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乡村生态旅游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版基础,它是一种与生权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文献
(二)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移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区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原生态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打产品。

B. 看各地乡村旅游如何打造特色

近年来,由于消费市场需求扩大以及国家政策加持,乡村旅游市场欣欣向荣。但风口上的“乡村旅游热”,也逐渐显露弊端--千村一面现象严重,乡村旅游并非简单的改造村庄、随便搞搞农家乐,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产村一体化协调发展,是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基于多年来对乡村旅游的实战经验和研究,前瞻产业研究院归纳认为:
策划先行。乡村旅游策划注重从战略全局和产业发展大方向上把握发展规律,策划先行意识近年来日益增强。旅游策划师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策划之于规划来讲,更是先决条件,能避免走错路、走弯路。
契合市场。特色乡村旅游,顾名思义即以特色打造旅游功能的村庄,当前各类旅游产品已基本满足“食、宿、行、游、购、娱”等基本功能,怎么做才能体现特色呢?关注市场需求,以乡村原生态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以乡村休闲业态为依托,拓宽配套设施服务,实现乡村休闲度假模式。
突出特色。目前,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风起云涌,如何避免千村一面,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突出地方特色,保护特色建筑、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延长特色产业链,让乡村旅游看有特色、玩有特色,有念想、有盼头,为游客提供“乡愁”服务。

C. 国家旅游局拟定哪10大乡村旅游目的地

北京延庆区,延庆区地处北京市西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生态环境优良,是首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其历史久远,名山胜水,钟灵毓秀。有巍峨壮观的八达岭长城、有离现代大都市最近的松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还有经一亿四千万年进化形成的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风景众多,美不胜览。



农民不只是种地的收入,还加上了旅游的收入,这样的旅游景点能更多一点更好。

D. 谈谈如何打造诗意的乡村旅游

为了顺应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对健康、休闲生活方式的向往,下面,前瞻产业研究院就谈谈如何打造诗意的乡村游。
一、打造风格各异,环境多样的乡间居所。乡间居所的打造不需要雍容华贵,来到这里,人们想住的不是度假别墅也不是度假酒店,人们想要体验的是实实在在的乡间居所。乡间居所的呈现必须具有特色,比如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特色的、古镇特色的,周围再以湖畔、山间为配套,更能让乡间居所的味道跃然纸上。
二、让游客体验大汗淋漓的农地劳作。农耕文化的历史悠久,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农耕体验是最愉悦的运动,是一种全身心放松的方式。
三、还原单纯快乐的娱乐场景。儿时玩的东西很简单,但是那时很快乐。那种单纯的快乐不是玩电子游戏、买高端的电子产品可以媲美的。然而从前简单的快乐现在已是很难体验。

E. 淳而不土是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的基本原则吗

对。美丽乡村规划需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其规划的主要原则要以人文本,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保护原则;城乡联动,配套建设原则;产业支撑,特色鲜明原则;文化传承,延续脉络原则
河南省现代农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结乡村旅游的特点
1、独特的活动对象
我国乡村地域广大辽阔,种类多样,加上受工业化影响较小,多数地区仍保持自然风貌,风格各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具有独特性特点,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这种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
2、分散的时空结构
中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上下五千年,十里不同俗,且大多以自然风貌、劳作形态、农家生活和传统习俗为主,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乡村旅游时间的可变性、地域的分散性,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3、参与的主体行为
乡村旅游不仅指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和活动,还包括观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复合型导致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乡村旅游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在劳动的欢快之余,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4、高品位的文化层次
乡村文化属于民间文化,我国乡村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致使乡村旅游在文化层次上具有高品位的特点。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赋予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乡村社区的这种“浓厚的区域本位主义和家乡观念特色的非规范性”,使民间文化具有深刻的淳朴性和诡秘性,对于城市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5、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由于现代乡村旅游融乡村自然意象、文化意象和现代科技于一体,旅游发展与农业生产于一体和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于一体,因而是可持续旅游。

