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龙游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

龙游县扎实推进龙游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近年来,龙游县规划部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龙游”两大目标和“工业立县、开放兴县、特色强县”三大战略,以创建浙西中等规模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为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新型城市化道路,充分发挥规划职能,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严格规划实施,推进精细化管理,深化阳光规划,有效地提升了龙游城市品位。

一、创新规划理念,高起点编制规划。

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我们坚持规划先导,重视运用规划手段对未来发展形态进行科学分析谋划。

1、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加强了城市发展空间研究,着力体现规划的人本意识,挖掘规划内涵,根据龙游县城人文底蕴、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等独特资源禀赋条件,把县城定位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明确了“一心三极”的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并确定了近中期城市发展重点方向和建设的章法时序。

2、科学修编规划体系。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规划体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项目整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城乡规划统筹化、总体规划滚动化、专项规划综合化、区块规划规模化、设计工作特色化”的理念,政府先后委托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上海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重点片区详细规划,以及交通、旅游、电力、教育等各项专业规划,形成了总规、详规和专项规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

3、全力编好县域总体规划。作为县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联合编制的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总规协调编制工作,着手成立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联合编制领导小组,协调两规编制工作。目前正按照省建设厅、国土资源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县市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两规”相互衔接的专题研究,有序推进两总规协调编制工作。

4、着力推进规划全覆盖。坚持以县域总体规划为龙头,争取3至5年时间,科学推进规划全覆盖。首先是加快县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进度,其次是重大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超前全覆盖,编制完成城乡污水处理、供水规划和交通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的编制;三是完成近期规划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实现各项专业规划全覆盖,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生态地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五是加快村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同时抓好规划转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规划挖掘项目,以规划引领统筹发展。

二、推进精细管理,高标准实施规划。

通过规划实现城市科学有序发展,体现出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

1、以科学管理为抓手,坚持城市发展为首要。“整洁、靓丽、优美”是外来客商对龙游城市的一致评价,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居民自治,强化规划执法,形成监管合力,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协同化、市场化、规范化,同时注重城市特色的营造,坚持把城市规划建设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围绕做精、做特、做美城市的目标,精雕细琢,着重做好“显山露水、生态入城、凸显文脉、造城造景”四篇文章。“显山露水”就是充分利用龙游县城“两江两山两滩”的独特自然条件,精心规划,构筑山水灵秀的自然风景轴线和城市景观轴线。“生态入城”就是保护城市的自然山水风貌、生态走廊,“引景入城,引绿入城”,实现城市与自然的交融,构筑以龙洲公园、江滨公园为核心的城市滨水连续绿地,建成以城市入城口景观为主的线状绿化廊道和公路沿线的“绿色景观长廊”。“凸显文脉”就是挖掘利用龙文化、商帮文化、姑蔑文化、石窟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显现到城市不同区块中去。“造城造景”就是强化造城就是造景的理念,使城、景、文、游“四位一体”,赋予每个城市景观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旅游融为一体,努力把城市建成“没有围墙的景区”。

2、以城乡统筹为目标,做好中心镇、中心村培育。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2006年全面完成了52个整治村规划方案的编制。2007年将完成51个整治村规划方案的编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统筹建设,切实抓好中心镇、中心村试点,坚持中心镇、中心村培育和村庄规划建设并重,加快中心镇的培育,进一步完善中心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使之成为联动节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县政府确定了溪口镇、罗家乡和社阳乡为中心镇中心村试点乡镇,县政府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分期分类有序推进,特别注重了前期调研,结合试点镇(村)域地形、人口分布等现状,深化研究,提炼区域特色,将有限的资源要素向中心镇中心村倾斜集聚,逐步培育壮大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经济,逐步深化特色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节约集约发展,同时强化主动对接意识,深入村镇,走访村民,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引导村民热心参与,努力做出精品,为推动村镇规划全覆盖做好示范。

3、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集聚发展。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优化配置,强调了工业发展空间布局的科学性,按照“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发展集约化”的思路,构筑了“一区三块一带”的产业空间格局,即:一个省级工业园区,溪口、湖镇和城南工业区块,以及横山--塔石--石佛建材产业带,并结合中心集镇的建设形成若干乡镇工业功能区块,加强规划控制,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中小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以旅游产业平台,促进集约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休闲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龙游依托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构建“一心两线”旅游发展格局。“一心”即依托中心城市旅游功能设施和龙游石窟、民居苑景区构成旅游集散中心;“两线”即龙南生态旅游线和龙北文化旅游线。重点开发“龙游石窟”、“龙舟赛道”、“龙游民居苑”、“三叠岩景区”、“浙西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等旅游产品,创建富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和与之紧密结合的自然生态景观。形成石窟文化旅游路线、山水生态旅游路线、特色旅游线(汽车休闲竞赛、龙舟娱乐等)等精品线路,使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最终把龙游建设成为特别适合旅游、生活和创业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

