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加坡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1.新加坡有赌场(三所)超级吸引外来游客
2.新加坡临海,海滩建设与开发很全面,风景不错
3.新加坡人种,风情,习俗多元化,集合了亚洲多国风情。所以在新加坡您可以体会到很多风俗,尝到各国美食
4.新加坡交通建设发达,地铁几乎延伸到各个景点,而且公共汽车都不晚点。自助游的旅客可以根据地图,gps,等工具,十分方便地定位。

2. 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原因如下,出自转载: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清洁卫生国家之一。虽然新加坡面积不大专,既没有名属山大川,也没有多少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并不丰富。但是由于由于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实施严格,不仅开展观光旅游,而且重视开展购物旅游,发挥其作为“购物天堂”的优势;航空交通发达,新加 坡与世界49个航空公司建立了联系,每周有1500次班机起落,目前航线所达的国家共54个,城市110个;会议设施齐全完善,注意加强会议旅游,1990年在这里举行了2708次国际会议,与会者达50.9万人;特别注意开展优质 服务,一些饭店屡屡在国际上获得最佳饭店的称号,新加坡航空公司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旅游费用也相对较低;另外,为了激励旅游需求并帮助某些生意不佳的饭店和餐馆,政府还对它们实行减税。因此,新加坡旅游业相当发达,发展也相当迅速。

3. 新加坡的旅游业怎么样

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境内既无名川,也很少可供观赏的文物古迹, 更看不到湖光山色。但是,新加坡人民采取了独辟溪径的发展道路,使该国在从 获得自治以来的短短33年中一跃为欣欣向荣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著名的旅游 胜地。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公里。一百多年 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僻渔村。唯一的资源,可以说是:“阳光与海港”,新 加坡人正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利用它扼马六甲海峡出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从搞转 口贸易开始,继而发展旅游业,苦心经营,勇于创新,注重服务质量,打开了局 面,使旅游业获行迅速发展。新加坡利用其自由港的地位,大多数商品免征进口税,商品价格便宜,吸引邻近国家的旅客到新加坡购物。顾客在这里可以买到世界各地名贵、新颖的商品,而且价格低廉,甚至低于原产地。因此,抱有购物愿望的旅客纷至沓来,使它成为与香港齐名的“购物天堂”。新加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建成了堪称亚洲第一流的交通通讯设施。新加坡海空运都很发达。每天有30多个国家的航空公司的200多个航班飞机 在新加坡机场频繁起降。新加坡政府长期采取开放空域、海域政策,兴建现代化 机场和港口,促进交通进一步发展;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大力发展讯业,使其电 讯在亚洲处于名列前茅的地位。

4. 新加坡有那些特点

国名: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国家政要:总统纳丹(S.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宣誓就职,2006年5月再次当选,5月30日宣誓就职;内阁资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农历8月15;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大宝森节:泰米尔历的1、2月间;蹈火节:10、11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3月21日月圆后的周日。

首都:新加坡市(Singapore City)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人口: 约有400万人口 ,其中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1.5%。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简史: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46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顾问理事会受委向总统提供咨询与建议。总统在行使某些职权,如主要公务员任命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议会称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占国会议席多数的政党组建政府。

新加坡金融区

经济: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新加坡狮头鱼尾像

新闻出版: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此外还有泰米尔文报《泰米尔日报》。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加坡电视机构拥有并经营2个频道,一个播送华文节目,另一个播送英文节目,每天播送24小时。12电视私人公司经营2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

著名商业购物区乌节路

外交:立足东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与中国关系:1980年6月14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在北京签字,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2005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新加坡进行友好访问。2005年10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

1,交通组成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由 MRT(一种高架轻轨列车和地下铁路的混合)/巴士/出租车/为主,还有就是用于旅游观光的渡轮和缆车了.

2,公交概况
新加坡公共交通基本上覆盖了全岛, MRT串起了新加坡的所有的镇,而每个镇级的大站就会有一个大的BUS中转站.

(1)新加坡的公共汽车
新加坡的BUS由两家公司组成,但是其路线基本分为三种,跨镇/镇际/镇间.也就是说是长途/中途和短途.有的长途车单程要运行1个半小时多. 车型大多为奔驰和沃尔沃等,车速很快,有时在公车专用线上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小汽车. 车况基本上不错,长途和中途的车都装有空调,很冷的.

而开车的司机也相当的野蛮,因为我经常会看到司机车速太快,转弯或刹车时把客人晃倒.(本人曾经写信给过汽车公司和新加坡交通总局,可是得到过一个计算机打印的回信,就是说他们感谢我,然后会尽量避免,不过直到我离开那里,该快还是快,客人还是一样地倒,不过事故还真的不多,估计这是高节奏城市的特征吧)

公车的站名设计得不是很好,(或者对于我这个外国人觉得不好) 都是用附近的房屋门牌号命名的,例如 BEDOK 322/ ENOUS411 等, 初来新加坡的旅客很难弄懂究竟要在哪儿下车. 不过每辆车上都有一些小册子注明班车的站名和费用,可以配合着地图看,在加上询问司机,基本上过得去.