F. 乡村旅游的开发思路有哪些

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一)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乡村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
1.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
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 与农村扶贫相结合
据估算中国农村目前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中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 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2001年中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最近10年期间,中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乡村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G. 国内都有哪些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中国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1、中国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
中国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
计院的杰作,该项目是一个创新的创意休闲农业与高端
度假开发项目,是一个将乡村旅游、高端农业、文化创
意、风情园区开发相结合的玫瑰主题度假园区,不仅仅
是亚龙湾度假体系升级的重要支撑与亮点,同时也为中
国未来的都市休闲农业设计与高端农业主题度假项目开
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2、北京蓝调国际庄园
北京蓝调国际庄园是一个以“蓝色浪漫”为主题,
集特色餐饮,科普教育,养生主题温泉,加工体验,节
庆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精致休闲度假地。
3、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
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场,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
设计院规划设计的一个以有机种植为核心,以休闲生活
方式为主题,以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小型会议接待为
功能的有机休闲农场。
4、云南开远红土寨旅游新农村
云南开远红土寨旅游新农村改造采用“一个片区,
多种模式”的多样化改造方式,通过对建筑立面、房屋
院落、村落街道、中心广场等区域的改造,真正的从实
际情况出发,为开远小坝心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
开远的乡村旅游和城乡统筹建设打造一张名片,“幸福在
哪里,开远告诉你”,是这里的旅游口号。
5、福建漳州山重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
古山重乡村旅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春节前
后油菜花盛开时节,能够吸引大量的自驾车游客前来赏
花。

H. 如何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式体验

对接中产阶级群体的休闲度假需求,注重乡土文化特色与时尚消费业态的完美内融合,利用闲容置的乡村资源,以创意和设计的手法深度演绎乡土文化元素,打造出带有浓郁地域标识的品质化乡村度假空间。在乡村的乡村度假体验是时尚和乡土的融合。休闲方式很时尚,休闲环境很乡土。内在很舒适,外形很质朴。
乡村旅游产品形态:基于后乡土生活方式营造,创新乡村体验,重点包装策划度假庭院、风景餐厅、文创手作、户外轻游乐、乡土与自然教育、乡村社交活动等高品质乡村休闲度假产品,营造美好而富有情怀的后乡土生活方式。

I. 怎么才能更好的打造乡村旅游

旅游规划项目组设计了生态旅游规划项目的开发建设,集中在旅游规划区内进行商务度假、疗养、峰会、演出,均将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旅游规划专家陈元夫教授认为:“建立开放街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景区的入口来考虑,还要使之成为贵阳的一个高端的休闲场所。纵观贵阳的休闲消费市场,没有什么场所可供周末或晚上消费。所以在该景区建设一个开放的商务度假区既满足了区域内人群的休闲消费,又满足了贵阳的城市生活。”
本旅游规划项目根据其主体定位与自身的地形情况,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分别为风情走廊区,温泉产业示范,景观房产区,商务度假区,开放街区,商务办公区,预留土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精致的人文景观,将成为一些企业的办公首选地。建设商务办公区用来满足乌当区一些居民工作的场所,在建设的前期,可以将预留区栽植大量的乔木,用于育林,后期待到土地区域升值时,在做适当的开发建设。
在乡村旅游开发设计中,远景设计院总结出一下几点:一、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在开发乡村旅游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委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项目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对于开发乡村旅游,要注意保持乡土特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三、树立品牌。四、开发乡村旅游要做好:开发乡村旅游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农村扶贫相结合,开发乡村旅游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资源保护和主打生态个性相结合。(五)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开发乡村旅游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开发乡村旅游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开发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强旅游收益,是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J. 世界级乡村旅游目的地是怎样炼成的