三、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1、制定住房发展规划,加强住房建设管理。为适应龙游县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对城市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制定了“十一五”住房发展规划,严格执行之,并且出台了城镇危旧房改造措施,深化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农房建设管理,研究探索农村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出台《龙游县农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成立“龙游县村镇建设协会”,实行村镇建筑工匠自治管理,对全县农村建筑工匠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从源头上提高村镇建设水平,协调行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步规范村镇建设市场和建设行为。

2、全面启动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从2007年到2010年,分类分批、全面开展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全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困难问题。2006年,该县被列为浙江省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试点县,根据救助对象住房实际状况、救助对象的意愿以及村镇建设规划,县救助办采取了新建、改建、修缮、置换、租用等方式对全县202名救助对象实施救助,其中新建114户,改建14户,修缮63户,租用11户。2007年,救助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截至10月份,377户年度救助任务已完成211户。

3、在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坚持城乡一盘棋,资源共享,以城带乡,相辅相成,加快对城市道路网络、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设施、生态环境等的建设,强化对城乡居民点集聚的研究,以构筑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结合村庄整治,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沼气利用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禽畜养殖业的控制引导,走集约化、同区化发展道路,以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发挥规划职能,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结合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和“十、百”工程,加快规划和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城乡环境整治。

摘自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2007.10.23 衢州市规划局

乡村旅游将会带动乡村振兴吗

据报道,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7036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27.5亿元,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8万人,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反映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富民效应。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既是推进旅游强省战略和优质旅游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环境质量、发展质量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景区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旅游强省的中坚力量,希望乡村振兴可以早日实现!

Ⅲ 以风情带和幸福村居为题给乡村旅游景点取个创意的名

菩提树下

Ⅳ 乡村旅游能带动精准扶贫吗

近年来,恩施州坚持以美丽乡村为发展平台,带动当地的精准扶贫。

恩施枫香坡毗邻恩施城郊,虽有区位之优却无增收之门,自发展乡村旅游之后,修通了循环路,建起了农家乐集群,打造了侗族建筑群,组建了农民艺术团,形成了生态茶园景观带和“恩施玉露”品牌,成为国家3A级景区。

希望更多地区能实现以旅游带动脱贫!

Ⅳ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建设有什么影响

传统的旅游项目往往不能吸引游客去乡村旅游。只有一些真正想融入乡村生活、喜欢生态旅游的游客,才愿意去农村享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品尝绿色无污染的食物。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始逐步发展。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不仅像传统旅游一样,还能通过吸引游客带来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旅游活动。它所依赖的资源主要是城市和相对偏远地区的自然景观、田园风景和农业能源,这一些资源的拥有者和改造者是农民。乡村旅游加强当地社区和农民的加入。

Ⅵ 发展乡村旅游有哪些积极的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而且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整体文明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铭智旅游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1、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2、增加农民受益,让农民脱贫致富
3、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4、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整体文明的提高
5、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要求
6、有利于乡村自然环境向着乡土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7、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8、有利于农村选择城镇化的方式

Ⅶ 龙游旅游景点有哪些

1、龙游石窟。龙游石窟是衢州市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距县城北3公里的凤凰山麓,是一处气势恢宏、瑰丽壮观、世界罕见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根据专家初步断定,龙游石窟的开凿下限年代最晚不迟于西汉时期。

龙游石窟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古建筑学、工程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而且也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龙游石窟于1992年6月被发现。

据勘察,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分布了大小36个洞窟,洞窟面积从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倒斗型”,洞窟内科学地分布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

洞内常年保持18摄氏度的恒温,洞外青山绿水相衬,竹林古树掩映。龙游石窟因其开采的历史背景、规模、用途以及所运用的地下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世人和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各路专家提出了古代采石场说、春秋王陵说、越国军事基地说、外星文明说、汉代仓储说、道家福地说等设想,但都难以自圆其说而无法从根本上让人信服。

