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对旅游业影响
『壹』 2020受疫情影响的行业有哪些
1、餐饮业
春节本是一年消费旺季,很多餐企年前就储备了大量食材,准备大挣一笔。不想疫情袭来,14亿中国人被迫在家禁足了一个多月,没有了人情往来,没有了亲朋相聚,自然没有了觥筹交错。许多原定的年夜饭、宴席也被取消,大量餐厅饭店闭门停业。
2、旅游业
因本次疫情爆发,很多原本确定的旅游行程不得不取消,很多旅游景点都在春节取消甚至关停了,比如故宫,国家图书馆,九寨沟,长城等等。
往年春节北京的庙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却也同样取消了这类活动;海南岛的旅游经济必然也是受到不小的冲击。
3、航空业
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公共突发卫生紧急事件。很多国家开始取消或暂停来自中国的航班和去往中国的航班。原本热闹的航空站,飞机场显得越来越冷清,人流量下滑严重。
4、酒店业
酒店业或许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后,会面临重大洗牌和调整;很多资金链不足的宾馆和低端酒店会面临关停,合并的可能。
很多OTA平台这段时间面临着酒店订单退订潮,携程等OTA平台股价大幅度下挫;去哪儿网,飞猪等平台客服加班加点忙着对客户办理酒店订单退款业务。
5、KTV行业
KTV和电影院是一样的消费场景,也都是人流密集,环境封闭且通风不好的场所。年轻人面临两难的选择,在快乐和生命之间,青年人最终还是毅然选择了生命安全第一的准则。
『贰』 2.面对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业和旅行社行业在经营管理、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方面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面对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业和旅游社行业在经营管理,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上要注意些安全,要注意疫情期间带好口罩,扫码报备
『叁』 全球疫情忽好忽坏,旅游业该如何谨慎前行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受阻严重,发展十分艰难。
01、疫情全球爆发。从今年的三月份四月份开始,疫情开始全球性的爆发了, 刚开始是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然后是美国,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国际航班已经取消了,欧洲一些国家更是进行了封城,基本是不让人进了,只为了更好的防范疫情,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全球人口流动速度明显下降,各国流入流出人口也是明显减少了,在这种背景下,已经没什么人愿意去旅游了。
今年的总体行情对旅游业来说非常不友好,而且疫情还没有过去,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比较好,别瞎出去跑了。
『肆』 新冠疫情重创旅游业,国际旅游业如何恢复正常运行
开放跨国旅游当然是弥补损失的最佳方式。希腊和格鲁吉亚在6月中旬首次宣布将开放外国游客入境,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批宣布开放边境口岸的两个国家。虽然大多数欧洲国家和地区仍在观望,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国已经宣布建立跨国旅游“绿色区域”,这些国家将首先为国际旅游相互开放边境。最近,意大利正式向英国公民开放其旅游许可证。立陶宛、拉脱维亚和查里亚斯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也承认它们之间的“旅游安全走廊”协议,这三个国家的公民相互旅行和访问。
澳大利亚宣布了一项176亿澳元的财政计划,以帮助经济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政府还将在未来四年内投入67亿澳元帮助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德国宣布推出一项总预算为500亿欧元的民生政策,以帮助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体验这一流行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可能会出现一些新趋势。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的疫情和移民限制,许多人会担心长途旅行,而短途旅行、国内旅行或自驾游等相对安全的旅行可能会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疫情还为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将营销重点转移到国内游客的机会。
『伍』 疫情原因卢浮宫暂时闭馆,新冠肺炎对旅游业的影响有多大
新型肺炎旅游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毕竟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都不能随意流动,毕竟终于到了,不用动,也是为国家出力的时刻了。
这次新型冠状肺炎来势汹汹,并且就像是突如其来的一样,对于很多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比如旅游业。因为人们减少了出门以及游玩的次数,所以这些旅游业基本上现在都处于冰冻的状态,这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新型冠状肺炎这个致病病毒传染率实在是太强了。
而除了国内之外,国外的旅游业也是一样的,现在境外很多国家都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出现,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他国家对这个肺炎的重视程度过低,而因为各个国家之间又有人口流动,所以才会把这个肺炎带到全国各地去,而如果旅游业一旦开放,那这个情况势必要加重,所以因为疫情的原因有很多旅游业基本上都已经关闭了,这当然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等到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过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一起赏美景。
『陆』 疫情对旅行社的影响有哪些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上升,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
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被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
2018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高达5.97万亿元,旅游人数累计达55.4亿人;且新世纪以来的绝大多数年份里,旅游业收入同比增速均高于GDP增速;贡献了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旅游业的敏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易受突发事件影响
旅游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这是由行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干扰,例如经济危机、金融动荡等经济因素,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区冲突、战争、动乱、恐怖活动等政治因素都会导致旅游需求下降,给旅游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易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我国多数旅游目的地的客源状况会呈现出有规律的消长变化, 因而旅游业在每年都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旺季和淡季。
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看:
由于隔离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而旅游行业中几乎所有细分领域均涉及人群聚集与社交,故而在景区关门、酒店空转、餐馆闭客、航班骤减的现状下,2020年的经营预期完全被改变。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去探究旅游业在疫情下的真实面貌,以及后续将会如何演变。
新冠疫情:将给旅游业带来什么?