世界级乡村旅游目的地是怎样炼成的
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说起英国乡村,那可真是太多了!!!经常有人说英国除了伦敦全是村......然而,在这众多的乡村之间,有个村不仅脱颖而出,还被誉为“英国最美村落”,这个村子就是科茨沃尔德。
科茨沃尔德地属英格兰,位于斯坦福德镇 (莎士比亚之乡)的南面。作为英格兰和威尔士最大的杰出自然风景区(2011年官方面积增加到2038平方公里),科茨沃尔德地区覆盖六个郡两百多个古典村庄、小镇。
科茨沃尔德仅有200万居民,每年却有超过2600万游客到访,并创造了超过40亿英镑的经济收入。拥有1070家旅游企业,占杰出自然风景区总企业数的11.3%。旅游从业人员6720人,占杰出自然风景区就业总人数的12.3%,超过了同年英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9.4%的比例。
在游客满意度方面,科茨沃尔德在度假与文化体验方面高于英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村落分布较散,在可达性和区域交通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茨沃尔德,自然天成于数百年前,“童颜常驻”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快速城市化中,经久不衰于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将灵魂安放于乡村的英国人,是如何创造出这个世界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战略
科茨沃尔德地区的旅游管理权在2013年从格洛斯特郡县官方机构转交给当地联盟组织LEP。LEP是一个由科茨沃尔德地区所在的郡、村镇政府任命的管理团队(约37名成员)和300名付费会员(自愿协管员)组成的、经国会批准成立的组织。该组织成立后便签署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协议》,致力于推动科茨沃尔德地区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协调当地居民、旅游企业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关系,制定和推动科茨沃尔德地区作为杰出自然风景区的发展战略与行动。
如组织“可持续旅游倡议会”,号召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树立历史使命感;对绿色旅游企业实施分级培育与奖励措施、推出绿色周末“可持续旅游卡”、建设多类型慢行游线等。他们坚定的认为“一个高质量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基。
平台战略推动多利益主体协调共融
为了避免造成重复劳动和资源的无效利用,由LEP牵头推动“共塑未来”平台合伙战略。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团体通力合作,共同谋划和推动科茨沃尔德旅游未来的发展。同时,组织利用获得的外部融资、国家营销活动支持、平台合伙机制为旅游企业提供资金、客源、管理等多方支持。
把游客体验放在第一
科茨沃尔德地区的旅游主管机构在其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高度重视游客体验的理念,认为游客体验越好,其推荐和重游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们将通过创新产品价值,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难忘的旅行体验来确保其旅游市场份额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该地区知名度的不断攀升,游客量急剧增长,科茨沃尔德热点村落也曾出现国内景区人挤人、道路拥堵的景象,游客与当地居民间的矛盾与抱怨也相继产生。鉴于此,管理机构提出了把“游客体验放在第一“的发展理念,通过开拓非热点区域的多样性景点(如农场公园、徒步中心、骑术学校、大篷车公园)、开发多层次的徒步与骑行道路体系、丰富的娱乐活动(水上运动、热气球、滑翔、高尔夫、骑马)等,实现度假游客与观光游客的疏散、分流和延长度假游客的停留时间。
高度重视节庆活动
活动和节日是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一个好途径,既促进当地人民增收又能帮助创造全年全季目的地和提升地区品牌形象。科茨沃尔德制定了全年不同时期的大量节庆活动。如滚奶酪节、国际纺织节、马球节、马术比赛、音乐节、艺术节、绵羊赛跑节、庭院节等丰富多彩的、适合大众游客广泛参与的趣味节庆。相比之下,我们国内的大部分节庆都过于官方,缺乏民众参与性。
注重生活方式培育
不断强化、培育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绿色生活”理念。如鼓励居民和游客使用绿色能源、回归乡土生活本质,推广当地绿色食品、建设可再生能源社区等。
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时隐时现的丛林绿篱,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在太阳即将升起的薄雾中,愿我们早些跨过起伏的山丘,走出矫情的乡愁、走向中国乡村真实美好的明天…….