Ⅷ 浙江乡村旅游景点有哪些

浙江旅游景点分布:
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有西湖、千岛湖、富春江-新安江、雁荡山、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楠溪江、嵊泗列岛、双龙洞、仙都、雪窦山、浣江-五泄、江郎山、仙居、方岩、百丈漈―飞云湖、方山―长屿硐天、天姥山等18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钱湖、大佛寺、烂柯山等4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杭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金华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2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9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森林公园35个。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浙东一片,可以游水乡,谒佛国,亦可寻觅唐诗之踪。西湖、东湖、东钱湖、溪口、普陀,一路行来,水网交织,阡陌纵横,山水绵延,直通大海,沿途有中国最典型的水乡风貌;杭州灵隐寺、净慈寺,新昌大佛寺、南岩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国寺、雪窦寺,天台国清寺、德清觉海寺、龙兴寺,普陀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佛学深厚,慈航普度;西子湖畔、山阴道上、穿岩十九峰、谢灵运古游道、天姥石城、石梁飞瀑等,李白、杜甫、刘长卿、宋之问、元稹、王勃、贺知章、温庭筠、杜牧等400多位唐代诗人留下了一处处行踪和上千首诗作。浙南一片,北接括苍,东临大海,以奇山异水、飞瀑流泉著称海内。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台州天台山、神仙居、古长城,丽水仙都峰、石门洞、南明山,山水雄奇,名胜众多,目不暇接。浙西一片,集天地之灵气,聚山川之精华。从杭州出发一路上行,西湖、富春江-新安江以及安徽黄山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连成一线,不愧为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富阳鹳山、桐庐瑶琳洞、建德小三峡、淳安千岛湖、金华双龙洞、衢州江郎山、浙西大峡谷、龙游石窟、开化钱江源等,山水如画,美不胜收。杭徽高速公路经天目山,可直达安徽黄山。浙北一片,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这里是著名的蚕乡,是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浔、西塘、乌镇、新市等江南古镇,古迹尚在,风物犹存;莫干山、龙王山、南北湖等避暑胜地,环境独特,景色宜人;海宁钱江潮、安吉竹种园、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气象万千,蔚为大观。这里还与苏州、无锡、宜兴等地共同形成了古运河-太湖旅游区。
西湖:杭州西湖,旧名金牛湖、明圣湖、钱塘湖,也称西子湖,三面云山怀抱,一面濒临城区,湖面6.3平方公里,环湖15公里。以西湖为中心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三潭印月、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新西湖十景”为:灵隐禅踪、岳墓栖霞、六和听涛、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江郎山:号称中国第一丹霞风貌的江郎山目前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2010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位于江山市境内,内有著名的景点“一线天”、霞客游踪、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国画、丹霞赤壁、美食一条街、郎峰天桥
桐君山:桐庐县桐君山位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的富春江与天目溪合流之处,二水交带,一峰突兀,如翠玉浮水,故有“水金山”、“浮玉山”之称。与桐庐县城仅一江之隔。倘若从县城濒天目溪近窥,此山宛若窈窕淑女,倩影绰约;倘若登上城南山头的饭店远眺,此山却像一介勇士,一副雄纠纠的威武模样;倘若荡扁舟一叶,从山脚桐君潭翘首仰望,怪石嶙峋,古木森森,此山又如同一位飘飘欲仙的老翁,不乏几许神秘色彩。"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清末梁启超称之为“峨眉一角”,而康有为则誉之为“峨眉诸峰不及此奇”。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桐君山是富春江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是中医文化发源地、中华医药鼻祖圣地。《隋书》、《旧唐书》、《本草序》、《本草纲目》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都有大量对桐君的记载。
西塘: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嘉善西塘与桐乡乌镇、海宁硖石、海盐百步并称为浙江四大古镇(全在嘉兴境内)。
乌镇:乌镇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
