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乡村旅游日报
『壹』 在乡村旅游竞争越的今天,该怎样突出自己的特色
在乡村旅游竞争激烈的今天,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勇先创景建议一定要走个性化、特色化和创意化之路,要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打造不同的产品,走不同的发展模式,如,城市依托型,以发展周末度假客源为主,是典型的乡村旅游地发展模式,适宜开发集疗养、娱乐、运动健身等产品为一体的层次较高档的乡村度假村,并且对基础设施等辅助服务质量要求较高;旅游资源依托型,依据资源类型不同可分为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和历史文化依托型、民俗文化依托型三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主要借助本地或相邻自然景区的资源优势而发展乡村旅游,突出乡村生态旅游的特征,给游客带来一份悠然自得的绿色心情,开发过程中比较注重自然与生态、休闲性、参与性活动等的结合;历史文化依托型则重点打文化牌,产品以修学、观光旅游为主,适合高层次的市场需求,一般开发乡村文化博物馆和民俗度假村,让游客体会到清新自然的空气、淳朴民风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名胜和名人的深厚;依托乡村居民、人文遗迹、古建筑、文物等物质形态以及地方民间文艺、民俗节庆活动、地方民间文化庙会等文化形态,开展可参与的观光游览活动是民俗文化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抓住民俗等核心特色;交通依托型,主要客源是交通干线附近的居民,随着经济的发达以及私家车的增多,高度压力下的白领阶级们对于这种交通方便的乡村旅游的需求热情高涨,也是人们逃离城市、寻觅清净、远方探奇的绝佳之地;产业经济依托型,产业融合衍生出来的旅游新业态为乡村旅游的产业经济依托型发展模式提供了契机,将乡村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渔业相结合,依托产业经济发展,通过开发农业休闲、渔业休闲、林业休闲、果业休闲产品,类似乡村美味品尝,渔村垂钓等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这样不但满足游客的旅游基本需求,还可以学到相关产业的一些知识,这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客观上会吸引大量的青少年客源。
『贰』 靠美食带动的乡村旅游,如何才能持久
1 产品种类创新,模式创新
在美食产品上不断创新,增加体验环节,保持美食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对游客而言,“吃”不仅仅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渐渐成为一种休闲活动,一种丰富生活的象征,这样的美食才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乡村美食游想要长久,需突破以特色小吃、特产为主打产品的单一模式。注重系统开发与合理优化,开发美食主题核心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
2 特色活动,为美食旅游增色
除了在产品上创新,还可以通过与美食相关的活动,增加体验性和趣味性,形成长久的旅游拉动效应。
可通过区域合作,开展资源互换与共享,打造区域性龙头美食旅游产品,开发主题旅游精品路线,并结合其他区域的优势条件创新美食文化资源表现形式,促进美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深入融合。
3 深挖文化基因,丰富旅游内涵
乡村美食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包含本地的风俗特色、生产特色、生活方式……
因此,赋予美食文化内涵,将美食、文化遗产、生活方式整合起来,旅游就不仅仅是品尝美食,更是一种完整的生活体验和精神享受。
以饮食文化为主轴,建造饮食文化博物馆、举办美食培训讲座、创办美食论坛、举办烹饪大赛等活动,还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统手艺人才、以及评选美食形象大使等,使乡村美食旅游更加多元,有效地吸引游客的文化探索动机。
文化与美食的结合,能够丰富乡村美食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加消费深度。
4 打造乡村美食带,串起吃喝玩乐
成功的乡村美食旅游应该达到一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一般而言,以美食街的形态存在。
用这条美食线路,将分散的自然景点、人文景观、特色农场、休闲设施,以及餐饮企业连接起来,集合乡镇优势资源,形成美食旅游带,合力拉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5 做足宣传,提高知名度
对于偏于一隅的乡村美食,除了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之外,还需要进行主动的营销宣传,提高美食的知名度。
现在,各地花样繁多的“美食节”基本承担了宣传窗口的职能,由政府牵头,对特色美食进行大力推广。但是美食节往往是短暂的,容易被模仿、超越,缺乏足够的特色标签、辨识度和影响力。
这就促使美食宣传的渠道和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
『叁』 2018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几亿人次