短期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如果没有疫情,2020年原本应该拥有一个无比热闹的春节旅游黄金周——按照先前各大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2020年春节出游人次将突破4.5亿,较2019年春节增加8%,还将创造约为5550亿元的消费规模。
由于疫情的突然来袭,上述预测值瞬间失去了价值,从交通和出行人数两方面数据可以得到充分佐证:
(1)交通数据:据交通部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8日,2020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2.1亿人次,同比下降47.3%;公路发送旅客12.1亿人次、同比下降50.8%;水路发送旅客1689万人次,同比下降58.6%;民航发送旅客3839万人次,同比下降47.5%。
(2)黄金周出行人数:从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六的春节“黄金周”(1月24日~1月30日),全国出行人数仅有1.52亿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的春节黄金周(2月4日~2月10日),全国出行人数多达4.21亿人次,骤减态势比“腰斩”更甚。
行业低迷之势或将在短期内持续
1、供给端:行业整体受到波及
当前,几乎全部旅行社的员工都处于停工状态,收入和现金流面临挑战;
多数景区关闭,或者采取关闭部分停车场、下调限流人数等措施来应对疫情,创收有限;很多酒店暂停营业,短期内出租率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受到影响;
海外疫情同样在蔓延,国际航班纷纷取消或者停飞,出入境旅游被加以限制。
2、需求端:国人出游意愿锐减
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通知发布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主动取消了春节期间及节后的旅行计划,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与外出活动。
从历史上看:旅游行业的业绩最低值将出现在疫情爆发后两个季度,可见疫情对旅游业业绩影响持续时间之久,至于人们的出游意愿何时恢复,一切都要取决于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游重振计划的实施等等。
疫情过后的报复性反弹值得期待
相比于非典时期,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且在防控力度上也比非典时期更为严格。各省市均实施不同程度上的区域封锁、交通管制、景区暂停开放等,大部分民众主动或被动的隔离在家不出门,对旅游业造成的冲击较为严重。
不过,长期的隔离与居家办公让不少人被过久地“压抑”,故而我们预计在疫情彻底结束后,随着出游信心的恢复,人们将以更加强烈的意愿去策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行业的报复性反弹值得期待。
按照非典时期的经验,五一黄金周的旅游市场很难出现明显改观,我们预计景区受到的冲击可能持续半年以上;考虑到疫情结束后,各行各业普遍都会采取措施以弥补前期的损失,企业员工很难通过休年假等方式来外出旅行,故而可能要到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的旅游业才会有所起色,景区和酒店的生意也会有所好转;
『柒』 旅游是和世界沟通的过程,疫情对我国旅游业带来什么影响
这次疫情对我国的旅游业影响肯定是比较大的。因为春节期间本就是旅游业的高峰期,结果一群导致旅游景点纷纷关闭,可以说砍掉了它们大半的收入。
所以总的来说,正是因为这次疫情的爆发,我国旅游行业深受打击。从短期上看,它的复工周期不定,而且错过了一年中最火爆的春节期间,收入大打折扣。而从长期来看,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旅游行业都不会太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