兰亭国家森林公园 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圣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由此得名。东晋永和九年,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41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并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被尊为书圣,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钱江潮:钱江潮是闻名中外的自然景观,系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理形成的特大潮涌。钱塘江观潮的最佳地点,因历代江道变迁等自然原因而发生变化,自明代起,海宁盐官镇成了观潮胜地。
富春江:富春江为钱塘江自建德梅城至萧山闻堰段的别称,流经建德、桐庐、富阳、萧山等四县(市、区),属富春江一新安江风景名胜区。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岸山峦逶迤,群峰叠翠,江水澄碧,风光优美,沿途著名景点有建德的灵栖洞、大慈岩、七里扬帆,桐庐的桐君山、严子陵钓台、瑶琳仙境、大奇山和富阳的鹳山等尤为突出。
千岛湖: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杭州淳安境内,系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巨型人工湖泊。湖长15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面积为580平方公里,蓄水量相当于3000多个杭州西湖。因湖中有大小岛屿1078个,故得“千岛湖”之美名。
天目山: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雪窦山:雪窦山位于奉化市西北部的四明山麓,以清幽雄奇著称于世,素有“四明第一山”之美称。雪窦山融自然景观、佛教文化、名人古迹于一体,曾被赵朴初先生称为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东钱湖:东钱湖又名“万金湖”,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是浙江第一大淡水湖,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之美誉。东钱湖水光空潆,山色如黛,诗情画意,妙趣天成。
雁荡山: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包括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和南雁荡山,其中尤以北雁荡山更为人熟识。因南北雁荡均山顶有湖,芦苇丛生,常有秋雁宿之,因而得名。北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境内,群峰峥嵘,巨石擎天,素以峰、嶂、洞、瀑称胜,号称“东南第一名山”。
达蓬山:达蓬山原名香山,位于慈溪市东南部,横跨三北、龙山、范市三镇,达蓬山重峦叠嶂、林木葱郁,登山远眺,浩瀚东海尽收眼底。 寻访达蓬之路,可以从达蓬山南的河头横溪村、达蓬山东麓的凤浦岙、达蓬山北的古道上山。之所以命名为“达蓬”,意即从这里出发可以航海到达仙境蓬莱。
楠溪江:楠溪江位于温州永嘉境内,是浙江省第二大江瓯江的最大支流,因发源、穿梭于崇山峻岭间,河道深切,落差很大,形成了许多奇峰、峡谷、峭壁、飞瀑,并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美闻名遐迩。
洞头列岛:洞头列岛位于温州市区东南方,距市区33海里,由103个岛屿和259座礁石组年平均气温17℃,为海上风景旅游与避暑度假胜地。有仙叠岩、半屏山、大瞿岛、霓屿岛、大门岛等景区,具有石奇、滩佳、礁美、水清的独特景色,以及云霞、大海、海鸟、船帆、日出的旖旎多姿海上风光。海产资源丰富,是全国十大重点渔业县之一,可垂钓尝鲜。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莫干山:莫干山位于湖州德清境内,为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因春秋末期吴王派莫邪与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莫干山峰峦起伏,绵延连亘,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景区总面积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主峰塔山海拔719米。
双龙洞:双龙洞位于金华北山西北麓,因洞口有钟乳“青龙”、“黄龙”分悬两侧,故名。此洞又被道教尊为“第三十六洞天”,所以又名洞天。双龙洞由外洞和内洞两部分组成。外洞约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洞底平坦,顶崖平如石盖,四壁石质细腻,纹如肌理。洞内泉水清澈,自东壁下小穴内潺浸流出,终年不断。
岩位于永康东北,因峰奇呈方形,故名。方岩风景区由方岩山、寿山、烈士陵园、杨溪和邻山等5个风景点构成,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向以岩险、石怪、景奇、谷幽而享有盛誉。方岩山海拔400米,壁立如削,酷似擎天方柱。橙麓山下有刘英烈士墓。
仙华山:仙华山又名仙姑山,位于浦江县城北9公里处,相传因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仙华山以奇秀的山巅峰林为胜,在海拔600米以上的 仙华山巅,石峰耸峭壁立,拔地而起。故仙华山又有“第一仙峰”之称。
江郎山:江郎山位于衢州江山境内,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相传古时有江姓三兄弟登其巅,化为三座石峰,因而得名。江山之名即源出此山。江郎山最著名的景点是三爿石,也称三峰列汉。郎峰、亚峰、灵峰三座石峰呈"iii'’字形排列,最高处海拔824米,石峰本身高369米,状如天柱,摩天插云 。郎峰居东南,体形庞大,宛如城堡;亚峰在中间,形似宝剑,插立其间;灵峰位西北,形态浑圆,尖顶朝天。