2018年春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党委、政府积极努力,国家旅游局和各地旅游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假日旅游工作。截至今日,春节假日临近尾声,全国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运行的目标基本实现,节日期间无重特大涉旅安全事件发生,广大人民度过了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综合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各地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广东、四川、湖南、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广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游客人数居前十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过年火爆。假日期间全区星级农家乐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同比增长28.1%。山水沟生态园、桃源农庄、鑫源农庄、牛家大院、海军生态园、青铜峡清逸园等农家乐假日期间旅游接待日日爆满。云南各地旅游市场火爆。2月21日当天,全省共接待游客519.69万人,同比增长27.1%,实现旅游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21.6%。节日期间,丽江古城景区举办了新春花展,组织了“大研古城贺新春民族文艺展演”活动,每天举办打跳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热情年味,游客纷至沓来。
『肆』 康养旅游如何与乡村旅游携手共进
据统计,养生旅游占旅游交易总规模的1%左右,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为41300亿元,养生旅游的交易规模约为400亿元。
现阶段,养生旅游市场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年,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养生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乡村旅游开发与康养旅游相结合有以下六种形式:1、景观资源——以静养生,2、空气资源——以气养生,3、农耕活动——以动养生,4、人文资源——以和养生,5、饮食资源——以食养生,6、环境资源——以睡养生。
乡村旅游养生的建设要点包括:1、将乡村与田园融合,2、将自然与艺术贯通,3、将养生与生产结合,4、将趣味与劳动结合。
『伍』 山东有哪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
济南
1、平阴县洪范池镇
地址:平阴县洪范池镇
内容:平阴县洪范池镇,是一个以赏泉、垂钓、农家乐、登山系列活动为主题功能的休闲旅游区。可以体验齐鲁泉乡的无穷魅力,体验亲自劳作的收获欢乐,体验当地民俗生活的恬静自然,体验泉水人家饭菜的美味可口,真正领会到泉水人家生活的内涵与乐趣。园区依托泉水资源与独具特色的古村落,结合小城镇建设,形成“赏泉区”、“垂钓区”、“登山区”、 “泉水人家美食区”、“土特产区”,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特色旅游区。
2、 章丘市文祖镇三德范村
地址:章丘市文祖镇三德范村
内容:章丘市文祖镇三德范庄,地处章丘南部,文祖镇中部,总面积14.3平方千米,时有2100户,7000余人,是章丘屈指可数的大村之一。境内“于家庄”、“小寨”、“广宗城”均为汉代遗迹,是三德范历史悠久的见证。村内现有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被列入章丘市文物保护名录。庄内圩子墙现存近千米,另有颇具明清特征的古宅院、古门楼、古街巷遍布其里,古石板路随处可见。村内现有石碑、石刻近40块,其中明朝石碑4块,村内现有古桥两座。根据石碑记载及省市有关专家考察一座为元代、一座为明代。均有极高的考古价值。三德范庄还是山东省第一批传统村落。三德范芯子是章丘市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编纂出版了三德范庄志。三德范村内还有3A级景区锦屏山,属泰山余脉,自古就以幽、险、静、秀闻名于世,是最早的章丘八大景之一。生态环境原始、独特,保护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3、商河县温泉农庄
地址:济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
内容:商河县温泉农庄,集餐饮住宿、温泉疗养、休闲垂钓、农业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景观园林式庄园。农庄格调古朴典雅,整体仿古建筑,环境秀美,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园区内郁树葱葱,湖水清澈见底,呈现一幅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农庄内有近百个有机蔬菜大棚,可提供有机无污染纯绿色水果、蔬菜,同时可供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餐饮以鲁菜为主,兼做川菜、粤菜以及地方特色农家菜等,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鲁菜,更能令领略到商河地方特色美食。拥有标准双人间、豪华小套房、豪华大套房等各式客房,均有独立温泉汤池,独特的设计及人文理念将为所下榻的宾客营造独具品味的个性空间。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好客人家”五星级农家乐。
『陆』 为什么近年来的乡村旅游为何越来越火
为什么近年来的乡村旅游为何越来越火?
