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差额缴税
⑴ 小规模旅游公司选择差额征税如何计算
财税2016第36号附件二:
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也不能抵扣。
三季度的成本在四季度列支,为了提高三季度的所得税?
小规模纳税人季销售额超过9万应该按照实际销售额计征增值税。
⑵ 旅游服务行业一定要开差额征税的发票吗
差额征税中,未标明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
票情形,均为可以全额开具且全额计算销项税额的发
票,不必通过差额征税模块中开具。
⑶ 小规模纳税人旅游公司差额征收税率是多少
按照现行规定,适用增值税差额征收政策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差额前的销售额确定是否可以享受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政策。
旅游业差额征税的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1+3%)×征收率3%。
⑷ 营改增后,旅游行业还可以差额纳税了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一、政策规定
财税〔2016〕36号文附件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二、税额计算
由于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差额征税办法在财税〔2016〕36号文附件二中是以“有关政策,对于一般纳税人选用此办法的,除了销售额中已抵减费用外,仍然可以抵扣其它正常进项税额。
营改增以后分列如下:
1.取得旅游服务收入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1091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1800
2.支付B公司旅游服务分包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4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24720
贷:银行存款436720
3.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门票费入账时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5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30900
参考国家财政部:http://sz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603/t20160324_1922515.html
⑸ 旅游业差额征税.开票总金额31800.不含税金额31770.87.税额29.13.会计分录
涉及差额征税,应有
进项发票
。从表述看,断判如下:
企业为
小规模纳税人
,该笔业版务对应权成本含税金额为30829元
则
开票
金额发票为
原始凭证
做
会计分录
为:
借:
应收账款
318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30873.79
贷: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926.21
同时,允许差额征税的
成本发票
为原始凭证入账做会计分录:
借:
应付账款
30829
贷:
主营业务成本
29931.9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97.08
这样,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里,贷方余额29.13为本业务应缴纳增值税税额。
⑹ 旅游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分录怎么做,旅游业是差额纳税,假如收入是1000,成本是900,营业税为10
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账务处理。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发生相关成本费用允许扣减销售额的,发生成本费用时,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待取得合规增值税扣税凭证且纳税义务发生时,按照允许抵扣的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工程施工”等科目。
就你所举例,具体操作为:
1、收入确认
借:应收账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1.03=970.87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9.13
2、成本入账并确认差额抵扣
借:成本费用科目 900/1.03=873.79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6.21
贷:应付账款 900
3、缴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9.13-26.21=2.92
贷:银行存款 2.92
⑺ 旅游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分录怎么做,旅游业是差额纳税
小规模纳税人不可用销项减进项的方式计算缴纳增值税。应用销售收入乘以核定的税率来计算应交增值税。
实行差额征收计税方式的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支付差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
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期末,按规定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7)旅游业差额缴税扩展阅读:
1、在物资和发票账单同时到达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一般待物资验收入库后,才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这主要是为了确认所购入的物资是否在质量、数量和品种上都与合同上订明的条件相符以免因先入账而在验收入库时发现购入物资错、漏、破损等问题再行调账;
2、在物资和发票账单未同时到达的情况下,由于应付账款需根据发票账单登记入账有时货物已到。发票账单要间隔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由于这笔负债已经成立,应作为一项负债反映。
为在资产负债表上客观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在月份终了将所购物资和应付债务估计入账待下月初再用红字予以冲回的办法。因购买商品等而产生的应付账款,应设置“应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用以反映这部分负债的价值。
⑻ 会计需关注:旅游业只能选择差额征税吗
问:旅游业只能选择差额征税吗?
答:不一定。旅游业企业可以选一般计税或者差额征税的计税方法。但是旅行社最好选择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旅行社在取得进项税票时,上游供应商很难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选择了这种差额纳税,则可以接受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
问:选择差额纳税后有什么问题要注意的?
1、对外开出的发票为增值税普通发票,而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能对有些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客户有影响。
2、可以用于抵扣的发票类型只有6种:上游旅行社的发票、住宿、餐饮、交通费、签证费和门票。
3、只限旅游业务才能实行差额纳税,而单项业务,如单订机票这种业务如果要按全额做账,则需按全额纳税。
4、会议、考察业务可以按差额纳税,但必须取得与会议有关的进项发票方能抵扣,而不能用旅行社的发票作抵扣。
⑼ 旅游业小规模差额征税企业如何报税和做账
1、(1)一般说来是每季按利润计提一次,并于次月日之前缴费,1-4季度每季为预缴,年度决算时再进行汇算清缴,汇算清缴于次年5月前完税。
(2)但也有的地方采用每月计提,具体按当地国税局要求去做。不论是按季还是按月计提,年度决算时都要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四季度所得税入账数按汇算清缴的数额扣除之前三个季度的计提数,差额作为四季度的计提数。
2、差额征税的计税额=(总金额-分包或分给他人的金额)/(1+3%) 普通征税=含税收入/(1+3%)
3、试点企业差额纳税下的会计处理:
(1)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可以实行差额征税的,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扣减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2)按照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照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3)下图所示是明细账的账簿
(4)会计分录的格式和要求是: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
⑽ 旅游业营改增,差额征税的会计核算怎么做
旅游业差额征税的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1+6%)×适用税率6%。
(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1+3%)×征收率3%。
(10)旅游业差额缴税扩展阅读:
营改增后的计算规则
应纳税额
转型后应纳税额计算规则
(一)转型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可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如取得外地或本市非试点纳税人的原属于营业税可差额征收范围的发票,可按发票金额在销售额中扣除;如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专用发票可按发票注明的税款抵扣销项税额
(二)转型后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交通运输业、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纳税人取得的外省市和本市非试点纳税人的原属于营业税可差额征收范围的发票,可按发票金额在销售额中扣除。
其他行业如取得外省市和本市非试点纳税人的原属于营业税可差额征收范围的发票,也可按发票额在销售额中扣除,但取得的本市试点一般纳税人或试点小规模纳税人的发票,不可扣除销售额。
税率档次
根据试点方案,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新增试点行业的原有营业税优惠政策原则上延续,对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政策。
新增四大行业营改增的实施:
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征收10%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征收3%的增值税。
房地产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10%的增值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生活服务业:6%。免税项目: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等。
金融业:6%。免税项目: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国债地方政府债、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等的利息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