骄傲的同时,中国旅游业更要练就“主导”能力,做好“主角”准备,中国旅游业界已充分认识到自身地位和使命的变化,并采取积极行动,主动担当起促进世界各国旅游交流与合作的责任。
希望中国旅游可以更广泛的影响世界!
③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实践表明,发展旅游业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是统筹经济社会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为旅游直接就是为人服务的,大家也知道,从中国的旅游业,过去不知旅游为何物,到现在认为旅游是高端消费,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个也说明了旅游业的发展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一种需求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点,是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的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个表现是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持续全面增长,国内旅游是旅游量最大、潜力最深、基础性最强的,国内旅游良好的成长性能和强劲的带动功能继续蓬勃发展,居民出游人数持续增长,国内旅游首先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位,应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三个表现是出境旅游,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出国旅游目的地不断的增多,我国国民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出游范围更加宽广、出游方式更加灵活、出游规模日益扩大。
从国内旅游来说,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拥有13亿人口,这里把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第一个,从政治上看,当前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国内立足改革与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际立足和平发展,整体塑造文明大国形象,而作为旅游业,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构建以人为本、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国策取向,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从1985年,中央首次明确旅游产业的地位,到1992进一步明确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再到1998年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直到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大培育,从这个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二个,从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表现为强力支撑和转型跃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这就为中国发展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于入境旅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正在实现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转变,按照预测,未来10年将保持7%的稳健增长的态势,国民人均GDP也将大幅度提升,国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体上得到满足以后,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旅游人口、出游率、旅游花费及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拐点。而且刚才讲了,旅游从目前来说已经成为国民生活的必要内容之一,这些经济环境将呈现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镇居民休闲游、农村居民观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样我们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环境是强力支撑着转型升级。
第三个,从社会环境来讲,因为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大力创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民生经济、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中国作为全球最安全的旅游地国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游的双向互动效应,能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提高国民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和提供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汇集全民的基础上,旅游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动力之一,理应也肯定应当成为人类共享、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旅游消费也正在逐步进入国民生活领域,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一样,是人类全面发展应该享受的权利。这是从中国的旅游发展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游正在向休闲、度假发展,所以这样中国发展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共享成果。
第四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表现为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融大国,大家知道中国文化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崛起,中国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加上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形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越来越注重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因为文化因旅游而传承,旅游因文化而繁荣,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环境是文明大国,文化旅游共同繁荣。
第五个,科教环境,科教兴国创新发展,随着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信息科技化、装备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游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这些科教兴国方略实施,科技的增强是促使了旅游业开发的手段、经营方式、发展空间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国民教育的普及化、国民教育旅游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旅游环境和旅游意识,也可以极大的增强游客的旅游品质和旅游创新,因为科教的兴起,旅游业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素质,包括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这里涉及到国民的素质问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几个因素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中国旅游业从事业型,过去中国旅游业是事业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产业型的转变,也实现了从资源经济到要素经济,再到产业经济两次质的飞跃,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旅游业战略转型期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将进入强国旅游时代、全民旅游时代、休闲旅游时代、品质旅游时代,而中国经过研究判断,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旅游业因为有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基础,又由于旅游是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的需求。所以风雨过后,中国旅游业必将迎来发展的拐点,实现新一轮质的飞跃,