都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这个全民提倡环保的年代,青山绿水已经成了大自然留给人类最珍贵的礼物。窑里村作为善琏镇的一员,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村内流水潺潺,四周青山环绕,仿佛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现阶段的青年,社会压力过大,工作生活基本都是在大城市里,见多识广,却依然还是心心念念那个最原始的洗涤心灵的状态,回归乡村,看看那些与世无争的世界,看看那可爱懵懂的少年的自己,也是一种放松和自我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所以现在很多旅游发展到回归乡村,更加自然和淳朴的生活状态,是大家都向往和追求的。
来到窑里村,必不可少的便是来到窑文化馆体验制陶工艺,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玩着泥巴,自己也忍不住捯饬了一番,看着这些千奇百怪的成果,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如果玩泥巴玩累了,还可以来这里的蚕咖啡吧坐坐,细细品味这里的特色农产品,同样别是一番风味。
『柒』 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如何提升
先说硬实力,也就是基础设施,乡村旅游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土味”,不管是建设过程中还是提升,都应该以保留“土味”为前提,深入挖掘本地区的特色,导入创新思维,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软实力方面也就是服务,旅游靠口碑,所以服务建设不能松懈。
『捌』 国外农家生态旅游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家生态旅游,也就是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迅猛的工业化大潮,在解放人类社会生产力、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产生了回归田园、体味乡村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消费需求。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其宗旨就是让城市中的居民到乡村去体味农家的自然风情和文化习俗,让市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城市居民享受到别样的休闲放松。工业文明席卷欧洲,也使得乡村旅游在欧洲逐渐受到城市人的青睐。至20世纪30年代,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欧洲城市人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
此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乡村旅游的概念以及命名,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村庄旅游区域和组织方式,几乎全部的旅游活动都是由游客自发组织进行的。旅游者仅仅是利用乡村中农家的种植地、养殖区和农舍进行采摘、钓鱼、骑马等放松活动,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和新鲜出炉的农副产品,借着村庄自然幽静的环境暂时躲避喧嚣、繁忙的都市生活。而对于很多的农村居民来说,也同样没有认识以此可以作为获取利益的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收益。很多的村民把城里来的旅客当作是朋友的造访,只是适当地收取客人的食宿费用。
(2)发展阶段。20世纪中后期,乡村旅游在西方国家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城镇化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与此相对的,农业人口减少,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农业生产在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同时,林业、渔业、果木、特色养殖等为辅同步发展。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农业景观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组织各种乡村旅游的旅行社,同时农民也发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丰厚收益,出现了专门负责接待来客的农户。这标志着乡村旅游已区别于单纯的农业和单纯的旅游业,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性的产业。
观光成为了这一时期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容也日趋丰富,不仅包括观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花、草、林、果、家畜、家禽等农村特有的产物,还新增了很多关于村庄传统文化的展示和欣赏活动,例如乡村聚落的欣赏、传统老式建筑的参观以及乡村特有服饰的展示等等。同时,购物、餐饮、游乐、住宿、参与地方节庆、体验民俗成为主要的活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乡村因为各自的特点和发展情况不同,开始分化出各种不同特色和侧重点的乡村旅游,以吸引和满足不同的游客群体。
一方面乡村旅游内容逐渐丰富,品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两地的文化差异越发明显,农村对城市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农村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使得游客开始不满足于短期暂时性的游玩,他们更愿意把周末和假日安排在乡村中度过,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的怀抱,完整地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为了顺应这一需求,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村庄,农户们利用自己闲置的房屋,将其改装成具有乡村气息的旅店来接待过夜游客。一时间,乡村成为周末度假、老人休养的最佳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满足于旁观式的欣赏游玩,更要求积极加入到农村劳作的体验生活中去。于是,乡村旅游增加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活动项目,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而且也拓宽了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在很多国家,游客想要参与到农活中去,不但不会得到酬劳,反而要交纳一大笔费用,这已经成为了旅游价值的一种新取向。这一时期,很多的乡村度假小屋以酒店旅馆的经营方式运作,经营管理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妇女成了管理者的中坚。
(3)成熟阶段。无论是度假旅游还是参与式的活动抑或是体验乡村传统文化,都能让游客既获取愉悦的心情,又能够学到一些知识,所以乡村旅游在更大的范围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在成熟阶段,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了寻求区域整体的良性发展,开始注重农村整体环境的营造,重视非物质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加强调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社区居民生活改善,乡村旅游开始具有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特点。
『玖』 为什么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喜欢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也称绿色产业,是当前的发展趋势,它使农民不仅找到了在城市工作的出路,而且还在我们附近建造了许多景点,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照顾老年家庭和幼儿,实现农村地区的自给自足。现在,每个村庄都有道路,这在农村地区也很方便。许多城市人带着他们的家人和孩子去乡下郊游,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在乡村音乐中吃饭和生活,这是一个舒适的周末度假选择。
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在农村地区仍然很难看到,而农村设施、环境和他们吃的菜让许多人感觉新鲜。城市疾病催生了乡村旅游的繁荣,这也是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的原因。并且有民俗文化展示、农耕文化互动体验和特色民俗美食品味是乡村旅游最受青睐和吸引游客的独特特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