公车的付费系统是使用投币和磁卡的, 一般起价在新加坡元60分.(现在可能涨了) 根据路线的长短最多可能2元左右. 上车后插入磁卡,然后按你要购买的票的金额,票会自动打印,票和卡会从下面出来,当然卡中会扣掉相应的金额.

车票是要留到下车后的,因为会有人来查票.尽管每辆车只有司机一个乘务人员,但司机是不查票的,查票的是公司专门的,穿制服的.票上已经打印了购票时间,站名,车号码等,他会看你是不是已经过了站.如果票上的金额不够,他也只是让你去补票而已.(其实,每次我都会看到有人被查到逃票而去补票的)

车卡的金额要到新加坡的地铁站才能去添加.有人工和自动的两种.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经验

新加坡位于北纬1度,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为320万, 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今年三月作者有幸参加由新加坡国家公园局主办的“建设和管理一个花园城市”的技术培训,目睹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实践,从新加坡的同仁那里比较系统地了解到其花园城市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加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已成为其重要的旅游吸引力之一。但这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其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相当于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公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八十年代,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在规划指导下飞速发展,政府部门在着眼于未来的同时,意识到保护好宝贵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于是划定了需要保护的建筑和相关的区域,成立了国家保护局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是植物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为此新加坡达到了如下指标:在公寓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低于总用地的40%;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镇区中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楼房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在房地产项目中每千人应有0.4公顷的开放空间。

经济: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5. 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

很好,旅游业算他的支柱产业

6. 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
1) 政府定位准确、工作到位
2)气候和环境占据天时地利、加上国民素质优良构成人和气氛
3)社会安定和谐、犯罪率低
4)东西方交融的人文环境包容四海
不利:
领土太小,旅游资源有限

7.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现状

07年旅游业大丰收

新传媒新闻报道,本地旅游业表现再报佳绩。2007年全年,不论是游客到访人次和时间都达到历年来最高。138亿元的旅游业收入,更是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新加坡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从2007年1月到12月期间,到访本地的旅客人次高达1030万,比前一年增加5.4%。他们在本地游玩的时间多达3800万天,都是历来最高的纪录。

其中印尼、中国、澳洲游客人数最多,排名前三位。这些游客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巨大收入。全年收入约138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超过一成,创下历年来最好成绩。
--------------------------------
从新加坡旅游业看新加坡酒店市场的展望

游客到访人数

2007年是新加坡旅游业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游客到访人数也持续增长。新加坡旅游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的前十一个月,新加坡共接待游客930万人次,比2006年同比增长5.4%。

在此期间,每月游客到访人数都创同期新高,其中,11月接待游客人数为837,000人,10月份接待人数为911,000人。2007年到访游客总数有望达到10,300,000,比2006年同比增长6%。预计这一增长势头将会继续保持并创新高,2008年预计达到11,000,000人次,2009年则会突破11,700,000人次。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航空部门也得到了反映。2007年10月28号北方冬季开始后,新加坡樟宜机场创造了4,300次周预定航班的新纪录,每周航班比3月25日开始到10月27日结束的北方夏季同比增长100多次。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和印度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并因此增加了更多的来自上海,钦奈和杭州的航班。新增的航班还延伸到了珀斯,布里斯班和奥克兰。目前,有83条定期航线连接着新加坡和60个国家的约189个城市。

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带来了这一增长并将继续作为主要的游客来源市场。此外,越南、俄罗斯等国家也逐步成为值得关注的市场,越南曾经是拥有最多游客数量和行业专家的国家之一。

酒店市场

随着游客数量的猛增,当地酒店的业绩在2007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07总体的酒店入住率有望达到87%左右,平均房价将实现200美元,超过了2006年的85%和164美元。从单个月份看,2007年11月平均房价是226美元,为史上最高,之前的最高纪录为10月份的219美元。

继续向前发展,平均入住率预期到2008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88%,89%。另一方面,平均房价在2007年的强劲增长势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不久的将来。预计新加坡的日均房价在2008年和2009年将分别达到230美元和260美元。

同样,2006年每可用房间平均营收为140美元,预计2007年将会增长到175美元左右。由于酒店市场设计方面的改进,2008年和2009年的每可用房间平均营收有望达到202美元。

新增供应

坐落在东陵路上拥有299间客房的六星级瑞吉酒店于2007年12月22日开业。计划2008年再增加1,700间客房,这些新增酒店中包括拥有307间客房的樟宜机场皇冠假日酒店,有193间客房的Capella Singapore和有118间客房的M?venpick Treasure度假村。酒店供应短缺形势严峻以至于偏僻地区如Geylang的酒店都被旅游机构拿来利用,新增的这些酒店将会缓解这一形势。根据市场报告,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品牌的进入将有助于提高酒店房价,与亚洲其它市场相比,包括香港、上海和东京,新加坡的客房价格常常被低估。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2008年还将规划出10处酒店用地,其中三块新地属于政府售地计划,另外7处将在2007年逐一落实。这些新增酒店用地将在这一整年陆续动工,开发后将会增加大约4,675间客房。