普陀山:普陀山位于舟山普陀区,是东海莲花洋中的一个小岛,与著名的沈家门渔港隔海相望,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该岛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最高处佛顶山海拔283米。zxsac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林幽石奇,洪波浩渺,梵宇隐然,云烟缭缭绕,素负“海山第一”之盛名,向以“海天佛,国”、“南海胜境’’著称于世。
嵊泗列岛:嵊泗列岛位于舟山群岛最北部,长江口与杭州湾的汇合处,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因取嵊山、泗礁两岛首字而得名。陆地积67.8平方公里,其中常年住人岛屿16个。嵊泗风光的特色在于“海瀚、礁美、滩佳、石奇、洞幽”,景观较集中的有泗礁、黄龙、枸杞、嵊山、花鸟等岛,以长滩水缓、绿华引渡、海浪雪景、雷洞遗恨、庐山林 海、渔港垂钓、海豚逐浪、初阳望月、山海奇观等十景为最佳。
天台山:天台山位于天台北部,系仙霞岭余脉,为我国名山之一,主峰华顶山海拔1138米。天台山是名僧济公的故乡、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也是日、韩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山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众多,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于世。
神仙居:神仙居景区位于仙居县城西南20公里处。景区内奇峰环列,山崖陡峭,基岩落石,处处成景,险峰、幽谷、秀林、奇瀑融为一体,有鬼斧神工的将军岩、威武昂扬的狮子峰、神态安详的睡美人、因风作态的飞天瀑、意境无穷的神笔画天等景点60多处。身临其境,置于袅袅雾霭之中,有飘飘欲仙之感。景区上游有瀑布群和龙潭群,全长 500米的区域内拥有连续十一级飞瀑和形态各异的深潭,为国内罕见。与神仙居景区相邻,是万仞壁立、形如巨舰的景星岩景区。这里有景星望月、飞马迎客、神象守岩、空谷响铃、雄狮揽球、玉柱擎天、仙人试剑等8处景观。在神仙居与仙居县城之间,永安溪自西南流向东北。其中自步路西门村至杨府石牛村段,全长12.5公里,新开辟为“永安溪漂流”。乘上竹筏,顺溪而下,时而急穿险滩,时而如履平地,碧水、蓝天、远山、田畴、村舍,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山水画卷。
仙都:仙都位于缙云县西北、括苍山北麓,自隋代起闻名,宋以后逐渐成为道教活动和旅游胜地。仙都风景区分布于东西长约10公里的练溪两岸,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姑妇岩、铁城(芙蓉峡)、仙人剖瓜、马鞍等7个游览区组成,计有72奇峰、18处名胜古迹。景区内曾建有缙云堂(黄帝祠宇)、乌伤侯庙等,其中黄帝祠宇规模最大,是仙都景区的主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的鼎湖峰,俗称石笋,傍练溪拔地而起,高170.8米,奇特挺秀,是世界最高大柱石,也是仙都风景区的代表景点。
大佛寺: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不管出自何种目的造访大佛金身,不管你有无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一跨入大殿之门,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震慑。宝像庄严,慈眉善目,甚至于微笑着凝视每个“凡夫俗子”,但谁也避免不了这种感受。
沙湾十景 沙湾村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西南21.5公里。清朝年间,沙湾村前辈利用自然环境,精心设计,创建沙湾十景,具体是:半月澄光、双凤朝阳、伏虎望兔、福脉庵堂、金鸡亭、雷滩鼓浪、石佛点头、三水会合、海虾盘沙、文昌阁。
六和塔:位于钱塘江北岸月轮峰上。此地原为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20世纪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将中国各地著名的塔缩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
龙游石窟: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浙江省旅游景区甚多,除了杭州西湖外,还有水乡、佛国胜地、浙南山水景区,以及浙西的富春江和千岛湖。
推荐景区:杭州、宁波、舟山,西塘、乌镇、海宁、普陀山,桃花岛,东极岛,楠溪江、临安、千岛湖、天台山、雁荡山、莫干山、丽水、武义、龙游。
夏季的浙江,平原温度高,此时最好到浙西、浙南的高山间避暑,或是观赏溪涧瀑布。冬季不是十分寒冷,且是旅游淡季,适合背包族静静欣赏美景。冬季还可以泡温泉,浙江境内的著名温泉有金华武义温泉和宁海南溪温泉

Ⅸ 一带一路与乡村旅游文化节有关系吗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边境地区作为连接中国与众多邻国的门户和纽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的必要前提和保障。中国已同除印度、不丹外的12个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未划定的中印、中不边界地区也总体保持稳定安宁。中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

Ⅹ 去乡村旅游时应该带什么

防蚊水(喷在身上,因为乡下一般都比较多蚊子)
除虫液(乡下一般没怎么注重房间卫生,睡觉的地方有时会有小虫,先喷喷再睡觉比较安心)
防拉肚子的药(乡下的饮食卫生没有城市讲究,但当地人是没问题的,就是外来人不习惯,很多时候会拉肚子)
防晒油(乡间小道就多,没有石屎森林那么多高楼,出入电梯冷气房,晒的机会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