④ 为什么中国成为了世界旅游行业的支柱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国际游客数量约5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这一增幅高于该机构年初作出的3%—4%的预期。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基于此,此次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将“促进经济活力 放眼旅游产业”确立为大会主题,探讨未来20年间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以及在此发展前景下,中国将处于怎样的地位,承担哪些责任。 今年全球旅游业增幅将逾4% “欧洲经济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面临失业等诸多严峻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旅游业凸显了它的作用。”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在论坛上表示,得益于中东欧和南欧(增长10%)及欧洲地中海区域(增长6%)的出色表现,欧洲的入境旅游也出人意料地取得了5%的增幅,亚太地区增长达6%。 今年上半年,全球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多出2500万人次,达到4.94亿人次。相比较而言,上世纪50年代,一年出国旅行游客仅为几百万。瑞法称,由于上半年的入境旅游人数通常占全年的4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今年下半年增势仍将保持,但速度会有所放缓,全年的增幅会在4%或略高。 “2012年,中国的出境旅游占整个国际旅游6%左右。”杜江表示,中国游客对出境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中国游客对国际旅游业界的贡献将会很大,占全球旅游人次的比重也将大大提升。目前,中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到2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到GDP的4%以上,中国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旅游业对全球旅游业的贡献率超过30%。 ——中国出境游占世界旅游业三成 成为世界最大出境旅游国
⑤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天下升平之气象
⑥ 请问中国旅游业在世界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处于什么水平
个人认为中国旅游业处于booming状态。前段时间看过一段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的旅游业已进入了战国时代,2005年是中国旅游业全面融入世界旅游业的分界线,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有识之士都在思索:中国的旅游业应该如何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现存最大的国度,幅员辽阔,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生活富足,为这个古老的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的旅游业开劈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上我国的南北跨度大,东西纵横长,民族众多,地方文化差异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人口众多,正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因此,中国的旅游现正在朝着国内旅游大国、入境旅游大国、出境旅游大国发展。
综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建国以来到1990 年为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地位;90年后至2002年,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内旅游异军突起;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旅游市场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出境游组团社改革为标志,出境游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因此,中国的旅游业已成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这其中国内游、出境游增长迅速,入境游发展缓慢。
中国的旅游业有着十分明显的分界线: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是最大客源的输出地,西部旅游资源丰富,是最大的客源输入地,但是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东西部旅游大融合是东西部经济融合的必然趋势。东部因经济发达,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已渐渐取代了传统的观光旅游,西部因资源丰富,风光秀丽,观光旅游仍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流。
入世是中国旅游业分化重组的催化剂,面对入世的冲击,旅游企业都在未雨绸缪,寻找应对良策,有人称入世为“狼来了”;有人已做好了与狼共舞的准备;有人视入世为改造国内落后的状况的一剂良药。
狼也罢,良药也罢,但中国的旅游业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以笔者从事旅游二十年的经验看,中国的旅游企业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观念的落后;二是人才的短缺;三是管理的落后;四是体制的缺乏创新;五是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小,抗风险的能力差;六是服务缺少知名品牌;七是航空保险业发展滞后;八是各地接待水平、标准和模式不一,沟通困难;九是政府的管理亟待改革;十是旅游产品千篇一律,缺少创新,行业之间的竞争停留在行业自杀式的价格层面上,游客参团信心受挫。
有识之士都在为中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诊断把脉,提出了许多的解决方案,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根据企业的大小提出了如下发展措施:大型企业集团化,中型企业专业化,小型企业网络化。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并在自己的企业身体力行,根据自身的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效果显著。
中国的旅游企业要冲出重围,融入世界旅游大潮流,品牌是关键,中国旅游企业的发展大多存在千篇一律,服务缺少品牌和个性,在世界性市场中,难以脱颖而出。发展品牌是一件巨大的过程,许多企业无力发展品牌,但发展品牌确实是成功的一条捷径。发展网络是中国旅游重组的又一出路,由于政策的滞后,真正的网络一时难以形成,但是发展网络是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统一的接待标准、统一的接待模式、统一的服务形象的必由之路。
国际旅游市场都是批零关系,但中国的旅游市场是各自为政,一个真正意义的批零市场是中国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批零关系在一些地方开始萌芽,作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要主动实践,推动这种批零关系的快速形成。有条件的旅行社要主动发展成为批发商,缺少资源的旅行社要甘当零售商,批零关系是平等关系,不是从属关系,是产品流动的必要渠道。
⑦ 翻译中国的旅游业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Tourism iin China has been in a leading place in the world
⑧ 旅游业在中国的地位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1至5月份,入境旅游人数424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2%,比2002年同期增长9%;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比2002年同期增长10%.除外国团队入境旅游尚未恢复外,商务和散客入境旅游恢复较快。
国内旅游实现了稳步增长,今年“五一”黄金周创历史新高,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2002年同期增长19%和18%.
随着旅游目的地的不断扩大,出境旅游迅猛增长。1至5月份,中国公民出境111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9%,比2002年同期增长82%.总体上看,我国旅游业基本上摆脱了非典的严重影响,正处于较快恢复期。
⑨ 旅游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是什么
自陈光甫在上海开办了第一家旅行社,我国的旅游业一直出于前进步伐中,在2015年中国将成为第一旅游大国。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你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旅游业有个方面的优势,不仅有经济优势;可以带动各行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岗位解决劳动力,回笼资金,争取外汇,牵线搭桥促进企业发展。而且还有文化优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了解外国促进交流等。此外,旅游业师没有污染的绿色行业,被誉为“无烟产业”在环保、绿色盛行的今日必然会成为主导,与支柱行业。不过随着社会的放展,人类的进步,对环境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危机,谁能保证自然景观的承载力不会日益下降,谁又能保证人文景观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