市场展望

新加坡旅游局称,旅游业仍是重要的经济支柱,期望到2015年,旅游收入能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合300亿美元,游客人数增加一倍,达170亿人次,并为服务行业创造100,000个新的工作岗位。在未来十年内,希望这些目标在20亿美元的旅游发展基金的支持下能够刺激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和快速增长。

鉴于旅游业的乐观前景,新加坡旅游局的目标似乎是很有希望实现的。展望未来,面对来自亚洲其他重要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新加坡充分发挥主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进一步增加本国旅游业的吸引力。

新加坡樟宜机场终点站3按计划于2008年2月开始运营,它将增强乘客接待能力,樟宜机场每年的接待旅客人数也将因之增加45%,约6,400万人次。这一工程是新加坡旅游局2015年发展关键基础设施以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宏伟计划的基石。

关于发展战略性旅游产品,会展旅游业被公认为是有发展潜力的。2006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以及2007年11月东盟会议的成功举行使新加坡被确定为大型会议的理想地点。希望新加坡旅游局坚持不懈的营销努力和新增加的两个综合性度假区能提高城邦的高度,从而成为会展旅游的理想之选。

新加坡旅游局致力于吸引典型重要活动,新加坡摩天观景轮和9月份举行的F1赛车将会提升新加坡作为国际青睐的景点的地位。2008年在Mandai即将开放的30个自然主体景点将会满足全球对自然旅游的需求。将于2009年完工的空中花园赌场和2010年完工的世界度假村,加上雄厚的经济基础,势必令新加坡的游客数量继续增长,从而实现到2015年1700万人次的目标。

行业概况:

旅游业是新加坡重要的支柱产业,年收入达108亿新币,占新加坡GDP的4%,并提供15万个就业机会。
新加坡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希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旅游业收入3倍增长,达到每年300亿新币,到访游客量实现2倍增长,达到每年1700万人次,新增就业机会10万个。
在20亿新币的旅游发展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这些目标将推动新加坡旅游业在未来十年取得积极发展和快速增长。
阅读新闻

2007年1月-12月,新加坡旅游业收入估计约为138亿新币,较2006年同期增长11.3%,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同年,新加坡到访游客量达1030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5.4%,创造了新加坡旅游业年到访游客量的历史新高。

由于到访游客量猛增,酒店的平均房价和平均入住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酒店的客房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估计约为18亿新币,比2006年增加22.8%。2007年全年的平均房价估计约为每间每晚202新币,比2006年上涨23.1%。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估计将达到87%,同比上升1.7%。

即将建成的综合度假胜地(IR)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综合度假胜地将成为集会展中心、主题景点、娱乐表演场馆、休闲设施、酒店及购物中心为一体的大型地标性建筑,内设小型赌场,将带给游客全方位的享受。预计,该计划将大大增强新加坡作为旅游胜地的吸引力,提升新加坡旅游业的形象和声誉。滨海湾金沙(Marina Bay Sands)综合了大型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MICE)设施,以满足商务活动及MICE游客的需求。圣淘沙度假胜地(Resorts World Sentosa)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旅游胜地,带给您全家难忘的愉快经历。上述两个项目将给新加坡带来超过100亿新币的投资。

2008年,除了综合度假胜地,您还将有机会体验和参与更多令人兴奋的旅游项目和活动:

新加坡摩天观景轮(Singapore Flyer) 是全球最大的巨型观景轮,能从178米的高空俯瞰新加坡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摩天观景轮已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运营。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新加坡大奖赛正在加紧筹备。这个F1历史上的首次夜间大奖赛将于2008年9月26日-28日举行。
第二届新加坡双年展(Singapore Biennale)将于2008年9月11日-11月16日举办。各项展览和表演将在不同地点举行,如市政厅、滨海河畔(Esplanade Waterfront)、新加坡摩天观景轮、Southbeach开发区、Fullerton Properties等等。
此外,在200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的《2008年旅游及观光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在130个国家中名列第16位,并在下述几个项目中排名第一:政策法规、地面交通基础设施和整体人力资源(包括合格劳动力资源)。

8.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1) 政府定位准确、工作到位
2)气候和环境占据天时地利、加上国民素质优良构成人和气氛
3)社会安定和谐、犯罪率低
4)东西方交融的人文环境包容四海

9. 新加坡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成功道路不仅为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岛国提供了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由于新加坡在许多方面对外国依赖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169774.html?fr=qrl3

10.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旅游资源特点

1。当代世界经复济地域系统形成制发展条件的新变化

位置、交通、信息条件科技条件其他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2。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点

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发展差别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转移与资金流动

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

3。世界产业分布与经济地域体系的新变化

产业布局不断集中经济区域化经济地域系统变化

4。世界生产力分布不平衡

经济实力的分布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部门结构层对外贸易水平

第三节世界上的国家与世界经济地域格局

1。新大陆与旧大陆

2。国家的经济类型

按人均GNP划分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按资源与生产的关系状况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